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中图法》分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它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人大法》等构成了我国各图书馆分类法体系,其中《中图法》是70年代以后影响最广的一种分类法,也是中学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图书分类法。 《中图法》等把知识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毛泽东认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与此相关联的文献变化情况,《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最近完成了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出版了《中图法》第三版,并开始在全国采用《中图法》的文献情报部门逐步进行推广使用。采用《中图法》第三版后,各图书馆和情报部门将面临着繁重的对藏书和目录进行改编和重新分类工作。鉴于《中图法》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图书分类应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但是,《中图法》有多种版本。它既有在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号码配备和类号含义都保持一致的《中图法》和系列版本《中图法》(简本),又有在分类标准、列类体系、分类次序及其类号含义上与母法有很多不一致的《中图法》(以下简称“少图版”)。出版一部《中图法》(少图版)本来是广大中小学图书馆界所  相似文献   

4.
《中图法》第三版自1990年2月出版至今已整整10年,这期间,我国的科技技术、社会经济、信息文献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中图法》三版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时隔九年,《中图法》四版终于出版了,新版《中图法》将原《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与《资料法》合并编排,书名也相应地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图法》借鉴《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方式,在类表中利用加号“+”和注释来区分图书和资料的类分。合并后的《中图法》更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更加灵活地选择标引深度,也有利于用户根据更加详…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自1975年印行后,广为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所采用。它是我国第一部全国通用的图书分类法,较好地解决了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问题,并为图书情报单位联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图法》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泛采取各专业人员的意见后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6.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通过20多年的社会实践,现已被我国极大多数的图书馆和出版社所采用。在不远的将来,《中图法》将有希望成为我国各图书馆和出版社对图书进行分类的依据。但是,目前还有两种现象在干扰着它的广泛使用。一种是不愿意全面使用《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自1971年2月初版到1999年刊行第四版,为规范、统一中国的图书分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自1971年后已大多逐步接受、使用《中图法》。1998年本馆在协助一些中、小学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时,也对《中图法》的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将这些想法总结、归纳如下,与该版的编委及用户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8.
自从《中图法》被定为全国文献标引的工具以来,在图书馆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已明显地反映出它的局限性,不太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利于新主题插入等.近几年众多学者开始重视研究“冒号分类法”,力图将分面分类理论引进到《中图法》的修订中,改进《中图法》的分类体系.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尽管这些理论尚没有被采纳,但是人们已经发现分面分类法的优势.笔者认为,《中图法》的发展趋势也就在于:在类目表的编排中适当地引进分面组配理论,增强《中图法》的容纳性和组配功能,体现分面分类法灵活性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9.
凡稍具规模的图书馆,大都设有中文期刊阅览室,而且是开架的,为的是方便读者。但在中文期刊的排架方法上,有的馆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做到以方便读者为原则。比如笔者所在的馆,前几年中文期刊的排架是按《中图法》的分类方法排列的,由于众多读者不熟悉《中图法》的分类体系,读者查找文献往往需要花去相当长的时间,且常常需要求助于工作人员才能索得。这样,读者深感不便,工作人员也增加了工作量。为此,我们参考几所医学院校图书馆的期刊排架方法,进行改进,采用了“汉语拼音音序法”的排架方法。汉语拼音方案对现在大中专图书馆中的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不陌生的。对他们来说,“汉语拼音音序法”的排架方法较《中图法》的分类排架方法更易于掌握和运用。我馆中文期刊的具体排架规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全国各图书馆基本上都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随着《中图法》的广为推行,对图书分类法的科学研究也在日趋深入,这对改善图书管理和读者借阅都提供了不少方便。但是,这种研究眼下多偏重于图书,而对期刊  相似文献   

11.
胡耀斌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51+253-251,253
按照文学四分法的科学分类原则,结合目前三峡大学图书馆检索网络里《中图法》对文学书刊确立的分类体系实际,认为分散的很多诗歌书刊类目应集中,组成《中图法》完善的网络诗歌书刊类目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的修改提出了不少意见,一项修订《中图法》的紧张工作即将开展。本人现将自已的意见也谈出,恳请同行批评、指正。一《中图法》是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领导下,由北京图书馆出面组织、有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以及一些省、市、自治区和少数大专院校图书馆等36个单位参加、集体编制的产物。时间从1971年开始工作,1973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图法》是一部新型的图书分类法。。近几年来许多图书馆采用,在图书馆界有较大的影响,深受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欢迎。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感到《中图法》要成为适合我国科学发展需要并具有生命力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现就文学作品类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九年,《中图法》三版被定为国家标准,国内图书馆全部采用势在必行。笔者仅就《中图法》分类索书号的排列形式之改进作一探索,以期同行批评。 在理论上,分类索书号应由分类号、书次号及辅助区分号组成,而实际应用中,辅助区分  相似文献   

15.
我校图书馆已有60多年的历史,馆藏图书的分类留下了各种图书分类法的历史发展痕迹,拥有《科图法》,《人大法》、《中小学图书分类法》、《中图法》以及一系列人为分类的图书。加之2000年初、高中分佼,高中部迁到新址,原来合一的图书馆藏书被打乱。高中部图书馆的建立,其基础是分过来的近6万册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分类一般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的。《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2年第2期刊登了张正和老师的《中小学图书馆(中图法)分类的详简取舍》一文中指出:“至于各国文学,一般国家分到国家或地区即可,如1711加拿大文学,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标图书目前已全部集中配送到项目学校。为了便于项目各学校对图书进行分类上架,笔者结合平定县的做法,就农村中小学图书分类、排架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图书分类 图书分类就是根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将其归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五版)》,(以下简称《中图法》)相应的类别中。图书分类可以告诉读者图书馆收藏了哪些大类的图书,或者收藏了某一学科的哪些图书。  相似文献   

18.
在图书馆学教科书上关于图书分类法是这样定义的:图书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检索语言,是揭示、组织图书资料的一种工具,是用来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的“法典”。其传统意义上的作用是组织藏书和目录、《中图法》,即《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四版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这是一部代表性的分类  相似文献   

19.
我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全国图书馆学会会员马汝惠女士多年来从事图书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尤其在《中图法》分类索书号排列方面有重大突破,其论文发表在中科院文献中心主办的《图书与情报工作》(90年第6期)上,同时本人被收入剑桥《世界名人录》(94年第23版).  相似文献   

20.
《中图法》三版已经出版发行两年多了。对于绝大多数准备舍弃其他分类法而改用《中图法》或正在使用《中图法》二版或准备改用三版分类法的单位来说,目前仍处于认识,理解,与具体制定相应规定的阶段。在此阶段图书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目录体系和藏书体系,会不会因此发生紊乱,首先取决于图书分类工作开展得是否科学,是否扎实。前一阶段在学习陈树年、侯汉清、戴维正、王荣授编著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理论与使用》一书时,对其第五章”重新分类工作””第一节更换分类版本的重新分类工作”,“第二节更换分类法的重新分类工作”。我理解这里所指的不是“重新分类工作”,而是已有图书及其目录的改编工作,不如索性称前者为“改版”,后者为“改换”,即分类法改版的改编工作与分类法改换的改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