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黑穆斯林不应称作波黑“穆族”达洲近几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下简称“波黑”)内战时常常把那里的穆斯林说成是“穆族”,这种说法是不材学的,亟需加以纠正,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子孙后代。在回答为什么不宜把波黑的穆斯林说成是“穆族”...  相似文献   

2.
刘鹏 《北京档案》2008,(10):42-43
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等教派一样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创建于7世纪初,创始人为穆罕默德。阿拉伯语的音译“伊斯兰”本意为“顺服”,教徒称穆斯林本意为“顺服者”。  相似文献   

3.
二抵达帕莱当晚,我们行装未卸就直接摸到(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议会。一位中年女士耐心听完我们此行的采访计划,让我们稍等片刻。她从楼上返回后说:“医生已经说了,你们想看的都可以看。”并告诉我们具体联系人和电话。告别时,老杨问了一句:“医生是谁?”她说:“就是总统卡拉季奇。”过去从医的卡拉季奇现在是国际上的风云人物。去年10月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两族占多数的波黑共和国议会宣布波黑为独立国家。波黑的塞族领导人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于今年1月宣布单独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卡拉季奇成为总统。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七月底召开的伦敦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会议上。那天会议刚开始一个多小时,卡拉季奇一个人怒气冲冲地从会场里冲出来。我和一大帮记者冲过警察设置的封锁线把他包围起来。一时会场  相似文献   

4.
由波黑穆斯林控制区5家电视台组成的一个独立电视网将于8月中旬开始广播。这个名叫 TVIN 的电视网于7月10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它的宗旨是“向全国所有公民提供公正而客观的信息”,“将多元化观念引入波黑的新闻媒介,为在自  相似文献   

5.
在日内瓦当记者两年的时间里,最令我难忘的要数对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的一次专访,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春秋,但至今仍记忆犹新。 结识波黑外交官 1993年8月,波黑和谈已经在日内瓦持续了近两个月,但仍然没有结果。来自波黑的消息令人无法乐观,那里依然战火纷飞,生灵涂炭。首都萨拉热窝被波黑塞族军队围困,波黑中部克族与穆斯林的冲突愈演愈烈。美国则扬言要  相似文献   

6.
目前,几乎所有的穆斯林聚居地都出现了原教旨主义运动,原教旨主义势力不仅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而且对统治阶级或执政党构成强有力的挑战和威胁。各地原教旨主义势力相互支援、彼此协作,并试图建立某种形式的国际统一战线,出现了国际化趋势。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取得成功以来,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遍及世界75个国家而且拥有10亿穆斯林的伊斯兰教在世界政治领域再度活跃起来。一些国际问题分析家指出,如果说五六十年代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兴盛时代的话,那么80年代可称为伊斯兰运动再次崛起的时代。的  相似文献   

7.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简称波黑,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介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共和国之间,1992年之前是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六个共和国之一。波黑人口436万,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占43.7%,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占31.4%,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占17.3%。1992年4月6日,由于波黑三个民族在该共和国是否从前南斯拉夫联邦中独  相似文献   

8.
杨荣斌 《兰台世界》2016,(9):99-101
伊斯兰教把扶持慈善公益事业视为"善行",在民国时期上海广大穆斯林看来,获取与施善是一对孪生姐妹。一方面,广大穆斯林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将维持生计之外的盈利所得,尽可能地用于舍散,倡助伊斯兰慈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7世纪初年由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和传播。现在世界有50亿人口,穆斯林约占1/5。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最近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新疆与甘肃及宁夏等地有关研究所诸多部门的研究工作者共同编撰。主编为伊斯兰教专家宛耀宾先生。 这部百科全书规模宏大,全书共收有条目3360多条,分经训典籍、教义学说、教法制度、中外人物、历史事项、节日礼俗等18类。全书有200多万字,并附有160多幅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10.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27):14-14
“一道铁幕正在伊斯兰世界和西方国家之间形成。”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访问瑞典时如此说。他此行目的是敦促富国帮助穆斯林国家发展经济和进行社会改革。“我参与了萨达姆雕像的制作,尽管我不想这么做,但我需要钱去养家以及支付我的学费,现在我为美国人做雕塑也是为了同样的  相似文献   

11.
世俗政治在土耳其根深蒂固,因而当带有伊斯兰色彩的头巾出现在总统选举当中的时候,广大土耳其民众异口同声向其说“不”。简简单单的一个穆斯林妇女的头巾,引发了一场世俗主义、民主原则以及宗教自由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  相似文献   

12.
波黑战争中的记者族胡锡进波黑之乱一开始就是两场战争:战场上的枪炮之战和同样激烈的新闻之战。用美国著名记者多斯科·杜德的话说,塞尔维亚以其绝对优势的重武器赢得了波黑军事战场上的胜利,但从一开始就在新闻战场上一败涂地。这位曾作为《华盛顿邮报》记者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1月底,波黑西北 部的联合国保护区比哈奇 镇烽烟四起,鏖战正急。正当波黑穆、塞两族打得难分难解,波黑局势再度陷入严重危机之时,一个为世人所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硝烟弥漫的萨拉热窝街头。他与波黑穆族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讨论了波黑局势,还冒着危险参观了满目疮痍的市容。这位脚步遍及世界各地,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异常活跃、同时也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就是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 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他那熟悉  相似文献   

14.
形神兼备     
《新闻前哨》2013,(9):F0003-F0003
一睹真容8月2日,一名准备前往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巴勒斯坦穆斯林,在通过拉马拉与耶路撒冷之间的检查站时向以色列边防警卫撩起面纱。当日是2013年斋月最后一个聚礼日,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耶路撒冷迎来大批穆斯林。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听说去年我采写的《只身闯波黑》一稿得了奖。那次我在萨拉热窝市只逗留了三天,把所见到的写了一篇短稿,虽然不深,但却是该市真实的写照。去年2月的波黑,大雪下了有近一米厚,为了给中央电视台拍摄“波黑战地行”的下半集,春节过后,我再次奔向波黑。这是我在波黑战争中第二次进入波黑,比起第一次,这次进波黑可真是不顺,乘坐的公  相似文献   

16.
一、《查理周刊》事件回顾及西方媒体差异化报道分析 1、"查理事件"回顾 创刊于1969年的《查理周刊》是一份法国极左翼的讽刺漫画杂志,2015年1月7日,因多次刊登带有讽刺性(及部分攻击性)的关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遭到了极端组织的血腥报复. 《查理杂志》主编沙博尼耶说: "在法国,我们什么事都可以开玩笑,唯独伊斯兰教和伊斯兰主义不行,这真是个恼人的事情".这样的言论基于现在法国的宗教环境:6500万人口中,穆斯林人口占有500万,但是法国社会存在浓烈的"伊斯兰恐惧症",丑化甚至妖魔化穆斯林现象较为常见,同样,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也虔诚地守护着信仰的思想阵地,不愿完全认同法国主流价值观、融入其中,法国主流社会对这一群体也存在这明显的漠视.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曾一度上升为法国与世界上的伊斯兰国家间的政治问题和法国的国家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玉玲 《今传媒》2006,(4X):18-19
今年一、二月间,丹麦《日德兰邮报》刊发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引发全球穆斯林的抗议浪潮此起彼伏,由中东、北非蔓延到欧洲、南亚及东南亚。这完全是因为西方国家及某些新闻媒体,打着“新闻自由”旗号,强行推行其价值观带来的恶果。  相似文献   

18.
门宦制度作为西北地区穆斯林社会独具特色的伊斯兰宗教组织形式,曾一度在回族等穆斯林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对于门宦制度的认识在学术界因各种原因一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深入研究各个不同门宦的运行机制、特征、类型等问题对于进一步了解西北穆斯林社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困扰印巴半个多世纪的克什米尔问题是双方“路线图”上绕不过去的“火焰山”,那么,克什米尔穆斯林武装和恐怖分子,则是和平路线图上的一匹“脱缰野马”,搞不好会把印巴双方撞出和平的路基  相似文献   

20.
神权国家宗教公社[使用场合]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经历介绍。[误]神权国家[正]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辨析]有的辞书在介绍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经历时,仿照西方辞书,使用了这样的词句:“公元622年9月,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颁布了穆斯林社团章程,建立了神权国家。”在西方,“神权国家”这种提法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在我国出版的辞书中,对于伊斯兰国家最好避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