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总的说来,计划经济体制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权能统属于国家行政部门.这决定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几种具有矛盾性的特征.(一)产权主体的单一性与多层次性1.产权主体具有单一性当把国家行政部门作为一个与企业相对立的整体看待时,产权主体就单一化了.行政部门是产权主体,企业不是产权主体.虽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了国有企业产权已经以权能分割的形式存在,但产仅仅能过多地偏向于国家行政都门一边.出资人所有权、控制者占有权以及经营者的支配权都集中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手中…  相似文献   

2.
孙胜 《中国培训》2002,(8):34-35
一、实行年薪制是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内在要求年薪制是以年度为单位确定和支付职工薪金的工资制度。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分开,两权分离,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实体,政府不再直接经营企业,而是作为企业资产所有者,委派或聘任专职的经营者管理企业,企业经营者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雇员、代表国家的利益从事经营活动,其地位和作用与企业的一般职工相比有了质的变化。因此,其收入理所当然地应从职工的工资体系中独立出来,由国家资产所有者通过考核或契约来决定。同时,经营者的工作时间不可能限定在八小时之内,其经营…  相似文献   

3.
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建立在集权型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体制转轨时期,我们从利益分配入手,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不断在两权分离上做文章,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其根本原因就是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财产制度。回顾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历程,我国企业财产制度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与合,其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财产制度。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特别要注意保护所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及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界面”等问题,提出解决“界面”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其“钝化”,通过适度分散股权“钝化”“界面”,通过股权多样化和适度分散化制衡“内帮人控制”,通过职工持股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CEO的涵义、实质、领导体制和实行CEO制度的基本条件的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在所有者未真正到位,企业为内部人所控制,董事会不能维护全体股东利益,股东对管理者行使公司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以及企业领导人又缺少企业家素质的状况下,不宜推行强调集权、突出经营者权力和地位的CEO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CEO的涵义、实质、领导体制和实行CEO制度的基本条件的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在所有者未真正到位,企业为内部人所控制,董事会不能维护全体股东利益,股东对管理者行使公司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以及企业领导人又缺少企业家素质的状况下,不宜推行强调集权、突出经营者权力和地位的CEO制度。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的建立,标志着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了保护所有者的自身权益,防止过高的投资风险,财务监督应运而生.本文所研究的财务监督,仅指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  相似文献   

8.
委托人一代理人问题是由于委托人不能确知代理人的行为而产生的问题,它是指经理或工人可能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而以牺牲所有者的利益为代价。这里,企业的所有者是委托人,企业的雇员包括经理与工人都是代理人。由于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或工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并且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而产生了委托人一代理人问题。近年来,国内部分经济学家运用委托一代理理论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和面对的相关问题,认为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严重的亏损问题和经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是由于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造成的。然而从近几年企业…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同我国国情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同社会主义企业特有的优势结合起来,进行新的创造,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国有企业按公司制改制,建立新的治理结构和制衡机制,不仅涉及法规、程序和组织技术问题,而且必然会引起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从生产关系来观察问题。近年来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在公司制企业中,由于所有者进人企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个不同的利益主体。所有者以资本收益最大化,减少风险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月22日闭幕的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会计委派制是指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由企业的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会计委派制是和会计任命制相对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的主要会计人员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涉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计人员委派制是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这是解决目前会计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有效举措,有的地区已经采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为会计委派制叫好的人越来越多。但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毕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经济中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与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多层次等级式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国企代理人"指最终代理人,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事实上,只要发生所有者同经营者相分离,只要存在股份制经济形式,就自然要形成这一关系。一方面,由于代理人即企业经理人员比政府官员更具备经营企业的信息、专门知识和能力,因而将经营权交给经理人员具有潜在的效益;另一方面,因为代理人对企业财产不具有所有权且因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造成他们对经营状况不承担责任,职务怠慢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率。更有甚者,由于缺少对代理人的有效监控,国有资产代理人的道德障碍和逆向选择的行为取向与其代理人的角色义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往往引起国有企业治理失误,偏离增强企业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股份制可不可以搞?要不要搞?怎么搞?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我们对此作些讨论。一、股份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有人认为搞股份制就是搞资本主义,因此股份制不能搞或最好不要搞。这种观点不妥。以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制为例,可以有这样几种情况:1.对一些至关重要的企业,国家可以规定股票不上市,只能在国有企业内部参股,这种情况下,企业仍属全民性质。2.对有些企业,国家可规定股票不上市,只能在国有或集体企业内部参股,这种情况下,企业属公有制性质。3.对一部分企业,在国家或集体保有51%以上股权的前提下,股票上市,这种情况下,从所有者主体看,企业仍属公有制性质。4.有些企业大部分股票上市,但限制私人个  相似文献   

13.
林榕 《教育》2011,(18):29-29
<正>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重组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国有资产代表,不可能直接经营管理如此之多的企业,只有通过委托代理关系由经营者经营,从而存在着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企业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也必然经历一个从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的转变,这一转变必然伴随着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解决这一代理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实现所有者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一方面,由我国市场发育的特点决定,国有企业经营者承担的职能更加复杂,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更为重要;另一方面,由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决定,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过高,国有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所有者利益损害的可能性较大.尽快建立、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现实选择.科学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应体现两个特征:(1)按劳取酬;(2)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15.
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是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及其相关利益者的积极性,在既定的贫源约束下,有效的产权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产权决定国家是生产、经营、分配的中心,不能独立的企业产权决定了企业内无动力,外无压力,搞活国有企业的基本方向就是不仅赋予企业以产权,使国有资产要能通过企业产权进入市场。而且为了克服国有企业改为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团体内部各要素所有者的“道德风险”,还应构造和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国有企业与其它国有企业之间,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要素所有者之间的界区明确,进而有效保护国有资产,实现其保值与增值。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们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他们的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公司经营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形式是经营者效用函数中一个极基重要的变量,因此公司分配体制直接影响经营者的决策安排。通过建立有效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机制,实现经营者决策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目标。股权激励,就是合理运用上述契约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核心机理,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现状,设计出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新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弄清股份制企业的真正决策者对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资本所有者对经营者存在的强烈依赖性,资本所有者所有权的分散性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股份制企业的真正决策者是经营者而不是股东。  相似文献   

19.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怎样使企业实现转换?许多地方尝试用股份制作为突破口,并把它看成是实现企业两权分离的唯一途径,认为在股份制下的企业可以完全摆脱国家和其他股东的约束,而由经营者随心所欲地支配企业。在这种认识下,导致了股份制的功能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正确认识股份制与两权分离的关系,笔者认为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企不分,两权合一的问题。一、从股份制的内涵看其功能特征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和财产组织形式,通过发行股票组成股份公司,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矛盾,探讨了两者矛盾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缓解矛盾的对策,针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经营者持股方式可缓解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经营者持股可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