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实在是个诗人,你看《庄子》一书不是充满了艺术想象和浪漫情景吗?庄子是基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出“另一世界”——虚构的世界,幻想的世界。人们又都相信庄子是哲学家。因为他发展了老子的道论,丰富了先秦道家哲学的内容,是道家举旗的巨率,他不仅创立了一个油特而深微的哲学体系,而且有一批后学弟子,形成一个哲学流派,成为能与儒家相抗衡并互补、映辉的学术团体。在先秦时期诗人兼哲学家的唯有庄子。从哲学视角看,他像相拉图、康德和黑格尔;从文学的视角看,他又像歌德、席勒和屈原。一、庄子与康德—…  相似文献   

2.
你们知道我的偶像是谁吗?不说不知道,一说保准吓你一跳!他就是--庄子.哈哈,可别误会哟!"庄子"就是我们班的庄益,之所以叫他"庄子",是同学们对他的"爱称".  相似文献   

3.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这些圣贤,你一定不会陌生,可“周子”你听说过吗?要知道,在我们班,甚至在全校,提起此人,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永远是“焦点中的热点人物,热点中的焦点人物”!好了,我也甭卖关子了。此人姓周名韦辰,自号“周子”。关于他的奇闻趣事,还真有好几箩筐了。别急,让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庄子几乎是无人不知的。他的一生中究竟有哪些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的魅力世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庄子的智慧是独具魅力的。他的思想矿藏里包含了对自然、对人生、对历史的提问。他关注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存在进行哲学的思考。他的思想充满着东方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这些老祖宗,你一定不会陌生,可“周子”,你听说过吗?要知道,在我们班,甚至在全校,提起此人,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永远是“焦点中的热点人物,热点中的焦点人物”。好了,我也甭卖关子了。此人姓周名韦辰,自号“周子”。关于他的奇闻趣事,还真有好几箩筐。别急,让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6.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它集中地反映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主旨。如何才能达到绝对自由——“逍遥游”的思想境界呢?在该文中,庄子明确指出,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要想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理清《逍遥游》这篇文章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位立志“宁游戏于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①以及在中国古代哲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师级人物来说,他将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呢……《逍遥游》这篇文章,粗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作者庄子在想象的空间里信马由缰,自由驰骋。但是细究起来,你会惊奇地…  相似文献   

7.
曾读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庄子知鱼乐》: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相似文献   

8.
自由的代价     
一池江水,一柄鱼竿。一位老者垂钓于岸边,他不是别人,他正是那个以追求绝对自由著称的历史名人——老庄。他就那么静凝地坐着,一坐就是一万年,任凭世间沧海桑田,历史巨变,他都没有转过头来,事实上,他已经失去了任何理由把这世界看遍。当上帝轻轻地抚过他的手,对他说,好吧,我给你绝对自由,你可以作任何事情,可以永远存在。那一刻,庄子眼里满含着浊泪,多少年的等待与执着似乎都在那一声许诺中得到了回报。于是庄子回到了人世间,带着上帝的许诺和永恒的生命,在尘世间飘荡。他见到了孔孟,看着他们忙忙碌碌往来于诸侯之间,却得不到重用,他笑了一…  相似文献   

9.
曾读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庄子知鱼乐>: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相似文献   

10.
庄子思想是由三个层次综合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第一层次也即基础层次是他对客体的哲学认知;因为哲学认知带给庄子的多是烦恼,于是他对自己的哲学认知进行重新选择、组合,从而进入能够为自己带来愉悦的第二层次——哲学艺术重塑层次;但庄子并未停留在哲学艺术重塑层面,他通过"无无"理论,对哲学认知和哲学艺术重塑进行双重否定,让自己的思想进入最高的第三层次——彻底的空净境界.理清庄子思想三个层次的内涵与差异,不仅有利于正确把握庄子思想,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一则点评:庄子这句话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往是淡然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甘甜如蜜;君子间的交往虽然平淡,却会在你困难的时候如亲人般伸手援助;而小人之间的交往虽然甘甜,但会在你需要帮助时,与你绝交。“君子  相似文献   

12.
一、庄子时代:战国籍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职业:自由职业者(曾做过小官吏)特长:写寓言故事主要作品:《庄子》爱好:游历、辩论同类笑星:惠施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  相似文献   

13.
我是谁     
也许是存在主义的小说荒诞派的剧本看多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谁。如果老师同学知道我在课堂上费力地思考如此幼稚的问题,他们定然会大笑,然后大声地告诉我: ——傻瓜,你是杨松! ——笨蛋,你是高三毕业生! 这就是他们自认为客观真实确凿无误的答案。如果“我是谁”这个世界上最深奥的问题能够如此简练地回答,恐怕就没有人类文明了。庄子他老人家至死不渝地认定这个世界物我难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微笑着闭上眼睛,潇洒地  相似文献   

14.
睿智的庄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博弈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的定义是“外重内拙”。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绣花针引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你的手抖动得越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由于期望过高而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反而将平素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砸了,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目的颤抖”——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像太想纫好针的手会发抖,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在桥上看鱼,庄子说:“鱼真是快乐啊!”惠施听后质疑他:“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庄子回答:“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施于是说:“是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鱼快乐;而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应该知道鱼是不是快乐。”这一番辩论看似绕口令,但却名传千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讲究“超脱”,认为人的心灵能够与宇宙万物相通。所以庄子认为与鱼之间的沟通是靠直觉,不需要任何概念或语言。就好像我们心情好时,看到世间万物皆有情;相反,情绪低落时,则会觉得草木同悲。而惠施则重逻辑,…  相似文献   

16.
认识你自己     
庄子在《人间世》篇中教给我们一种认识自己的能力,总结成两个字,叫做“心斋”,就是用心的斋戒去真正反躬内省,看看你自己。这个话是庄子假托孔子说的。孔子的学生颜回对孑L子说:我想出去做事,我要去卫国阻止暴虐的国君的恶行。他的老师孔子特别不屑地说:你别去了。你去了以后,碰到这么暴虐的一个人,你劝不好他,反而就被他杀了。颜回说...  相似文献   

17.
庄子喜欢谈死亡.这一点与孔子不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问题就这样回避了。而庄子的逻辑.懂得死,生就不成问题。读他的《大宗师》了解他的生死观:把困扰一切生命的痛苦——生死.定义如昼夜更替.不必好昼恶夜.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其实庄子和儒家一样同属自然主义的态度,但从根本上说.儒家文化关怀人的现世生活——“乐天知死”。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与评析     
【翻译】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鱼悠悠自得地游来游去 ,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啊 !”惠子问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 ?”庄子问 :“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 ;你也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吧 !你说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 ,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评析】这是选自《庄子·秋水》中的一则对话录。庄子 ,名周 ,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9.
<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庄子》二则中的一篇小文章,从通常的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朗读、疏通文意、字词探究、问题研究,比较研究等。在问题探究上通常看到的如下的问题设计:1.这场辩论的辩题是什么?辩论双方是谁?双方的观点是什么?2.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说说巧妙在哪里?3.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  相似文献   

20.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汝论推荐他最喜欢的10本书——《论语》。夫子为人为学的境界的确非常人所及。这部书对人的启发是无尽的。《老子》。本书的语言凝练警策、无比简洁,却时时在提醒你它内容的复杂和丰富。《庄子》。其语言的魅力就无须说了。它是一部典型的可以有截然不同读法的书。并且每一种读法可能都会让你有不同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