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与传统的交融——香港高校图书馆考察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与传统的交融──香港高校图书馆考察札记黄昕(广州外贸学院图书馆)1995年6月25日至7月1日,广东省高校图工委赴港考察团一行9人在高教局教学处处长、高校图工委常务副主任李益民同志率领下赴港考察,先后参观访问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2.
改革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的捷径──我馆开展馆办活动的启示刘朝晖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图书馆系统,古代藏书楼式的“重藏轻用”、追求小而全、孤立封闭的状况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时代呼唤图书馆改革,图书馆自身也...  相似文献   

3.
没有水银的镜子──读《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札记王生平传统似乎在冥冥中捉弄人,五四时代举国若狂反文言文,但是却趋之若鹜地去读反白话文的林琴南翻译的西方小说,包括鲁迅、郭沫若一代名流。另一方面,当今的“国学热”倒过来,公开承认或推崇古圣先贤,认为他们是未来...  相似文献   

4.
当代“诸葛”巧借“东风”──“山东高新技术第一村”调查札记王天仁,赵作军(烟台市委研究室)一个由布衣农民创建的山东第一家村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烟台市芒果区只楚集团在中国齐鲁大地崛起,并产生了不小的社会轰动效应。国家领导人田纪云、胡乔木、宋健、...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提高认识,制定道德规范,采取得力措施等三个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为突破口,“思想教育──规范──措施──思想教育……”循环螺旋上升的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国学札记──有关传播的12个条目王德民1、“出纳王命,王之喉舌。”—──摘自《诗经·民》《诗经》“民”这首诗,为周宣王的大臣吉甫所作。内容赞扬了同僚仲山甫的政绩功德。“出纳王命,王之喉舌”,是指仲山甫出色地发布传达了宣王的旨意,如同宣王自己的喉舌那样...  相似文献   

7.
俞进 《图书馆论坛》1997,(5):31-32,16
从图书馆所处的两大时代背景──市场经济与信息社会出发,阐述了新型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中心馆制,以及这种体制运行下形成的地市级图书馆网络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读书札记的形式,分析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法则中第五法则的内涵,提出“读者第一”、“馆员第一”、“馆长第一”三者结合的图书馆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简单与复杂的巧妙组合--法国国家图书馆建筑特色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建筑是艺术与知识的结晶,艺术有时代性,知识的生产与利用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曾记何时,“图书馆消亡论”盛行。然而,伴随数字化时代来临的却是国内外图书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以“变化环境下的图书馆建筑”为主题的第11届国际图书馆建筑研讨会也将于今年8月在上海图书馆适时召开。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作为知识生产与利用重要环节的图书馆,尽管形式──包括建筑──会随着时代的迁异而变化,但决不会消亡。我们应该更深层次地审视这个古老但又充满朝气的职业。正是本着这一宗旨,我刊从第五期起,将连续刊载国内外优秀图书馆建筑的资料。这不仅为庆贺第11届国际图书馆建筑研讨会的召开,更希望有助于对“变化环境下”的事业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对“图书馆应该更名”、“图书馆即将消亡”等议论进行了剖析,认为二者实为一种论调的两种表述。它们根源于论者对图书馆的表层认识以及图书馆界的躁动情绪和潜在的自卑心理,其根本错误在于把现象当作本质,把预测当作现实。指出目前图书馆的转型刚刚开始,应该审慎看待图书馆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 《出版史料》2012,(4):80-80
胡适于1910年至1917年留学美国。1939年4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藏晖室札记》一书,收其留美期间的部分日记和读书札记,共分为十七卷,编为四册出版。1  相似文献   

12.
到第一线去──黑龙江日报“千里边疆行”采访活动札记江善,熙锋从1996年5月23日开始,黑龙江日报连续刊发了70多篇图文并茂的专稿,反映黑龙江省偏远边疆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气象、新变化,以及过去鲜为人知的风土人情,内容生动新鲜,文风清新活泼,令人耳目...  相似文献   

13.
台湾音像出版业印象──中国音像代表团赴台考察札记郭中华,柳富全应台湾滚石唱片公司邀请,中国音像代表团赴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观考察,对台湾的音像出版业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动荡奔放的音像市场90年代的台湾音像市场,呈现出一种世纪末的动荡和奔放色彩。一、...  相似文献   

14.
平平实实才是真──徐虎事迹采访札记戴玉庆,郭伟成《普通劳动者的榜样─—徐虎》一文见报以后(载1996年4月1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这主要是因为徐虎本人的事迹非常感人。他通过点点滴滴的诚实劳动,表现了新时代普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从...  相似文献   

15.
四库法与中图法──古籍线装书整理琐谈之二臧铁柱(锦州师范学院图书馆)要整理古籍线装书,首先要掌握住古籍线装书的时代下限与收录范围,然后才能对其进行有序的整理。当前,类分古籍线装书来用的分类法主要的是使用《四库法》或(中图法》。应该承认,这两部分类法都...  相似文献   

16.
千年悲歌唱到头──读《肠断江南》札记东方旭纵观中古以下的中国文学,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便是每当王朝柱倾础歌,前程不妙的时候,忧心忡忡文人们就不厌其烦地唱一支久已唱老了的哀歌-吟咏六朝兴废,凭吊那个既是繁华也是噩运象征的金陵古城,就象要用咒语驱...  相似文献   

17.
1996年第5期的《现代传播》开首即是一则很感人的札记──《走近神圣》。体会出其中有一种发自本心的敬业精神,有一种对生命本身的虔诚敬意。但是──“海耶克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一位言行有度、自律有节和肃穆庄严的伟大学人。”──其实我不认识海耶克,也没读过那篇介绍他的文章,跟主编老师提起他,只是因为随后的几句话我不怎么懂。“他的成功在于他不顾一切遵循理智的召唤与指引的人格素质……”──就是说,他的成功在于他的人格素质,而他人格素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即是:“不顾一切遵循理智的召唤与指引”,正是…  相似文献   

18.
我省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省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现状及其展望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1984年,中国高等学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由图书馆给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以光彩夺目的金字,铸入了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编年史。以原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  相似文献   

19.
自信 勤奋 创新──从业图书馆述怀黄俊贵(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光阴荏苒,人生如梦。我从1957年考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1961年开始从事图书馆工作,转瞬就是三十余载。图书馆这个行业不能干出惊世骇俗的伟业,但默默工作也可为社会进步作出奉献.期间,在为实...  相似文献   

20.
提高期刊利用率新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高期刊利用率新论岳小申(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期刊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发挥图书馆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好期刊工作,而期刊工作最基本的问题是提高期刊利用率。在实践中,往往用同一个统一的数值指标──文献利用率──衡量各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