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洪明 《家庭教育》2011,(11):32-33
近期将有个3天的小长假,该如何度过这个愉快的假期呢?大人们在几天前就开始盘算起来。可小杰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像大人那样兴奋。爸爸发现他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就对他说:“要放假了,你不开心吗?”小杰说:“有啥开心的,放假有什么好的呀,整天待在家里,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不放假去读书呢!”妈妈就说:“我们带你一起出去玩两天呀!”  相似文献   

2.
在道德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比如,认为只要向孩子灌输既定的道德箴言,让他们记住了照着去做,就可以形成好品德,我们把这一主张称之为“美德袋派”;也有人认为,孩子记住了道德箴言,不一定会照着去做,应当从训练行为着手培养孩子的道德人格,我们可以称之为“行为训练派”;有的主张给孩子树立好的道德榜样,孩子在榜样人物的影响下,就会渐渐习得好的品德,我们可以把这一派称为“社会学习派”;还有人主张在孩子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好的道德习惯,长此以往便“少成若天性”,等他长大以后,自然会成为有道德的人,我…  相似文献   

3.
育儿金点子     
思弦:我家宝宝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要一个人独享,除非那东西她不喜欢吃了,才给别人吃。我想问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食物和玩具?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孩子每次吃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让他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给妈妈送一点,给爸爸送一点,每个人拿到孩子送来的食物都会对他说声:“谢谢,真能干。”得到鼓励后他都会很高兴.记得有一段时间,孩子突然有些“小气”了,好吃的东西不肯送了,我们也不强求她,但每次都会对那她说:“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你不应该一个人吃,快去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一段时间后,现在孩子又像以…  相似文献   

4.
用什么写作     
我的一个儿子把我的打字机搞坏了。“教我现在用什么写作?”我问他。他说:“你一贯用什么就用什么吧。”“用手吗?”我问。“用心,”他说,“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还用一点脑。”  相似文献   

5.
我们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叫明明,今年上幼儿园中班。他很顽皮,脸上经常带着红一道紫一道的伤痕。前几天,明明脸上又有伤了,妈妈心疼也心烦地问他是怎么回事,明明说:“林林跟我争玩具,我不给,他就来抓我。”妈妈问:“你打他了?”明明说:“我打了他好几下。”明明的妈妈不好意思向老师反映,就到托幼办来问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便从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怎样做个好家长这个角度。和她谈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和看法。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当孩子  相似文献   

6.
我们每天都带着矿泉水等饮用水到学校去上学,可是我们总是自己的水不喝,抢别人的水喝,抢来抢去,甚至打来打去,我们就喜欢这样,有什么办法?今天,林晓琪喝矿泉水的时候,曹迪民跟他抢,曹迪民抢过去后,咕噜咕噜一下子就喝掉了半瓶。我一看曹迪民咕噜咕噜喝掉了半瓶,禁不住也抢,曹迪民看见我抢,高兴死了,连忙给我,不给林晓琪,我咕噜咕噜也想喝掉半瓶,可是还没喝两口,曹迪民又抢过去了,林晓琪就大叫:“给我留一点,给我留一点,我嘴巴干死了!”可是曹迪民才不管他嘴巴干死了,脖子一扬,就喝得干干净净了。林晓琪说:“好啊!”然后转身就往教室里跑去,…  相似文献   

7.
如果     
[话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当初如果是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等等。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家长》2004,(Z2)
马老师:您好!您可要帮帮我们,我们这个家现在已经一片混乱……我们的儿子今年高考。刚考完之后我们就让他估分,他很不耐烦地说也就300多分,后来又说还要少。他说,他知道不会考好,因为自己没有付出。300分,怕是什么学校也考不上,他却一点也不知道着急。虽然我们之前有心理准备,看他考前复习的那个样子就知道他的成绩不会太好,可是没想到考得是那样糟!您说我们当父母的该是多么着急?我的心整个乱了套,我们家整个乱了套。更让人着急的是他自己好像没事人一样,一点不着急。晚上躺在床上,他给你弄个打火机没完没了地“哒哒”地摆弄出响声,听着就…  相似文献   

9.
我们每天都带着矿泉水饮用水到学校去上学,可是我们总是自己的水不喝,抢别人的水喝,抢来抢去,甚至打来打去,我们就喜欢这样,有什么办法?今天,林晓琪喝矿泉水的时候,曹迪民跟他抢,曹迪民抢过去后,咕噜咕噜一下子就喝掉了半瓶,我一看曹迪民咕噜咕噜喝掉了半瓶,禁不住也抢,曹迪民看见我抢,高兴死了,连忙给我,不给林晓琪,我咕噜咕噜也想喝掉半瓶,可是还没喝两口,曹迪民又抢过去了,林晓琪就大叫:“给我留一点,给我留一点,我嘴巴干死了!”可是曹迪民才不管他嘴巴干死了,作文100分脖子一扬,就喝得干干净净了。林晓琪说:“好啊!”然后转身就往教室里…  相似文献   

10.
一位30多岁的女士与一位带小男孩的离婚男子又组成了新的家庭。这本是一件好事情,可是,男孩子不认她这个新妈妈,而且用她给男孩子新买的MP3下载了一首腾格尔唱的《小白菜》放给她听:“小白菜呀,地里黄啊,两三岁上没有娘啊……”这位女士在向我们咨询时不无伤心地说:“我虽然是个后妈,可是对孩子一点都没有后妈的感觉,很想对他尽一点妈妈的责任。所以,既不在吃穿方面卡他,也不在精神上虐待他,他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了融洽关系,我买了最新款的MP3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他,可是仍然很难感化他,好像是我赶走了他的亲妈似的。现在…  相似文献   

11.
有句话:“才不及还可以守成,德不行就要坏事”,意思是一个人的才能水平差一些,虽然不会于国于民有重大贡献,但也不会做出什么有害的事情;相反,如果思想品德不行就会坏事,就会干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来。这无非是说只要思想品德好就行,至于才能好一点、差一点关系不大。“德不行就要坏事”是对的,一个人的行动正确与否与他的思想品德有密切关系。有些人知识渊博,才高八斗,工作能力强,水平高,但思想道德差,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四化出力的心愿,我们当然不会设想他能为祖国作出什么大贡献。相反,他还会把聪明的才智,高超的水平用在“歪心思”上,作出有  相似文献   

12.
儿子的遗书     
萨利一看见外科医生从手术室里走出来,就立刻跳起来。她说:“我的小男孩怎么样了?他会好吗?我什么时候可以看见他?” 外科医生说:“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萨利说:“小孩子们怎么会得癌症呢?难道我做错什么事情了吗?”  相似文献   

13.
人说母爱是伟大的,是独一无二真正的爱。这我无法否认。不容置疑,母爱是无法代替的,自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我们就认定母亲是最好的。然而我也认为世上还有爸爸好!其实,在没发生那件事之前我对我的父亲根本没有一点好感……我讨厌他在人家面前说我“坏话”;我讨厌他没有我同学的爸爸那样“大方”;我讨厌他在被别人误解后却不去争辩;我讨厌他是那么的懦弱,那么的无能……妈妈出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爸爸两人,好无  相似文献   

14.
“晕轮效应”是人际知觉偏见之一。不是吗,我们在认识和评价一个学生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突出的品质,从而由一点作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当一个学生某种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好”时,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它的品质都是好的;当一个学生某种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坏”时,他就被一种消极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它的品质都是坏的,即“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认识和评价学生时就深受“晕轮效应”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说人到中年,因为看的事、经历的事多了,就会变得小心谨慎,明哲保身。但是这一点用在崔永元身上一点也不合适。明明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离开了中央电视台,在传媒大学做起老师的他,却变得更加随性甚至任性起来。经常在网上可以看到他对某些人叫板,成为舆论风口浪尖中的人物。有人说他“个性”,有人说他“任性”,有人说他“张狂”,有人说他“侠义”。是什么让他频频拍案而起?又是什么让他倍感叹息?  相似文献   

16.
族囧事多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是一个光鲜亮丽、卓然挺拔的好小孩。 可是,在我们一点一点长大以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成为了一个囧人。 生活啊生活,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生得伟大,活得憋屈”。  相似文献   

17.
通常意义我们会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会有什么哲学思维呢?可是美国的加雷斯·皮·马修斯的研究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告诉我们“许多人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在运用哲学了”。  相似文献   

18.
圣诞节礼物     
那年他15岁,仍呆在父亲的农场。圣诞节的前几天,他无意中听到父亲在对母亲说些什么。他才意识到,他很爱父亲。“玛丽,我真愿在早晨叫醒罗伯。他现在长得真快,正需要睡眠,我真想自己一个人顶着干。”“唉,你干不了,亚当。”母亲的声音很清脆,“另外,他也不是小孩子了。是他干活的时候了。”“是呀,”父亲缓缓地说,“不过我真不愿意叫醒他。”听到这儿,他的内心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父亲如此疼爱他!这一点他从来没有想到,认为父子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既然明白了父亲疼爱他,那么一清早就不应该那么磨磨蹭蹭,老是要父亲叫醒。他起床了,睡眼…  相似文献   

19.
我家要数爷爷的岁数最大了,爷爷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一点也不像个爷爷的样。他整天嘻嘻哈哈的像个调皮的孩子,虽然大家都叫他“老顽童”,可他一点也不在乎,照样我行我素。奶奶经常“训斥”爷爷:“都这么大岁数了,老胳膊老腿的,就别那么贪玩了,要是闪着腰、扭着腿就麻烦了!”爷爷就是爷爷,他可不在乎奶奶的“唠叨”,照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倒背着手提着拖鞋,光着脚丫在大院里溜达,大家见了他都问:“老焦,你这是练什么功夫呢?”“我正在练自创的足疗健身功呢!”爷爷自豪地说。别看爷爷老胳膊老腿的,可一说到玩,他就来精神了,什么跳绳啦、打羽毛球…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位母亲打电话,着急地问我能不能教她一点方法,帮她治一治孩子偏激的毛病。她说“:我的儿子看问题特别偏激,一说什么事情,常常采取两极的思维方式,要么什么都好;要么什么都不好。比如,他对某个歌星有好感,就认为这个歌星一切都好,明明知道这个歌星有缺点也不愿承认,反而为其护短。如果对某人厌恶,就认为他一切都不好,甚至会把无中生有的缺点,强加到他的头上。一次,我们偶然对他所谓的‘偶像’说了几句不满意的话,这下他可急了,大喊大叫地反驳我们。还有,他考试考砸了,便认为‘自己脑子太笨,不是读书的料’,一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的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