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心物交融”,“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唐朝的王之涣在《诗格》中写道: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境界”作了通俗而深刻的阐述,他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人心中之一境。”把文学情境论迁移到教学实践和教学过程,就是课堂情境化和情境课堂化。  相似文献   

2.
唐晓晖 《辽宁教育》2011,(12):40-4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观察是习作能力培养的第一环。鲁迅先生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尽管《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的提出为学生写作减少了束缚,但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还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向生活要素材。  相似文献   

3.
《隆中对》开篇就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一句怎样解释才算正确,一直争论不体。问题有三:一、“为”字如何解释?意思是“写作”还是“吟喟”?抑或兼而有之?二、《梁父吟》指的是哪一首诗?它是否真的就是诸葛亮写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牛艳 《学语文》2009,(2):56-56
《文心雕龙》中有许多理论对中学写作教学有启示。启示之一:中学写作教学不能把目的放在应付考试上,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写作是自己表达情志。观察社会,体悟人生的一种手段。儒家经典《论语》这样说道:“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阳货》)。阐明儒家文学观的《毛诗序》也指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秉承先志,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指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明诗》篇中指出。人禀七性,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相似文献   

5.
《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想象思维在作教学中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6.
何伟红 《教学月刊》2006,(12):12-13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指的其实也就是感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感悟写作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读促写,联系生活,整体感悟,创设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慨然有感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感知其写作示范性的能力。在感悟式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世界,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从平平常常的小事到惊险奇特的大事。都能以一份好奇去体察和思考,以几分细腻去寻觅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多样情怀去挖掘生命的智慧和哲理。为了把感悟写作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着取之不尽的习作资源。作为农村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去观察、去开发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交往,儿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离不开交往。如何在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生活》学科中关注孩子的童趣,从小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以研究《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为切人点,以“交往式教学”为主要活动载体,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以下是我们实践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大学中文系各版本教材及参考资料中,对《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中“盈盈”二字的解释均为:水清浅的样子。这种解释很难服人。《文选》五臣注:“盈盈,端丽貌”应是符合原诗作者意图的注解。“盈盈”二字在古代诗词中均有运用:汉魏时多为仪态美好的意思;唐宋以降,多为充盈以及清澈、晶莹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2006年第12期上半月“教学大参考”上黄助昌先生《作评分:到语言为止》一,表达了这样的作评分观点:“作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并非对学生作政治鉴定,所以应当回归到作本体,作评分也就应当以语言能力为标准,且只能到语言为止。”接着以美国11岁男孩萨拉.邓肯的获奖章《自由的美国?》、南京金陵中学费滢滢的高考作《人情与季节》、2005年湖北考生的《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之王国维可以休矣》和美国学生的一篇主题为《邱吉尔应对二次“世界大战”负责任》的章为论据,一再表达作评分应只看语言不看其思想内容的观点。要求“我们要汲取教训并树立这样的观念:‘语言表达’高于一切”:因为黄先生认为.如果顾及作思想内容即所谓“道”时,就会钳制学生思维,“扼杀学生个性表达”,从而产生“悲剧”。笔认为这些观点有失偏颇。不是“回归到作本体”,恰恰是悖离作本体的。必须予以澄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和交流方面建议: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情感真实健康”,“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我们发现,“体验”一词在新课标中出现达19次之多。以新课标为精神指针。寻找一种新的作文教学路径,“体验式作文教学”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一、作文教学一味“求稳”,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学生作文,题目如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巴克莱博士在《花香满径》开篇中指出:“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与交流”这一部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造情。”较之1996年和2002年的大纲,新课标对当前的作教学的指示,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从“假话、空话、套话、为造情”的写作痼疾中走出.真正做到“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有实践才有发言权。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设计了一次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翟永新 《教师》2013,(34):62-62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眼睛,引导他们能看清事实,就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其中的“事实”就是当下的现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冠然对应的是生活。可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写作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都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新课标也提倡个性化写作,具体阐述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显而易见,学生作文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传递思想、交流信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人手,引领学生写出独具鲜活个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明确提出了习作指导应从生活入手。学生习作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写他们自己的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第三、四学段做了这样的表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十分清楚地表明:有创意不等于胡思乱想,其前提是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以及观察的多角度。  相似文献   

18.
作文考试     
我从小就一直很喜欢作课,一直盼望着写作!我一直想当一个鲁迅那样的学家!写出和《野草》齐名的《野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有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目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乍一看,《狂人日记》与《红楼梦》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把这两部作品扯在一起.人们一定会以为是无稽之谈。但是.细心一点的读者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两部杰作都自称为“荒唐之言”。《红楼梦》的“写作缘起”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狂人日记》在序言中写道:“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迹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