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风是指人们在写文章、说话时表现出来的风格和风尚。新闻文风则是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在新闻写作上的具体反映,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报道时表现出来的格调、情趣和作风。广义上讲,新闻文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党风在新闻工作领域的反映。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新闻文风的改进是一个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2.
文风不是小事。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下决心“改进会风和文风”。作风与文风紧密相联,作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作风。在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党报要增加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必须有好的文风。目前,新闻宣传在文风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克服?好文风从何而来?本期《前沿关注》讨论“抓好作风,改进文风”,希望引起大家对新闻文风问题的重视和思考。这里选发的7篇文章有一定代表性,既有媒体的经验介绍,又有一线记者的心得体会,所述所论中,不乏“亮点”闪现,像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解放军报记者高艾苏所说的改进文风要在采写方面“至人所未至,想人所未想”,就是对作风与文风相互关系精当、形象的概述。有好的作风才会有好的文风,其间道理并不深奥,现在要紧的是从我做起,从每一步扎扎实实的改进做起。  相似文献   

4.
新闻工作者的文风、作风和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也是相互影响的。作风制约文风,文风反映作风;职业道德可以在文风和作风上反映出来。而文风和作风也必然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从好的文风可以看到记者好的作风和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必然会产生好的文风和作风。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者的文风、作风和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也是相互影响的。作风制约文风,文风反映作风;职业道德可以在文风和作风上反映出来。而文风和作风也必然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从好的文风可以看到记者好的作风和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必然会产生好的文风和作风。  相似文献   

6.
党报是党的机关报,体现着党和人民的声音,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端正党报文风,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工作,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文风是党风的反映。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正则文风正  相似文献   

7.
文风即人品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个题目牵强附会。我也曾犹豫再三,不知一己之私见到底能不能自圆其说。 江泽民同志把党的作风问题提到关系党的形象的高度来认识。如果说党的作风体现了党的形象,文风也反映了一张报纸的形象。对个人来说,文如其人,这个“文”我想自然包括文风在内。 改进文风,就要刹长风、戒空话、去陈言,等等。其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增强读者意识,写文章的、当编辑的,心中要时时刻刻装着读者。你的文章写给谁看?你写的东西读者是不是感兴趣?是不是做到了用最经济的文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 一张报纸要体现自己的水平,就必须…  相似文献   

8.
万秀贤 《青年记者》2012,(21):34-35
当下,全国新闻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此,新闻同仁积极拥护,身体力行,收获很多.但笔者也不时听到一些私下议论:“文风”不就是古人所谓的“风骨”嘛,老调重弹有何新意?是否小题大做?  相似文献   

9.
文风.是媒体语言文字所体现出的作风和风格。从媒体属性看,电视是声画合一的艺术.相对于平面媒体主要以文字和图片构成新闻作品.画面是除语言和文字外构成电视媒体文风的重要组成因素。因而本文认为。电视节目的文风.主要是指通过电视节目内容选题、画面语言、语境语态所体现出的作风和风格.它是电视媒体属性的综合体现。电视节目改进文风。与报纸、网络等媒体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宣传的作风和文风是新闻宣传工作外在形象的反映。树立良好的作风与文风,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的作用。也就是说,新闻宣传要重视其作风和文风的建设。在长期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十分关心新闻宣传的作风和文风建设。在早期革命生涯中,邓小平同志有过两次重要的新闻宣传实践;一次是在法国,协助周恩来同志创办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赤光》;一次是在苏区及长征途中,主编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无论在《赤光》还是在《红星》…  相似文献   

11.
目前,就我们新闻队伍的整体而言,作风和文风都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应当承认,在新闻队伍作风和文风上,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良现象。“七靠记者”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和文风,就是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最集中体现。所谓“七靠记者”,即:靠剪贴资料、材料写稿的“剪刀记者”,靠吹捧大款得好处的“老板记者”,靠通讯员提供初稿的“挂名记者”,靠跑赞助、拉广告写稿的“还账记者”,靠参加典礼、出席会议过日子的“请帖记者”,靠道听途说拼凑稿子的“马路记者”,靠文凭和报社牌子混日子的“牌子记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七靠”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  相似文献   

12.
4月4日,中宣部召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贯彻落实《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座谈会,刘云山同志在会上讲话指出:“要培育清新活泼的文风,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多联系群众的身边事例,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多采用新的报道形式和报道手法,努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更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这段话,言简意赅,既讲明了改进文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又指出了改进文风的途径及方法。贯彻这一要求,新闻单位当统一认识,迅速行动。怎样培育清新活泼的文风呢?本期《前沿关注》就此开展讨论。南振中的文章以“还原感性”立论,虚实结合,旁征博引,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清新学风;杜耀峰的文章从“文以载道”切入,指陈问题,探讨出路,显示出一位党报老总渴求事业精进的拳拳之忱。其他几位作者的文章也都写作用心,各有新意。归结到一点,大家有这样的共识:作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作风;欲有好文风,先树好作风。文风改进,涉及方方面面,“速胜”不可能,“持久”见真功。愿广大新闻工作者共勉: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  相似文献   

13.
雷文明 《新闻窗》2010,(4):76-77
新闻作品能否具有“亲和力”.关键在于语言。如果新闻作品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大话套话空洞无物,让人读不懂甚至不愿读.自然就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所以,新闻作品的“亲和力”来自于新闻语言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4.
<正>文风是一篇报道所体现的一种思想作风,也是语言文字的一种作风,综合反映了作者的语言运用以及某种社会风气,新闻报道的文风不正,不仅会影响新闻媒体自身的社会形象以及信誉,降低媒体的公信力,进而影响新闻报道的效果。近年来,我国新闻战线全面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革新活动,掀起新闻界的改革浪潮,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了"走改转"活动实例报道,分析  相似文献   

15.
范荣康在《新闻评论学》中认为:“遣词造句,语言修辞,是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一个问题。一篇评论的语言好不好,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文风,这是因为新闻评论天天同读者见面,而新闻评论的语言在读者中,特别在青年中有一种无形的示范作用。”看来,能影响“一代人文风”的作者,必当用最好的语言艺术来驾驭新闻评论,以示范于读者了。  相似文献   

16.
张明 《新闻前哨》2014,(9):72-72
走基层、转作风的目的和意义,最终体现在作品的好文风上 走基层是前提条件,转作风是途径和方法,改文风则是其目的和意义所在 义风实际上是走基层、转作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前些年,拙劣文风浸染新闻界,为社会诟病.有些新闻记者自居为“无冕之王”,有的乐当“干部记者”和”QQ 记者”,当个材料的“二传手”,报道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像篇工作简报,没有新鲜事实,有的甚至还有报道失实的情况;有的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眼中只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文风的思想.是毛泽东传播思想的一部分,当然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对这一“部分”,不能仅仅理解为是文章的形式问题,因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因此,关于文风的思想,实际上是有关党的作风的思想,涉及到作者的世界观和文章的内容。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关于文风的思想,是完整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传播思想的需要;再联系到目前某些文章的文风存在的问题.那么,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文风思想更是现实的需要。对于毛泽东的文风思想,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关于文风的总的…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这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针对当时新闻界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而提出的尖锐批评,也是他老人家生前对新闻文风问题的一个重要指示。新闻文风,是在新闻作品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和语言文字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带有一贯倾向性的某种作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新闻文风,它既受到时代的制约,又反作用于时代。它是不同时期党风的反映,是专业和业…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的文风问题说到底是记者的作风问题,而作风问题则主要是记者脱离群众的问题、飘浮于基层之上的问题。2011年8月以来,河南省驻马店日报社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深入扎实地开展“走、转、改”活动,坚持把走基层作为活动的切入点、把转作风作为活动的关键点、把改文风作为活动的落脚点,通过抓走基层实现改文风,以改文风进一步推动走基层。一年多的时间,《驻马店日报》的文风问题得到了重大改观:华而不实的文章少了,言之有物的文章多了;干瘪枯燥的语言少了,鲜明生动的语言多了;一般性的工作报道少了,反映基层生动实践的报道多了。实践证明:改文风关键要落实在走基层上。  相似文献   

20.
文如其人     
文风,是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作出正确回答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写过一篇文风方面的专论:《反对党八股》,为我们改进文风指明了方向。 俗话说,文如其人。文风说到底与人的作风有关。 采访作风要深。作风如何,关系到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关系到我们宣传报道的深度。记者应该长期地、无条件地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我们有些记者干得出色。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