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安徽省池州地区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并就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池州地区乡镇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当规模,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在全区社会经济中居重要地位。该文认为池州地区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之主要途径为集中布局,积极推动乡村城镇化;改革体制,推进企业规模化;调整结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科教兴企,提高企业经营集约化程度;保护资源环境,促进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池州地区的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发达的水系、湿润的气候和洪涝灾害为血吸虫病在池州地区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而落后的思想观念、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简陋的卫生条件及脆弱的经济基础是建国初期池州地区成为血吸虫病重疫区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分析了池州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池州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制约该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地质构造与水文条件、化学污染、群众的水源保护意识等方面分析池州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自唐宋以来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教育组织形式。池州是安徽最早建有书院,也是书院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池州书院,兴起于南宋,昌盛于明清,终止于清末,历时近千年。池州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很多特点,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为池州获得“千载诗人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7.
池州地区名优茶制作技术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池州地区名优茶制作工艺流程。指出了在名优茶制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增加名优茶花色品种,提高名优茶质量,实行超小规模集约经营的一些思路,为本地区茶叶制作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地区性教学研究协作,最近成立了由安庆市教育局教研室、安庆地区教育局教研室、池州地区教育局教研室、徽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池州市生态经济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该市生态经济建设的迫切性,提出了几种典型的具有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池州乃至全省的生态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池州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保平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3):34-35,41
安徽省池州地区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许多独天得厚的条件,本文联系实际,探讨了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和主要特点,进而提出了实际该区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问题和主要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1.
池州市属于安徽省的欠发达地区。处于“T”型开发战略长江轴线上皖江经济带的波谷,区域中心城镇规模小,点一轴系统形成晚、成长较快。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吸纳双核结构模式观点,提出以“梳”型空间结构作为池州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梳”型空间结构是以皖江经济带池州段作为发展主轴。池州城-蓉城镇、池州城-梅街镇、殷汇镇-仁里镇、大渡口镇-尧渡镇-东流镇等双核结构与之耦合而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梳”型空间结构利于整合区域发展空间,加强城镇体系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最近,安庆地区、巢湖地区、池州地区分别召开重点中小学工作会议,省、地、县三级重点中小学负责同志和县教育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了华主席、邓副主席关于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以池州傩戏为研究对象,从实体符号、行为符号、色彩符号的隐喻特征等方面分析池州傩戏的文化符号,从再现、意蕴表达及象征等方面分析影像传播对池州傩戏文化的呈现与表达,从池州傩戏的原貌呈现、文化内涵的重点展现和池州傩戏文化传播等角度分析影像传播如何促进池州傩戏文化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4.
何寅 《文教资料》2009,(30):11-13
岳飞有《池州翠微亭》等诗存留于安徽池州,但长期以来世人总认为岳飞当年是因战事之需“经过”池州,未能在池州长期“驻守”。这是由于世人不了解岳飞与池州清溪·雁汉控海水军(水军基地)的关系所致。笔者通过查阅宋史、地方志、实地考察等。对岳飞与池州清溪·雁汉控海水军的重要史实钩考稽沉。并作论述。以正岳飞仅“经过”池州之误.明岳飞长期“驻守”.多次往来池州之实,表明《池州翠微亭》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池州的工业化发展很快,但也出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池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发展,实现池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正确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狠抓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6.
从全球范围和长远角度来看,旅游日的地在旅游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未来竞争已走向旅游目的地竞争。文章深入探讨池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必要性,认为池州拥有世界知名的旅游资源、方便快捷的交通、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及社会和谐友好环境,已经具备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和基础。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战略引领、项目驱动、旅游品牌营销、目的地系统升级等战略思考,对池州旅游创新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池州傩戏是以“社”为单位,以“宗族”为载体,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蕴涵着诸多文化要素的一种古老民间文化。文章着重阐述池州傩戏对研究古代艺术、民族宗教、民间信仰和皖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化石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池州地区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变化情况的调查 ,分析了土壤速效钾下降的原因 ,提出了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归隐于池州之后,沈辽先前贬谪于永州的悲剧心态才得到了明显的改变,这与池州与永州地域文化的差异关系甚大。可以说沈辽心态由沉郁转向旷达,池州特有的地域文化起到了甚为关键的角色。他以选择隐逸池州为乐,而池州的九华山、秋浦、齐山.以及池州的地域文化带给了他潇洒自得的心态。他又仿效李白、杜牧等人,开凿了池州的左、右二山,不仅为池州的地域文化涂上了浓厚的一笔.而且使它们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抹去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青阳腔在明嘉庆年间(1522-1566)或在其前就已形成。通过池州青阳腔的历史传承、池州青阳腔传承人的个案研究和池州青阳腔的创新发展来对池州青阳腔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