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打开一把小小的锁,特意准备了一把大钥匙,这形象地揭示了我们夸大成功之难的心理。我们缺的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走向成功的信心。成功是一次旅行、一次竞赛。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与成功擦肩而过,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把获取成功看做是一次艰难而遥远的长途跋涉,尚未动身就产生的恐惧心理,像魔影一样紧紧地缠绕着我们,成了精神上的重负,使我们疲惫不堪,最终不能走向成功。两次夺得马拉松世界冠军的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在自传中写到,每次比赛之前,他都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记下来,比赛开始后,他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冲向第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2.
山田本一是日本的一名马拉松运动员,曾在1984年的东京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获得世界冠军。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研究一位著名马拉松世界冠军连连获胜的经验时,发现了他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在比赛的前一天,他把比赛的整个路程都仔细地看一遍,把路边的一些重要标志如湖泊、森林、建筑群等都记录下来。在第二天比赛时,他把马拉松比赛40余公里的路程分成几个或十几个阶段目标,然后向这些小目标冲刺,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不懈地努力,超越自我,最后胜利到达终点。这一成功秘诀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 不断地体验成功能激励学生夺魁的决心和信心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让学生不断地…  相似文献   

4.
在1984年的日本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两次夺冠,令人们大惑不解。十年后,他在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相似文献   

5.
分解目标     
1984年,在东京举行的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当记者问他如何取得这样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在人们的印象中,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身体素质好又有耐力才有希望夺取冠军,说用智慧取胜,好像有些勉强。两年之后,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马拉松邀请赛中,山田本一又获得了冠军。记者让他谈一谈经验,他仍然说:“凭智慧战胜对手。”后来,山田本一在自传里写道,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看一遍,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  相似文献   

6.
分解目标     
1984年,在东京举行的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如何取得这样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的人们认为,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身体素质好又有耐力才有希望夺取冠军,说用智慧取胜,好象有些勉强。两年之后,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马拉松邀请赛中,山田本一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让他谈一谈经验,他仍然说:“凭智慧战胜对手。”后来,山田本一在自传里写道,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看一遍,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7.
在1984年和1986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均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请他谈谈经验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的回答跟谜一般:用智慧战胜对手。令人不得要领。  10年后,这个谜才被揭开。山田本一在他的一本自传中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上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  相似文献   

8.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靠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后来,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相似文献   

9.
山田本一是位马拉松运动员,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自己是“凭智慧战胜对手”。山田的“智慧”是什么呢?人们从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原来他每次在熟悉比赛线路的时候,都会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相似文献   

10.
分解成功     
日本的山田本一是一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他每次参加比赛,总要勘察一遍比赛路线,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一一画下来,一直标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冲向第一个目标;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1984年,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意外地夺得了冠军。许多人都认为,体力一般、个子矮小的山田夺冠是偶然的巧合。两年后,在意大利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山田本一又蝉联世界冠军。当许多人都怀着敬佩的心情让山田谈一谈他连夺冠军的经验时,生性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说出了他成功的秘诀:每次比赛之前,他都乘车仔细地察看一遍比赛线路,记下沿途醒目的标志。比赛开始后,山田便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被山田…  相似文献   

12.
山田本一是位马拉松运动员,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自己是"凭智慧战胜对手"。山田的"智慧"是什么呢?人们从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原来他每次在熟悉比赛线路的时候,都会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冲过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就这样,很长的赛程被他分解  相似文献   

13.
赵月 《辅导员》2009,(4):I0006-I0006
近日,我读了一篇文章——《用智慧战胜对手》。文章介绍了一位连续两次夺得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冠军的选手山田本一的成功经验。秘诀其实很简单,山田本一总是在比赛前把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  相似文献   

14.
太阳帆船     
3分钟后,比赛就要开始了,默顿的心中却异常轻松而平静,不管“狄安娜”号把他载向成功还是失败,他都无所谓,  相似文献   

15.
2013年8月7日晴 第一天 范大个子是个名副其实的大个子,混在人堆里指不定就有人把他误认为是成年人。这样“美好”的“错误”时常让范大个子咧着嘴笑个不停,可现在,他却有了个烦恼。这不,正和范母诉苦么:“唉,妈,你说我这么大个个子,每天上学放学都走着去,一点儿气派也没有。”  相似文献   

16.
健康的心理因素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标志,在双方技战术水平相接近的情况下,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心理。尤其是当乒乓球比赛处于10:9领先或9:10落后时,心态变化的因素往往能够决定是否会一锤定音,或者是功亏一篑。文章指出心理训练应渗透到乒乓球的技战术训练中,使接受训练者在领先或者落后的情况下,可以及时的调整心态,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从容的面对。  相似文献   

17.
一粒沙     
有一个参加长跑比赛的选手在经过一片沙滩时,鞋子里灌满了沙子。他匆匆把鞋子脱下,胡乱地把沙子倒出,便又急忙地继续往前跑。可是有一粒沙子仍留在他的鞋里。在以后的路程中,那粒沙子磨着他的脚,使他走一步,痛一步。但他并没有停下来把鞋子脱掉,抖出那粒磨自己脚的沙子,而仍是匆匆前行。在离终点不远的地方,因脚痛难忍,他不得不止步,最后放弃了比赛。当他忍着揪心的痛把鞋脱掉时,他发现让自己痛苦并放弃比赛的竟仅仅是一粒沙子。  相似文献   

18.
上期回顾:在与外国学生访问团的比赛中,一开始马阵他们就落在了下风,面对强敌,马阵他们及时调整了策略……第二节比赛开始了。老外发球。球果然又传到了那个穿蓝色短裤的男孩手里。马阵迅速地贴过去,紧紧地缠住他。他几次运球,急停急转想要故技重演甩开马阵,但都没有成功。"蓝短裤"有些慌乱,但更不甘心。其实这时候如果他选择把球传给队  相似文献   

19.
一粒沙     
<正>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参加长跑比赛的选手在走过一片沙滩时,鞋子里灌满了沙子,他匆匆把鞋子脱下,胡乱地把沙子倒出,便又急急地继续往前跑。可是有一粒沙子仍留在他的鞋里,在他以后的路程中,那粒沙子磨着他的脚,使他走一步,疼一步。但他并没有停下把鞋子脱掉,抖出那粒磨自己脚的沙子,而仍是匆匆前行,在离终点不远的地方,因脚痛难忍,他不得不止步,最后放弃了比赛。当他忍着揪心的痛把鞋脱掉时,他发现让自己痛苦了几天并放弃比赛  相似文献   

20.
世界著名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他成功地跃过6.25米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