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一词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是我国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黑白鱼形纹样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太极图形象地表达了天地万物、阴阳轮转、相反相成的变化规律,展现了一种对立统一、和谐的形式美感。更为可贵的是太极图的艺术创造,给中国画在构图、黑白、虚实和点线面方面以启迪。  相似文献   

2.
“太极思维法”是由太极阴阳图而获得的一种思维方式。太极图的最外圈,代表太极,可象征一个整体;太极图中相抱的黑白两鱼,代表阴阳两仪;白鱼中有一黑色的鱼眼,黑鱼中有一白色的鱼眼,以示阴阳对立统一于太极之中;黑、白鱼中各有白、黑鱼眼,表示在整体事物之下各事物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小整体,有序呈现多种因素的多种联系;两鱼交游相抱,表示阴阳变化循环,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根据太极图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太极思维法”是一种对立和合的整体思维、平衡协调的和谐思维、多因素次第呈现的立体思维、相反相生相互转化的动态思维。[1]以下笔者试运用这一思维方法,谈谈作文中如何巧妙运用名句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矛盾规律应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事物的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规律。我认为,把矛盾规律仅仅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不够的。因为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和统一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转化是矛盾的普遍属性,它同对立、统一三者构成了矛盾的根本特性,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整地表述矛盾规律。因此,我认为矛盾规律应该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在哲学史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  相似文献   

4.
“太极思维法”是由太极阴阳图而获得的一种思维方式。太极图的最外圈,代表太极,可象征一个整体;太极图中相抱的黑白两鱼,代表阴阳两仪;白鱼中有一黑色的鱼眼,黑鱼中有一白色的鱼眼,以示阴阳对立统一于太极之中;黑、白鱼中各有白、黑鱼眼,表示在整体事物之下各事物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小整体,有序呈现多种因素的多种联系;两鱼交游相抱,表示阴阳变化循环,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它认为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同学对“矛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模糊认识,这些模糊认识已经成为大家学好唯物辩证法的绊脚石,必须予以澄清。【模糊认识之一】矛盾就是对立和斗争。【评析】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统一即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把两者割裂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的特有背景下,产生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太极拳。从太极哲学到太极拳术,古代的习武者通过练习太极拳来表达自己对传统哲学的理解,同时也将中国武术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根本规律。它告诉我们,有矛盾的对立,就有矛盾的统一和相互转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在一定的条件之下,矛盾的东西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相互转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学习数学的思维活动中,就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比如,具体和抽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探析太极拳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进一步探析中国传统哲学对太极拳基础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太极阴阳学对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太极拳哲理思维的基础.太极拳是一种自然规律形成于客观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太极拳的作用在于全面地促进人的身体、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与需要。中国传统哲学与太极拳的关系,有很多东西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易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太极拳运动的形成、发展、完善也同样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象思维模型是以"图"和"象"为思维工具,以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思维符号为基本结构来揭示、认知宇宙的普遍运动规律,成为太极拳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太极拳象思维模型的核心思维。本文从象思维、观物取象、太极阴阳、卦爻、五行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邯郸广府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太极拳由武式第二代传人李亦畭命名于斯地,并由十三式改名为太极拳。太极拳文化源远流长,与中华文明同生同长;是健身术,是哲学,是文化,是艺术。为了大力发展太极文化,邯郸学院太极学院实施"12345"工程,着力推进太极文化的研究、开发、推广等工作,进而实现太极拳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文字简练,含义丰富,致使后人对其理解产生了许多歧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朱熹与王阳明之间的对立。朱熹的解释立足于一种主、客对立的知识性的思维方式,易于为人所接受。而与朱熹思路完全相异的王阳明心学,则给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阳明心学立足于心物不二、内外合一的哲学观,把周敦颐的"太极"直接解释为"心极",认为《太极图》所描述的宇宙衍生的方式,就是指万物在人的心灵中的显现。无极而太极,太极又复归于无极,是一个创造与消化的生生不息的永远循环的过程。心学的解释超越主、客对立的哲学思想,对全面理解《太极图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等科研方法,首先对太极一词以及太极图含义、太极拳及其名字的来历进行了阐释;继而以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分析探讨出太极图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定势、动作变化和过渡、动作运动轨迹以及动作技击阴阳变化的丰富联系;从而得出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中,引进太极图及其哲学原理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文化、太极拳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理解、记忆、和规范,有助于给学生提供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哲学,一如世界上所有矛盾着的事物一样,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片面地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而忽视乃至根本否认它们之间的统一。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本文在肯认二者相互对立的前提下,从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特别地论证和强调了宗教与哲学的统一性。一方面,我们强调指出,自哲学产生之日起,它就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指出,宗教不仅对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有明显的助推功能,而且对人学或人生哲学和认识论也有明显的助推功能。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在中国源远流长。"天人合一"观念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模式,在承认事物之间差别的同时,又强调不同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内在协调性和整体性,追求不同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观念追求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其所蕴含的思维模式对中韩传统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天地乾坤,阴阳水火,隐显虚实……世间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事物数不胜数,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将其总括为阴阳二字,并绘制成太极图,图中阴阳两极相互缠绕,交替推动,达到和谐完美的境地,它表达了一种朴素的对立与统一的规律性认识。但是,长期以来寻找一个轴心一套规范的思维惯性使我们常常只重显性因素而忽略隐性因素。即使注意到对立性却又忽视其统一性。教育界亦  相似文献   

16.
魏云 《考试》2014,(Z1):59-61
<正>唯物辩证法是《生活与哲学》最重要的板块,是历年高考不可回避的必考点,主要讲述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涵盖三大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其中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具有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事物的内部来讲,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从事物的外部来讲,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从整个世界来讲,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世界上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多元与一元相互统一的过程。意识形态作为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理论表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本身就具有文化的性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与文化精神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确立中国文化的位置,才能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新 《现代语文》2007,(3):106-107
《周易》是汉之瑰宝,被儒家奉为经典,因此被称为《易经》.《周易·系辞上》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其中所谓的"太极"就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源,而与之相对应的太极图就是一对阴阳鱼状合二为一的圆体.太极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因此,太极图的内部是一对阴阳鱼,这一对鱼,一阴一阳,阴阳互补;"对立"存在,和谐平衡;但又合二为一,"统一"于一个圆,象征着宇宙万物阴阳互生互化、和谐统一的普遍规律,由此奠定了汉文化"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直觉和逻辑作为对思维多视角、多层次研究的成果,分别由众多的客观事实和科学论证所支持。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因此,现实的思维过程也应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总和与统一。“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运用矛盾分析法,本文主要认为,思维是直觉和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一、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既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又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哲学上所讲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表现为两点: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