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韶山冲位于湖南省湘潭县西北70余里,是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的中心上屋场,有毛泽东故居,是毛泽东留下最初足迹的地方。韶山的顶峰——韶峰,又称仙女峰,海拔500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学校。她坐落在毛泽东故居西侧的张家山上,名字就叫韶山学校。1921年秋,毛泽东委派大弟毛泽民回韶山创办了"(韶山)毛氏族校",这就是韶山学校的前身。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走进韶山,走进学校党支部,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7月1日是纪念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六喜日子,让我们在这个快乐的暑假里,和爸爸妈妈进行一次红色旅游,踏寻先辈足迹,重温革命故事,去体会当年艰苦奋斗的岁月,去感受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湖南韶山,—代伟人毛泽东的故里,理所当然成为千百万人向往的革命圣地。探访毛泽东故居、毛氏宗祠、毛泽东纪念馆、南岸(毛泽东小时候念书的地方)等地,可以看到许多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求学、生活和从事革命活动的遗迹。  相似文献   

4.
“我敬仰毛主席!”这是塞拉利昂总统卡巴在韶山说的一句话。“中非论坛”后,这位非洲国家的元首来到韶山,瞻仰了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卡巴总统对毛主席的崇敬,无疑会成为他在处理和中国关系时的一个积极因素。从  相似文献   

5.
<正>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江畔山水如画,曾经有被称为“湘江三友”的三名青年在这里求学畅游: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湘江三友”中诞生了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暑假刚至,我顺着湘江,重走毛泽东的求学之路。韶山,是毛泽东出生成长的地方。当少年毛泽东离开韶山踏上求学求真之路时,他对父亲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明志。在韶山,我观看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演出,当水火一同喷出,激情澎湃的情节一幕幕上演,我心中感慨万千,生出无限敬意。  相似文献   

6.
56年前,毛泽东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时,在韶山学校与少先队员合影留念的照片,令上一辈韶山人视若珍宝.那开心、幸福的笑容,在新一代少儿身上,是否再现了呢? "六一"前夕,记者走进韶山市各所幼儿园,所见所闻给予我们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韶山宾馆,距离毛泽东故居不远,同样是处在韶山冲里。冲就像井冈山的井,是山中闻较为平坦的地方。已经是晚上了,四野静得出奇,窗子外边有什么乌在叫,不止一种鸟,其中布谷的声音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相似文献   

9.
从韶山的毛泽东故居,到花明楼的刘少奇故居,再到乌石的彭德怀故居……湖南,被誉为"伟人故里、将帅之乡",全省共有40多个革命老区、210处红色旅游胜地,是全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行走于三湘大地,到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气息。  相似文献   

10.
一、板书课题。 二、揭题,启疑激情。 1.是谁回韶山?(毛泽东同志) 2.为什么说是“回韶山”?(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 3.他什么时候离开的韶山?离这次回韶山多少年了?(1927年秋收起义以后。32年) 4.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做出了哪些伟大的成就?(要求师生共议,以激发学生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崇敬之情) 三、初读,整体感知。 1.小声读课文。(要求速度稍慢,边读边用笔记出生字新词及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乃佳 《下一代》2012,(11):18-18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来宾、亲爱的夏令营营员们:大家好!我叫张乃佳,来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乡——韶山,是由毛主席亲笔题名并亲临视察的韶山学校小学部大队辅导员。很荣幸受第十一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组委会委托,代表本届夏令营教师营员发言。  相似文献   

12.
<正>韶山宾馆,距离毛泽东故居不远,同样是处在韶山冲里。冲就像井冈山的井,是山中间较为平坦的地方。已经是晚上了,四野静得出奇,窗子外边有什么鸟在叫,不止一种鸟,其中布谷的声音显得尤为突出。几个人顺着一条石径小道而去,不太亮的灯火使垂柳发出墨绿色的光,垂柳笼罩着一方方池  相似文献   

13.
在隆重纪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人们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纷纷来到毛主席的故乡——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旧居,学习毛主席的光辉革命实践,追思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更加激起对毛主席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在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处,原属湘潭县,一九六九年一月,建立湖南省韶山区。韶山冲是一个群山环抱,松竹葱茏的地方。从这里经湘潭到省会长沙市一百零四公里。韶河南岸上屋场,一栋座东南朝西北、土墙青瓦的普通农舍,掩映在青  相似文献   

14.
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于2005年8月1日至8月10日在赣(江西)、闽(福建)、湘(湖南)地区举行。本届夏令营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广场开营,在毛泽东同志故乡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闭营,历时10天,行程2500余公里,穿越3省34个市(县),跨越武夷山脉南段和罗霄山脉中、北段及赣江、湘江,追寻、瞻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上流传很多“一字师”的故事。你听说过“半字师”的故事吗?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了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目睹故乡的翻天覆地变化,他激情满怀。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七律·到韶山》。首句原是“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写完后,毛泽东主席请教身边的工作人员梅白同志。梅白建议将  相似文献   

16.
用韶山人民的革命精神哺育青年——中南工学院在韶山德育基地的教育实践中南工学院□丁联池韶山,因为孕育过一代伟人毛泽东而闻名于世。这里有全国唯一的反映毛泽东及其家庭成员生平、革命经历的最丰富的资料,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数以千计的宝贵遗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  相似文献   

17.
《回韶山》     
一、阅读提示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同志回韶山冲旧居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怀念。课文先简介回韶山的时间及随行人员,然后按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记叙在旧居堂屋、主席父母卧室、主席当年住房、毛泽民住房和晒谷坪的所见所闻,文字朴实无华,有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07,(9):10-11
当过毛泽东老师的人很多,比如徐特立、杨怀中、黎锦熙,还有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向美国记者介绍过的"袁大胡子"袁仲谦等,他们后来都成为著名学者或者职业革命家。而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宇居先生却一直在乡村教书,为开拓韶山的文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派名毛泽启,是毛泽东的堂兄,又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他1881年生于韶山冲东茅塘,后迁蔡家塘。他的父亲毛福生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不出五服的叔伯兄弟,青年时同住在东茅塘,过从甚密,毛顺生与文七妹结婚时,毛福生曾帮助操办婚事。1919年毛泽东曾将父亲毛顺生和伯父毛福生接到长沙休养,并和弟弟毛泽覃与二老一起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19.
名人尊师趣谈毛泽东敬酒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邀请自己读私塾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为老师敬酒,使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则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周恩来赠款式1952年2月,天津南开大...  相似文献   

20.
大坝随感     
正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鲁西北乡下艰难求学的时候,从大喇叭里听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里面有两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给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记忆。我隐隐约约知道,中国的万里长江上,有个三峡,那是个很美很美的地方,宛若仙境,如果再垒上大坝,把长江截断,把水拦住,那么,将是千秋万代的功业。我的故乡在黄河岸边,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事情,不是陶醉于黄河的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