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飞宇的小说《青衣》写出了几代青衣的悲剧命运和京剧艺术在特定时代的悲剧。传统戏曲的发展不仅受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伦理观念的影响,同时,其本身的美学特征也影响着自身的发展。传统艺术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调整自身。  相似文献   

2.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有着丰富的悲剧内涵,即人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和艺术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在于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得以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人生的悲剧在于自然法则无法摆脱和超越;艺术的悲剧在于社会的异化。而希望的出路则有待于人性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凝望人间——《青衣》悲剧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有着丰富的悲剧内涵,即人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和艺术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在于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得以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人生的悲剧在于自然法则无法摆脱和超越;艺术的悲剧在于社会的异化.而希望的出路则有待于人性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青衣》和《黑天鹅》都是以女性为题材来反映主人公艺术人生的作品,二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作品折射出了中西方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彰显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女性悲剧的相似性及独特性。本文拟从生存的悲剧和艺术的悲剧两方面来探讨女性悲剧的内蕴。  相似文献   

5.
悲剧理论在西方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门登峰造极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理查.赖特笔下的小说《土生子》无疑是黑人文学史上的一部悲剧小说。本文试用悲剧理论从《土生子》的悲剧特点、产生悲剧的原因以及悲剧留给社会的启示等方面探讨小说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侠小说在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北派五大家”,其中,王度庐被誉为“悲剧侠情”的一代宗师。2005年12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斯年教授所著《王度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即致力于在整理王度庐小说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探讨其小说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魅力,详述了王度庐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评传》中把王度庐的小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悲剧侠情小说”,一类是社会言情小说。王度庐在创作时,两类小说经常同时进行,徐斯年称他是一位善于“两手分用”、“左右开弓”的作家。《评传》对王度庐小说的评价主要集中于两点:悲剧精神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在康拉德的小说中,《吉姆爷》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角度都堪称杰作。本文从悲剧美学入手,以主人公吉姆的悲剧命运为线索,试图对作品的悲剧艺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跨世纪的文学巨擘托马斯·哈代的力作.亦是其悲剧小说的最后一部。在这部小说中,哈代以凝重的笔墨创作了一个哀婉悲戚的放事,再现了古希腊悲剧的瑰丽雄伟,堪称是其悲剧小说中的圆熟之作。本文主要通过对这部小说形式和内容的分析,探求其作为悲剧小说的艺术效果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说《祝福》主人公祥林嫂 ,首先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社会人物 ,其个人思想品格具有真善美的合理性。只有充分认可这个悲剧人物的人生价值所在 ,才能正确评价小说的悲剧艺术价值所在。从悲剧审美评价 ,《祝福》是一篇创造性实践悲剧艺术法则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0.
《还乡》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小说,标志着作家文学生涯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大胆地将悲剧文体运用于小说,自觉地承袭了希腊的悲剧元素。此后,悲剧主题就一直贯穿于哈代的小说创作中。《还乡》中凝聚着哈代浓郁的故土意识和悲剧情结,充分诠释了他独特的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11.
祥子与虎妞婚姻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现代小说创作的明珠。祥子与虎妞的婚姻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之一,也是小说的一大看点。它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这场婚姻悲剧既是社会悲剧又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作者试图从悲剧的角度,通过对悲剧性格的特点,悲剧性格的指向和悲剧结局的分析来把握巴金的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月牙儿》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对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体现了悲剧式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创作的"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同时也是影响最深、流传最广最经典的压轴之作。它是由小仲马的同名小说《茶花女》为创作蓝本进行改编的,在世界歌剧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小仲马曾经赞叹是威尔的歌剧《茶花女》让众人记住了这一个凄美的故事,也记住了《茶花女》。笔者主要从歌剧《茶花女》的创作历程、创作背景以及主要剧情出发,对歌剧《茶花女》的悲剧艺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葛浩文于2007年将毕飞宇创作的《青衣》翻译成英语,相继在英美出版,大获好评,次年入围《独立报》外国小说奖的复审名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忠实与变通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忠实策略再现了中国特色文化,彰显了原作的文学性;变通策略表现为对原作的文本结构及语言的进行解构,从而为目的语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本文认为《青衣》英译本中忠实与变通策略相得益彰,取长补短,是《青衣》获得西方读者认可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白鹿原》是一部以悲剧艺术见长的小说,它标志着悲剧艺术小说走向了成熟.《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悲剧的,“这种悲剧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天理与人欲、礼教与人性的冲突.在传统礼教的压抑下,人性被严重扭曲,众多人物在传统礼教的圈子里无法摆脱,构成了白鹿原这个“鏊子”上人物命运的悲惨景象”.本论文将从《自鹿原》中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从更深层次挖掘出这个时代里面巨大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7.
作试图从悲剧的角度,通过对悲剧性格的特点,悲剧性格的指向和悲剧结局的分析来把握巴金的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学风尚,《聊斋志异》虽是一部文言志坚小说,但无论从它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还是以理想世界的歌颂,以及艺术意境和艺术格调等几方面来看,都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蕴,本文对上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一毕飞宇是近几年在文坛日益走红的一位青年作家 ,他在 2 0 0 0年发表在《花城》上的中篇小说《青衣》 ,上了该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位居榜首 ,并于近日被拍成电视剧 ,更有传闻该小说要被拍成电影 ,可见必非同凡响 ,不可不读 ,然而作为一位女性读者 ,读后却如鲠在喉 ,另有一种感觉 ,不吐不快。毕飞宇在小说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京剧演员的故事 ,主人公名叫筱燕秋 ,是一个擅扮嫦娥的青衣 ,由于年轻时对另一当红演员的不理智冲撞 ,在以后的二十年她失去了登上舞台的机会。二十年后 ,由于一位烟厂老板的赞助她又可以重返舞台 ,但由于种种客观和自…  相似文献   

20.
关薇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5):10-11,19
《卡斯特桥市长》体现了哈代小说的悲剧性。在小说中,作家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将生活中的悲剧现实反映为悲剧艺术,进而揭示悲剧的客观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