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大学互动教学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包含教和学两个过程,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而两个主体和两个过程又和谐统一在课堂教学设计之中.教学的关键在于互动,而互动教学成功的关键又在于教学设计.互动教学设计体现了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观、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观和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观.互动教学设计的策略是"四个注重",即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多媒体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注重模块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系统中的两大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盲从性,达到既开拓知识又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该教学观出发,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高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主体-主导"教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主导"教学设计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过程与方法.根据"主体-主导"教学设计理论,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采用"主动建构、任务导向、项目驱动、师生互动"的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实施"自主学习"型教学策略和"知识-传递"型教学策略,对于教学策略的实施也要求精心设计,尤其注重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教学观决定课堂不仅是课前预设的,也是互动生成的。对教师而言,课堂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新课程课堂十分注重互动生成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去重新审视早已习以为常的课堂,以树立新的科学的现代课堂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并且双主体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这种交互影响随方向不同而表现出性质的差异性、效用的不等性和过程的不对称性,是向异的;这种交互影响又是交融的、互生的,即具有“向异互导性”的综合特点。双主体之间的这种向异互导性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双主体向异互导规律”的反映。教学过程的双主体向异互导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本质规律。这个规律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生成一般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书互动三个方面,但我认为还可以增加一个学生与题目之间互动.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是题目讲解,而课本中的题目,不管是分析还是解题,都是提前编好的,一不小心就让教学变成了照本宣科,而要避免这一情况,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增加学生与题目的互动,从而实现在互动生成中构建知识. 一、数学建模的互动——注重过程 学习的关键在于两点:形成和同化,且形成是同化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形成和同化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两个重要过程,需要教师善于利用不同的互动题材来生成. 1.发现本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关键就是找出它的本质,从而在本质的发现过程中,不断深入对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将"形成"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8.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论,铁道运营半订单班课程教学课堂教学中应制定以铁道运营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目标;重视互动交往的过程性教学设计;依照真实工作任务和过程创设学习情境;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方案;注重反思性教学环节设计;注重教学方法的一体化整合;贯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施教过程;强调整体多维评价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课堂教学上也更多地注重课堂的互动性.而这些理念的实效性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得到检验.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历史教师不能仅仅当教材知识的搬运者、教参的执行者,而要做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是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从教学机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四个角度切入,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教学机制上,"部校共建"模式不仅实现了培养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促进了协同培养模式的有效落实;在教学内容上,一元主导理念有助于推进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深度对话;在教学设计上,"多维互动"结构通过主体、时间、知识、视野、社会等多维度的互动来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知识内化过程;在主题实践中,通过对一些重大主题实践的设计与策划,真正发挥实践本身的"知识熔炉"功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