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传真     
《中外文化交流》2005,(11):62-63
亚洲化部长论坛将在佛山举办;巴黎中国化中心将举办中国戏曲节;“中国国际时装周”金秋亮北京;广东佛山即将迎来第七届亚洲艺术节;《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上海开幕;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30日)同志们: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一个月前在一片赞誉声中落下了帷幕。本届亚洲艺术节是首次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而且是历届亚洲  相似文献   

3.
亚洲艺术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国家级的区域性国际艺术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自1998年首次于北京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举办亚洲艺术节的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全新的、整体的文化形象,为亚洲各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18-26日,“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下称“亚艺节”)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成功举办,借用媒体记者的形象比喻,此届“亚艺节”不失一场别开生面、意味深长的“敖包相会”。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10日,历时10天的“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下称“亚艺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于著名山城——重庆隆重举行。作为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区域性国际艺术节,“亚艺节”成为亚洲各国展示其文化与艺术的硕大平台,由此向世界展现亚洲文化形象,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今秋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新世纪新亚洲”为主题的第五届亚洲艺术节在北京和杭州两地同时举办。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承办的亚洲艺术节自1998年秋在北京成功始办,迄今已届第五。“让世界听到亚洲的声音”是前几届亚洲艺术节的主题,旨在向世界展示亚洲整体文化形象,为亚洲各国古老和新兴的艺术品种提供交流、发展和创新的平台。自亚洲艺术节举办以来,每届均吸引十数个亚洲国家的艺术团和数百位艺术家参加,日渐成为颇具影响的区域性国际文化艺术节。2002年金秋十月,是亚洲艺术又一个崭新的丰收季节,该届以“新世纪新…  相似文献   

7.
为给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建造了集现代雕塑、自然风景、文化艺术于一体的亚洲雕塑艺术主题公园。公园内共建造精美雕塑60  相似文献   

8.
<概况>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谊,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后,按照亚艺节组委会的安排,鄂尔多斯  相似文献   

9.
“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创办于1969年,主要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举办,是比利时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文化活动。每届“欧罗巴利亚艺术节”邀请一个国家为主宾国,期间全面展示该国文化遗产和现代艺术。受邀国最初仅限欧洲范围,自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扩至欧洲以外。从2003年起,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当年受邀国为意大利,2005年为俄罗斯,2007年原定美国,后改为欧盟。每届“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为期约4个月,从每年10月初至次年2月,主要活动集中于布鲁塞尔并辐射比利时全国及荷、法、德、卢等周边国家及其城市。艺术节通过一系列展览、演出、研讨会、电影展映和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力求全面反映受邀国文化艺术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根据中国化部孙家正部长在第二届东盟中日韩化部长会议上的提议,同期举办10+3美术馆馆长会议并将其纳入8月31日开幕的第八届亚洲艺术节框架之内。为配合“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而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美术馆国际设计邀请展》也于8月底在京开幕了。  相似文献   

11.
<概况>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式于8月26日晚在鄂尔多斯大剧院举行。闭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文化部外联局党委书记侯  相似文献   

12.
《中外文化交流》2010,(4):58-59
“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创办于1969年,主要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举办,是比利时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文化活动。每届“欧罗巴利亚艺术节”邀请一个国家为主宾国,期间全面展示该国文化遗产和现代艺术。受邀国最初仅限欧洲范围,自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扩至欧洲以外。从2003年起,  相似文献   

13.
“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创办于1969年,主要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举办,是比利时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文化活动。每届“欧罗巴利亚艺术节”邀请一个国家为主宾国,期间全面展示该国文化遗产和现代艺术。受邀国最初仅限欧洲范围,自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扩至欧洲以外。  相似文献   

14.
日前,由中国文化部与比利时王国驻华大使馆共同在京举办“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国内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比利时新任驻华大使奈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中方总协调人、文化部外联局长董俊新、艺术节展览项目总策展人、中国美术馆长范迪安、比方总协调人、前驻华大使克莱尔·吉尔尚、欧罗巴利亚国际协会总经理德·穆尔德、北京市新闻办公室、广东省文化厅的代表及国内外70余家媒体记者,出席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法国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成功地实施了互办“中法文化年”活动,从而一开中国与外国互办国家级“文化年”活动的先河。之后,中国相继在美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西班牙、韩国、瑞士、印度、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先后举办200多个规模不等的“中国文化节”、“中国艺术节”活动.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10日,作为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下称“亚艺节”)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国家话剧院与重庆演艺集团共同承办的首届“亚洲戏剧人高峰论坛”在重庆举办,韩国、日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18个国家及地区近50名戏剧人与会,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国际剧协主席拉门度·马珠姆达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17.
10月5日,“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中方总策展人、中国美术馆长范迪安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次艺术节是一次在海外全方位介绍中国文化的大型活动。与往届相比,本届艺术节的突出特色是视觉艺术展览项目的比重大大增加。主要原因,一是“欧罗巴利亚艺术节”是在比利时开展、影响力覆盖西欧、有历史传统的艺术节,主办方从往年活动中发现,欧洲公众对视觉艺术的喜爱不亚于舞台艺术。  相似文献   

18.
伴随“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活动的展开,在有称“欧洲之都”的布鲁塞尔,中国文化日益吸引众多西方受众,作为该“艺术节”信息中心的“中国茶楼”。更成为中欧文化直接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创办于1969年,主要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举办,是比利时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文化活动。每届欧罗巴利亚艺术节邀请一个国家为主宾国,期间全面展示该国文化遗产和现代艺术。受邀国最初仅限欧洲范围,自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扩至欧洲以外。从2003年起,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当年受邀国为意大利,2005年为俄罗斯,2007年原定美国,后改为欧盟。每届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为期约4个月,从每年10月初至次年2月,主要活动集中于布鲁塞尔并辐射比利时全国及荷、法、德、卢等周边国家及其城市。艺术节通过一系列展览、演出、研讨会、电影展映和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力求全面反映受邀国文化艺术的全貌。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于2009年10月8日在布鲁塞尔开幕,2010年2月14日闭幕。该节以布鲁塞尔为中心,覆盖安特卫普、布鲁日、根特等比利时城市的主要展、演场馆并辐射德国、法国、荷兰和卢森堡等欧洲国家。艺术节期间,本刊《特别报道》栏目分期转载部分发生在比利时的中国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9-39
11月7日,由上海市文广局、松江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5届上海朗诵艺术节开幕式暨“2011华文青年诗人奖”颁奖典礼在松江举行。上海朗诵艺术节是松江区精心扣‘造的富有创意和文化含量的群众文化品牌项目,华文青年诗人奖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公正性和代表性的诗歌奖项。围绕“城市、诗歌、心灵”这一主题,松江区已连续举办了5届上海朗诵艺术节,参与群众100000余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