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性教育,对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移风易俗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性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学校教育中,生物教师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几年来,我结合生物教学进行了性教育,现介绍如下: 一、破除性神秘讲授解剖生理知识在生物教学中,凡涉及到应该讲介的人体性解剖生理知识时,我从不回避,总大胆讲解,通过讲解,力求使学生破除性的神秘,使学生对性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男性和女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别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遗传学方面,主要表现为性染色体的不同。(2)解剖  相似文献   

2.
赵晴 《四川教育》2001,(5):16-16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人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创新精神的源泉,也是实践能力的基础。初中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青春初期,伴随着生理上的迅速发育,其心理上也在发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变化:性意识觉醒、个性心理逐渐成熟、社会兴趣激增、感情世界丰富等。这正是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关键期”、“黄金期”。学校应抓住这个契机,选好切入口,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我们认为初中生社会交往良好心态与技能培养是实现学生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春琴 《辽宁教育》2013,(12):39-40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是对生成性教学的最好诠释。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指伴随着英语课堂教学而产生的、能够推动教学行进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乃至错误的回答,甚至是课堂中出现的偶发事件等。生成性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突然出现的问题;二是学生忽然闪现的思维火花,包括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种;三是教学中发生的突发事件。面对这些生成性教育资源,一个有经验、有智慧的老师,该如何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去演绎这“无法预约的精彩”,真正做到“我的课堂你做主”呢?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课堂秩序的好坏与教学效率高低密切相关。在以灌输性教育、接受性教育为主的课堂上,我们常以上课小手摆平、人坐直、脚放正、眼睛看着老师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然而,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新课程究竟需要有什么样的教学秩序?这几乎成为所有教师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潘采夫 《教育文汇》2013,(20):15-16
我的女儿香香在英国上六年级时学了一门新课,叫“生活与成长”。这门课是为学生即将到来的青春期做准备的。在课堂上,老师将男女生分开,给他们讲解人的生理结构,什么是精子、卵子,人是怎么怀孕并生产的,还有女孩的生理周期之类。此外,还有两个很有趣的内容,一个是“动物园的性教育”,一个是“抚养面粉宝宝”。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人在外形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也发生急剧变化。生理卫生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生殖和发育》一章的教学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生殖问题,将来自觉做到晚婚和计划生育,以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对于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缺少必要的性教育所产生的严重后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老师神情严肃,学生认认真真,诚惶诚恐,原来这一节课正是上公开课。老师在黑板上大书几个字——“望天门山”,然后转过身来,略带神秘的问:  相似文献   

8.
关于对●青春期●性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薛海林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会引起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因此,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被认为是“关键时期”“危险时期”,更确切地说是心理上的“危险期”。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仅在神经和内分泌等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性发育、性成熟年龄提前,加之各种文化传播媒介的冲击,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困惑。他们对性健康知识的需求如果不能从正规的渠道得到满足,就会受到不科学、不健康信息的误导,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是初级中学生物教学  相似文献   

10.
李大彬 《物理教师》2001,(12):20-20
初中物理中 ,对于设计滑轮组达到特定省力数值的问题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而常常在各类考题中出现 .对于这一问题 ,目前我们 (学生和老师 )采用“试绕法”确定 (这是一种能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好方法 ) ,然后对比出最合乎要求的绕法 .为找到绕绳段数与动滑轮、定滑轮的个数关系 ,各种杂志上曾刊登了不少探讨结论 .本文从数学、物理角度对这种规律做了细致探讨 ,找出了一个能描述该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供教学参考 .1 动滑轮个数我们知道 ,对于一个动滑轮 ,其上可绕 2段或 3段绳子 ,对于两个动滑轮 ,则可绕 4段或 5段绳…  相似文献   

11.
王玲 《教书育人》2005,(8):28-28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究问题,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许多老师都能在课堂上积极地引导学生活动,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但在课堂上也存在一些“误导”或“不导”的现象,比如:  相似文献   

12.
颜元在三百多年前就在其所办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性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他的性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今学校的性教育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学校性教育不仅是应该进行的,而且是必须进行的;学校性教育应当“适时”开展;区分“为嗣”之“合”与“非嗣”之“色”,具有实践意义;在学校性教育中,既不宜提倡纵欲和性解放.也不宜提倡禁欲和性压抑。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人们把性的问题看作禁区,把性与丑恶下流等同起来,只要提到性的问题就会受到责难。长期以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性教育”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使在生理卫生学科中出现生理解剖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时常被教师一笔带过,或以学生自学的形式进行。因此,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对性知识的获取很少来自于家长和学校,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一些书报杂志和黄色音像制品。  相似文献   

14.
一、“小”人物也有创造力——打破旧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这 已成为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又常常被忽 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创造力的认识上,“创 造力神秘论”的观点还没有被彻底打破。一提起创造 力,许多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到爱因斯坦、爱迪生、 牛顿等一些大科学家和大发明家,认为创造力是少数 专家学者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对常人来说似乎是可望 而不可及。其二是一些人虽然对这一问题有清楚的认 识,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迫于升学的压力,只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忍痛割爱了。仅把传授…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方法灵活多变,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相适应,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比较困难,学习过程中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挫折和失败,造成了“精神刨伤”,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甘当“差生”。这造成“英才”升学深造,“庸才”推向社会的现象,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事物理教学以来,  相似文献   

16.
王瑶 《云南教育》2014,(21):31-32
近日,有关武汉各小学向学生下发“大尺度”性教育教材,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新闻再一次引发网友热议。据报道,此次性教育教材——《生命安全教育》不仅对女性生理构造、生理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还出现女性生殖器构造图及月经过程图等配图。该教材曾被武汉当地老师评价为:“很大胆、很直白”。  相似文献   

17.
对下一代的性教育,成年人有时很敏感,有时又很不敏感,这一错位,就会闹出很多事后想来啼笑皆非的故事。有一个年方8岁的男孩一天兴致勃勃地问他的老爸:“爸爸,我是从哪儿来的?”他老爸是一个知识分子,平时就很重视对自己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系统教育,今天听自己孩子这么问,当然以为这是对这小不点进行性教育的天赐良机。于是把孩子请进书房,关上大门,整顿表情,开始从人类的起源讲到人类的生理。又从人类的恋爱讲到人类的婚姻,绕了半天圈子,终于从精子讲到卵子以及它们的结合,算是画龙点睛,完成了这次旷日持久的性教育。“怎么样,小家伙,我这是…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是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急剧变化时期;另一方面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伴随着生理的发育逐渐萌发了意识.对性产生了好奇心,渴望了解性知识。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知识教给青少年”。1973年他又强渊指山:“一定要做到在讲生殖系统时应出示大幅彩色男女性器官挂图.便于形象地讲解说明”。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当前对青春期的性教育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没有单列为一门课程。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地从黄色书刊、影碟、互联网等媒体中猎取不健康的性知识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作为生物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和激发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发挥专业优势,义不容辞地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潜移默化地把青春期性教育渗入到教学中.让青少年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一、“习惯性误导”和“注意性盲点”是小学生写错字的主要原因。我通过对小学生写错别字的“意识”形成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将学生常用错别字分组分析 ,发现日常用字出错频率相当高 ,而难字或少用字出错率低。经过和学生谈心、观察 ,笔者认为“习惯性误导和注意性盲点”是造成小学生错别字的重要根源。通过归纳可以发现 :小学阶段经常出现的错别字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块 :1 视觉的误差而产生的错别字。这种情形分三种 :一是形似字 ,如“毛”写成“手” ,“冒”写成“昌” ,“席”写成“度” ,“早”写成“旱”等 ;二是多笔少画写成的错别字 ,…  相似文献   

20.
“读”是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可是,在课改的今天,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仍然忽视“读”。在教学中,“以讲代读”、“以听代读”的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教师的误导,学生也不肯费时间来“读”课文,这充分暴露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缺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