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洪龙 《教书育人》2011,(15):24-25
一数学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善于将创造能力化为创造性成果和产品的人才。尽管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的教学所能完成的,但是大量的中外教育实践事实充分说明,数学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学科竞赛、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平台建设等创新型人才培养办法。教学实践证明、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任务。高校的历史使命,必须贯穿于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的全过程,其成效也必然体现于这个全过程。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包括六个方面内容:确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观,建立新型的教育主体观,通过制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采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与测试方法,保证教师拥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激情,营造民主开放、宽松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应当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初步探索了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北京科技大学通过多年的探索,依托学科优势,改革教学计划,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了"四阶递进,三体并举"的高水平创新型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经过4年的培养能够具有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切实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67):145-146
本文通过论述创新型人才在21世纪的重要性及其与当今社会经济水平的紧密性,从而引出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型人才。通过对学科竞赛所涉及的领域及其难易度划分讨论,便于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时制订出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促进石油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现代化石油企业面向国际化技术发展和管理更新需求,本文提出以学科竞赛平台为立足点,培养石油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从目前研究所面对的重难点问题作为切入口,不断完善培养模式,从而能够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并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真正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文章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利用高校内外、国内国外各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开放、集成和高效的多主体协同培养研究生的体系。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潜力,推动硕士生、博士生的基础研究和新药临床前研究等科研创新,构建2个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平台;将医院、药检所和药企的创新特色与要求纳入研究生培养内容,构建3个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强化学术氛围和加强交流,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从而形成了开展研究生实践教育的立体网络,为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药学研究生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深化教学改革,拓展主体实践活动是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以地质信息复合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按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一体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探讨和实践。相关工作将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时代前进的驱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创新型人才涌现出来,创新才有可能实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理应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竞赛和科技活动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提出以科研促竞赛教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建立了具有学科交叉特征的培养体系,为把科研资源转化为竞赛优势,探索出分层次竞赛培训措施,并用于指导控制大类学生的科技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结果表明,用科技竞赛培养人才的模式,理顺了学生教学、竞赛、升学与就业的关系,是高校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3.
学科竞赛是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某一领域实际问题的竞赛活动,它是一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解释了学科竞赛的基本含义、分类及其主要特点,分析了石油工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依托"基础—创新—综合"多元化学科竞赛培养石油工程创新型复合人才的新模式,论述了"基础—创新—综合"三个层次学科竞赛下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了多元化学科竞赛在培养石油工程创新人才方面的功效,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一项紧迫任务。端正办学思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点;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一项紧迫任务。端正办学思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点;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型、创新型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与一般大众型、适应型人才培养有明显不同,更注重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属于"精英型"教育模式。所以,要给本科生-研究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以期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接触学科的前沿,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永恒的命题.文章以培养我国地理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和出发点,探究以"5G"为核心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了"3+4"多元研究型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基于"专题报告、现实问题、课题项目"的三种教学模式,采用"问题情境、专题报告、实验探究、案例分析"四种教学方法,并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形成了一个适合于地理学学科特点的多元研究型教学体系.该体系强调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跨学科知识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基础医学研究是研究人类疾病的本质和规律的医学学科,它是针对临床问题而开展的前瞻性和独创性的研究工作。该文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的问题,分析影响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最后结合"双一流"的发展战略,从制定培养方案、建设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创新培养新平台等方面阐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并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充分肯定了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教师是教育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参与者、承担者和主体。有了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要担负起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光荣任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必须树立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与现代化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教师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先导性作用,决定着一个教师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人才,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思想观念去培养和塑造人。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以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站在时代的前列,洞悉人类社会瞬息万变的发展速度对人才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念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要有强烈的责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产、学、研三位一体化"模式的建立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是培养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研究和总结国内外高校创新建设的基础上,以重庆邮电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探索学科发展策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定制数字医疗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平台等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特色和优势的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这对今后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对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