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活动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对学生学好历史,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呢?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程缺乏独立的“历史课程论”。探讨历史课程设计的理论,有助于推动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历史课程开发设计的基本思路要围绕历史课程的目标、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如何呈现历史课程内容、如何确定这些目标能够实现,等四个方面,将课程设计与未来课程的操作实施相结合,创设出适合国情的历史课程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作者采取理解归纳理性历史概念、理解分析历史事件原因、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强化史实理解,揭示内在联系及规律等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如何依托教材内容改革历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教育学是历史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为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应尽快建立起这门学科。其任务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现象、揭示中学历史教育本质、找出中学历史教育的规律、指导中学历史教育实践,其研究内容是研究如何发挥历史教育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育人功能,研究如何达到学校、社会和家庭历史教育的统一。中学历史教育学应从多种学科吸取营养,使之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应用、以及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历史图表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和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图表,挖掘其历史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文章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如何利用历史图表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辛永英 《教师》2014,(7):49-49
正历史教学目前面临着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将学生带入历史现场?如何让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如何教会学生用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游览历史遗址或者参观历史文物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对于历史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游览历史遗址,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历史。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历史是"过去的"东西、不可能"重演",从而忽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要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历史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并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课本里,根据每一课文内容的需要它都有不同的前言导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应用好这现有的教学资源,如何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领会、理解、学好历史,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明确了全面修订课程标准的任务。其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科书的编写,特别令人关注。如何认识历史教育,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历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把握编写历史教科书特有的规律和方法,对于这样一些重要话题,本刊拟邀请史学界资深学者,陆续发表各自的看法。金冲及先生的文章,是第一篇。  相似文献   

10.
《当代学生》2011,(Z4):54
"历史与人物"这个主题,旨在揭示历史人物在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或贡献。我们熟悉他们,了解他们,不只是熟悉和了解历史是如何演变的,人类是如何进步的,以史为鉴,同时也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重温历史事件,汲取鲜活的养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时代的发展,又使得我们所面临的一  相似文献   

1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和历史课堂来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我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已经启动,历史教师如何作出回应,如何按新课改的要求实现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无疑是处在课改前沿的一线历史教师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作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大潮。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尽管历史教学不同于历史研究,历史教科书不同于历史著作,但以教科书为依据的历史教学也同样属于历史学的解读范围,也同样需要生动地再现历史,而不是枯索说教。作为历史教育的文本,中学历史教科书该如何编写,一直是历史教育届普遍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历史认识论考实层面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的历史不等于真实的历史,文本的存在亦非历史的存在。任何种类的文本历史均是主体化的历史。就考实层面而言,历史认识的最基本目的在于如何使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相契合;从方法论的视点看,恢复历史之真实际上是一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学多媒体的使用使很多历史老师能够把大量直观的历史图片素材引进历史教学中,利用历史图片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但是,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来选择、运用历史图片成为很多历史老师面临的问题,对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选择、应用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无法再现的事实,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来实现,通常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对历史进行了解。为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当前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历史材料,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本文中,笔者对如何有效选择历史材料,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史料等问题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7.
梁灵 《教育革新》2007,(8):74-75
所谓历史感指的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来培养学生的时空立体感,而不能把当代的观念置于历史的观念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18.
庞莉莉 《广西教育》2008,(20):86-87
历史教科书里配有丰富的图片,图片亦是历史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搞好图片教学呢?笔者在此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片教学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2017年11月21日至23日,一场历史学科的盛宴——河北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在省会石家庄举行。这次活动引发教师对于如何落实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前提,也是历史教学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环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