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女儿自 3岁上了幼儿园,就每天和我一块儿挤公共汽车。车上经常有人给女儿让座,渐渐地,在女儿心中,别人给她让座似乎已成了理所当然,有时一上车,女儿就眼巴巴地盯着有座位的乘客,期待着有人给她让座。我为女儿总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感到惭愧。   今天,我和女儿刚挤上了车,又有一位小伙子给女儿让座了,女儿高兴地谢过叔叔后便坐下了。我赶紧抓住时机引导女儿:“惠惠,你知道叔叔为什么给你让座吗 ?”“知道,因为我小。”“叔叔怕你站不稳摔倒了,就把座位让给了你,而他自己却在那儿站着。叔叔这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  相似文献   

2.
年幼时曾在作文书上、老师口中看到、听到过一些差不多一模一样的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故事大体是这样的: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泰然自若地坐着,而许多热心肠的人们主动让座位,学生给老人让座,青年给抱孩子的妇女让座,还有残疾军人给小孩让座等等等等,最后大都以责备自己、赞扬别人结尾。  相似文献   

3.
装睡     
正周末我带着10岁的儿子去公园玩,坐公交车时,车上特拥挤,儿子只好坐在我的大腿上。我眯着眼睡觉,半路上儿子叫醒我,原来是我身边站着一位刚上车的70多岁的老人,他正颤巍巍地缩在车厢一角。儿子把我叫醒,是叫我让座给老人。我不想拂了儿子的好意,就说:"大爷,您坐我这儿吧!"老人很客气地说了声:"谢谢。"下车后我问儿子:"为什么要叫醒我给老人让座?车上那么多年轻人都没有主动让座的吗?"儿子说,老人刚上车,乘客们马上齐刷刷地闭眼"睡"了,根本没人想过让座这回事儿。儿子还说,他还观察到,老人到站下车后,他们又都"醒"了,且有说有笑!  相似文献   

4.
《湖北教育》2008,(4):49
近日,"校车门"引起教师和学生一片激烈的讨论,事件从一名教师硬要学生给他让座开始,到两位女生主动让座结束。学生该不该给老师让座,似乎无需太多争论,从道德层面上讲,学生给老师让座,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  相似文献   

5.
赵俊辉 《高中生》2008,(5):29-29
在小城,很少见到有人主动给妇孺老人让座的。我曾见过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给一位老大爷让座。小女孩拉着老大爷的手甜甜地让老大爷坐下,老大爷心安理得地坐下,而小女孩则吃力地扶着座椅。车上不时有人上下,没多久,小女孩就被挤得满脸通红。我有点不平,把小女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某私立中学一位老教师给《钱江晚报》写信,信中说到:“有一次双休日,我坐校车回家人多车挤,有的中学生没有座位,刚上车就听到学校领导大喊:所有的老师站起来,给学生让座!钱老师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在我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只有中学生给老师让座,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老师要给学生让座的印象。或许是我的观念旧了,真的“落伍”了;或许自己是孤陋寡闻,因为这种现象在公立学校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7.
一个老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老师,不能仅拿学习好坏来判定一个学生。只要老师以公正无私的心去对待每个学生,就会发现学优生身上有很多缺点,学困生身上也有很多优点。笔者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所学校组织全校的三好学生(都是学优生)去春游,租了辆大客车。学生先上了车,等到老师们上车时,座位已经全占完了,老师们只好挤着站在那儿,没一位学生给老师让座。平时我们老师在一块座谈,都说,路上遇见了老师主动上前亲热打招呼的也大多是些学困生,班上重活、累活儿、脏活儿抢着干的也是他们……我教过一名女学生,学习上是顶呱呱的尖子…  相似文献   

8.
谢园园 《初中生》2009,(1):66-67
大家好,我是“不文明”之旅的导游。这一次,我要带大家经历一趟“不文明”之旅,让大家开开眼界。 首先,我们去“抢座汽车”站。这里所有的汽车都没有座位,有的连车盖都没有,成为敞篷汽车。原来,这里的人从不兴让座,都是争先恐后地抢座位,就连孕妇和老人也没人给他们让座。  相似文献   

9.
让座     
我坐汽车去上.学, 车上人多站不稳。 有位叔叔见我小, 忙把座位让给我。 谢谢叔叔关心我, 叔叔品德值得学。 再山甘团了盯 一个社会公共环境。在公交车上让座,虽然是生活中的一 件小率,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被一一尊老爱幼的体现。让座~~  相似文献   

10.
前往上海博物馆的汽车上,一群中学生兴高采烈,在座位上有说有笑,他们的老师坐在前面的硬板凳上,没有一个人肯给老师让座。“别人为什么不让”,“我可能会晕车的”是他们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案例] 一、导人激趣,引起制作小水轮的欲望师:小朋友,我们幼儿园里种了许多鲜花,把我们生活的环境打扮得真美呀。哎,你给花浇过水吗? (教师对给花浇过水的幼儿加以赞扬,对没浇过水的孩子加以引导) 师: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朵有趣的花,(揭开布)你愿意给这朵花浇浇水吗? (师请一幼儿演示给花浇水,其余幼儿仔细  相似文献   

12.
潘志贤 《成才之路》2009,(34):I0015-I0015
学生违纪,家长请客送礼就能不了了之;学生按成绩排列座位。家长可以通过打点老师把座位从后往前调;学生有事请假,要先给老师塞现金……这些学生反映的问题虽未经证实,但我相信,此类现象在某些学校确实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春节间,听儿子讲,某省重点中学一名学生为了想把座位由后面调到前面,家长竟花去了一千多元给班主任送礼和请授课老师吃酒。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的心不禁咯噔一下!我的天,调个座位竟然花了一千多元,真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家长,了解孩子品德发展的状况尤为重要。因此,当女儿刚跨入小学大门的第一天时,我们除了告诉她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外,还告诉她要和同学团结友爱、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同时,我们也特别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当我带孩子外出乘公共汽车时,遇见老年人,我主动让座;当她把糖纸扔在路上时,我捡起扔进垃圾箱里,并告诉她不能乱扔脏物,要讲社会公德。从此,她牢牢记住乘公共汽车要谦让,公共场所不乱扔脏物,遇见熟人主动问好。当我们的父母有病住进医院时,我们日夜守护在床前。我们的言行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一次,她说:“等到将来妈妈、爸爸生病时我也像你们一样耐心侍候。”听到孩子这淳朴的语言,我们除了感到欣慰外,还告诉她除了对父母有孝心外,对社会所有的人都应有一份爱心,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5.
让座(初稿)     
一天,小明踢足球把脚崴了,他和妈妈去医院换药。他们上了车,车上人很多,一位大哥哥装作没看见,低头看报纸,另一个人装着往窗外看,大家都不给小明让座。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些胆子比较小或是害怕因失败而受到责罚的孩子,老师和家长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心理上感到安全的环境,这有助于增强其独立性。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要明确表示,绝不会因为孩子主动探索出现错误而去责怪他们,反而会因为他们的创新举动给予表扬。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独立性就会  相似文献   

17.
历来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都非常关心学生的课堂座位,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上课有个好座位,自已或托人求班主任给予关照。因此,也有家长给老师送钱送物的,令老师感到为难,一时半时排不下座位。有人说个别班级的好座位被有权有钱有关系的子弟占有了。由此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忿言愤语。听到这些议论,笔者不由得想起自己上初一时,班主任老师安排的座位公平、合理,谁也没有意见。学生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周调换一次。每到周一早上上课前,不用老师管理,同学们主动地将座位按规定的办法调换好。调换的规则是这样的:每周竖行从左到右移动一行…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带孩子乘公共汽车去他姥姥家。车上人很拥挤,我好不容易弄到了一个座位。可刚坐下不久,又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颤巍巍地站在车门旁,半天无人让座。这时我动员孩子:“你  相似文献   

19.
那年暑假,我还是个学生,我们在班主任王老师的带领下,去桂林参加夏令营。我们乘坐的客车行到半路时,上来一对青年夫妻,女的挺着个大肚子,怀有身孕。这时候,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我就站起来,把座位让给那位孕妇。孕妇毫不客气,一屁股坐了下去。孕妇坐下后,她的丈夫就过来跟妻子亲热,不时抚摸妻子的肚子。坐在一旁的王老师看着很不自在,干脆也站起来,把位子让给孕妇的丈夫。我和王老师一直站到桂林,我的腿都站麻木了。下车后,我们跟在那对夫妻的后面走了一段路。可能他们不知道我和王老师跟在后面,那个孕妇高声说:“没想到车上这么多人,幸好有两个傻瓜让座,要不这一路就惨了。”她的丈夫附和说:“这么傻的人越来越少了,很难遇到,我们今天真走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要冲上去跟他们夫妻俩论理。王老师拉拉我,小声说:“算了,别误了正事,参加夏令营要紧。”夏令营结束后,王老师又带着我们在桂林坐车回家。真是巧了!客车刚开出车站不久,几天前说我和王老师是傻瓜的那对夫妻又上来了。那位孕妇望一望车厢,皱眉说:“怎么又没有座位了?都是你,硬要在车站外面等车!”她的丈夫连忙赔不是。从他们交谈中我才知道,原来这对夫妻为了省几块钱,所以没有进车站乘车。车上虽然坐满了...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我们的职业。 除了职业之外,大部分老师都还承担着或未来将要承担着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虽然作为老师。我们面对家长的时候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要居高临下地“教导”他们一番。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一个合格抑或成功的家长。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先要当一个好家长。当一个好家长和当一个好老师同样的重要。所以,我们郑重地把《读者》杂志上这篇文章推荐给各位老师。希望大家既能从中学到做家长的技巧,又能获得教育教学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