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结果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提供满意舒适的服务。方法将488例老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输液成功率。结果干预组满意度和输液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2=4.51,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前、中、后进行系统的优质护理,减少和避免护理纠纷,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早产儿输液时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我院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早产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输液资料的效果评价。结果发现,两组早产儿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局部的不良反应渗漏肿胀以及并发静脉炎等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在早产儿抢救护理中,软管静脉留置针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恶心、呕吐、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05-2010-05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活血通络膏预防化疗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每例患者的双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第一个化疗周期,照常规静脉输液进行;观察组进行第二个化疗周期,在输入化疗药同时沿穿刺静脉走向外敷活血通络膏,每次化疗完毕将中药擦掉,观察两组输化疗药血管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化疗时中药外敷静脉的方法预防静脉炎较常规输液法效果显著,(P<0.001).结论:活血通络膏对化疗静脉有保护作用,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易渗部位示意图在预防外周静脉外渗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科室自行研制易渗部位示意图,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干预前后两组外周静脉输液患儿,对其外渗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外渗发生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x2=5.35,p=0.02).结论 新生儿易渗部位示意图的临床效果好,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板在输液患儿手背、足部的固定作用,寻求有效的固定工具,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6-7月间在手足口病区输液患儿107例,共输液600次,按输液顺序前300次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材料固定,后300次作为观察组采用自制输液固定板固定,观察中途重复穿刺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途重复穿刺率比较,x2=8.4222,P<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板在输液患儿的手背、足部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降低了重复穿刺率,减轻了患儿痛苦,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病人的需求,通过门诊输液的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康复,提高病人从医行为,从而使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方法:将109例连续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外,另外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2组进行相关卫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观察比较2组患者输液前后的从医行为的情况;进行输液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从医行为大大提高(P<0.01),输液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病人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提高病人从医行为,密切护患关系,使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套管针纠正失血性休克的时间、留针时间及并发症。方法 :对 1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分别来用常规头皮针静脉穿刺和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 ,快速补充血容量 ,纠正失血性休克。结果 :两种输液方法相比较 ,静脉留置套管针明显优于头皮针 (P >0 0 5 )。结论 :静脉留置套管针纠正休克时间短 ,留针时间长 ,并发症少 ,利于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真人示教及强化训练的教学模式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本校2003级和2004级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n:120)采用真人示教及强化训练的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n=120)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果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实验班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班(P<0.01),学生普遍反映新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更好地掌握静脉输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出现的问题的能力.结论:应用真人示教及强化训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深化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了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教学质量,适应了中职护理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