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略论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刘学照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遭受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觉醒和抗争的历史。本文谨就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80年间的民族觉醒的心路历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对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理解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人们对之有各种阐述和理解,缺乏...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何两次鸦片战争没能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而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则引起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主要从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国情以及日本侵华的相关史实、甲午战争本身等方面加以分析研究,探讨中日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使我国各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凝聚力空前增强。历史证明,团结御侮.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日寇自强自立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龚赛红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这是中华民族近百年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蒙受的耻辱,使中华民族重新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以此为...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减轻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的伟大开端,是百年来中国民族解放斗争史上的丰碑。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世纪。五四乡土小说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化进行了严厉的审视,对中国人的因循守旧做出了强烈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历经四个阶段:甲午战争;反对《二十一条》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这是一个依次递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在一次次的对外抵抗中,民族的自立,自强意识不断积累,在抗战中总爆发,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民众的觉醒也由感性不断上升为理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清政府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这种亡国灭种的厄势,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杨庆华近代中国历史上多次后对外国侵略的正义战争,都以投降屈服而告终。抗日战争开创历史记录,取得完全的胜利,一生雪洗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国近代虫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胜利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的空前宽醒和伟...  相似文献   

10.
论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刘凤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几千年来,它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于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民族统一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唤起了中华民族空前未有的觉醒,它以其极大的凝聚...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民族精神空前高昂、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的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毛泽东思想全面成熟的时期。毛泽东思想把中华民族的思想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普遍的提高,民族意识得到空前的觉醒;毛泽东思想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血液,既继承了民族优秀传统,又融会了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全面升华;新民主主义的提出,使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到了实处,从而开辟了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民族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百余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即鸦片战争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升华和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全面高涨.这种意识是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一部探索史,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是近现代中华民族艰难跋涉的重要特点。鸦片战争至今,这一百余年,中华儿女就是在挨打中抗争,在抗争中觉醒,在觉醒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的。剖析这一百余年的探索历程,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理智上,对我们更加理解和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都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4.
抗战报告文学在战时状态下为时代而写,为人民而写,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它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高歌,对英雄的颂扬和对丑类的鞭挞,以及对和平与人道的呼吁,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的自我觉醒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到了19世纪中叶,遇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造成中国社会和民族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在1840年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振兴中华、复兴中国的办法,产生了强大的爱国主义潮流。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主义思想勃然大兴,爱国主义思潮形成,“救亡图存”成为振荡全中国的话语。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的复兴努力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标志中国的民族觉醒和复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是他遗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近十几年来,国学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精神复兴意识的觉醒,顺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立德树人的客观需求。现代学校教育的长处和优势在于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教育,其弊端是德育薄弱。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比较正规意义上的留学教育仅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却涌现了三次颇有影响的留学大潮。第一次留学潮出现于20世纪初年,是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直接为辛亥革命做了人才和思想舆论的保证,随之而来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的胜利和共和国的旗帜首次在中国的大地上高高飘扬;第二次留学潮涌现在五四运动之后,是中华民族又一次民族觉醒推动的结果,客观上促进了共产党的创立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接踵而来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第三次留学潮则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出现,是改革开放即中华民族第三次民族觉醒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硕果,为中国人真正走向世界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思想的保证,邓小平确立的改革开放战略之所以大踏步迈进,留学生是重要支柱之一。三次留学潮伴随着三次民族觉醒和三次大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发出灿烂的光辉,对世界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曾有过杰出的贡献。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处在外患连绵、国无宁日的状态。帝国主义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国因历届政府的腐败和综合国力的落后而失败,割地赔款,屈辱求和。古老而强大的中国一步一步陷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勤劳而伟大的中华民族在痛苦中挣扎呻吟。近代中国人民的每一次反侵略战争,都激励着中华民族的觉醒,直到20世纪40年代,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败后,中华民族忍受着前所未有的耻辱.耻辱能使人沉沦,耻辱又催人奋进.我们的民族选择了后者.在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驱使下,维新变革思潮大力张扬,各种救国思想不断涌现,中华民族开始了真正的觉醒.这种自强不息、发愤进取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巨大生命力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了民族生存危机,面临着民族复兴的时代课题。在外力的冲击下,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文化抉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但由于文化主体的局限性及其理论缺乏生存的文化土壤,最终都不足以救中国。经过比较后,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真正踏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