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海辉 《新疆教育》2012,(12):124-124
智障学生最终的教育目的是让他们适应生活,小学阶段智障学生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适应生活的技巧。所以,智障学生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生活化。  相似文献   

2.
爱是教育学生的巨大力量,智障学生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爱。爱的召唤,由了解开始;动之以情,爱之感化;利用特长,促使进步。特别的爱洒向特别的你,让爱溢满智障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3.
<正>这几年,每次接手新班,总会碰上一两个智障孩子。当然,他们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斜眼、歪嘴、流口水。其实,他们眉清目秀,天真烂漫,从外表上看和正常孩子没什么区别。他们本应去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业的教育,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父母不忍心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智障"的标签,同时怀着自己孩子和正常孩子多接触后能慢慢"聪明"起来的希冀。每天面对他们,我常常陷入沉思:他们也是天使啊!只可惜,  相似文献   

4.
我校从2000年开始招收智障学生,目前在校智障学生共72名,其中中度智障学生的比例达82%.对于这些中度智障学生,我们在诸如特教学校的教育应该怎样定位,要求他们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学校教育学生能学到些什么等问题,以及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存在不少困惑.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究竟应对他们进行传统的"传道授业"呢,还是返朴归真,让他们多学一些实际生活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上存在很多特殊群体,包括肢体残疾、盲聋哑、智障等人群,通常人们接触肢体残疾、聋哑人群要多于智障人群,所以对智障人群的了解比较少,智障人群就是由于先天的因素导致他们的智力比常人低,缺乏生活能力,不能很好地融入并适应社会。所谓的特殊学校也就是为了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教会他们生存能力为目标,使他们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的学校。在人口没有达到一定数量的地区,一般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级。  相似文献   

6.
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智障儿童。培智学校的教育应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及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从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入手,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7.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手段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生活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拓宽他们的学习通道。教师可从精选文本内容、挖掘文本要素、灵活运用策略等方面着手,助力智障学生阅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多元化的方式对智障学生进行一些生活上的指导进而培养他们的社会性生活及生存能力是特殊教育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文章在分析了智障学生的生存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有效运用多元化教育理念为提升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此,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设置多元化的教育内容训练智障学生生存能力的基本技能;体验生活,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下提高智障学生生存能力;融入生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智障学生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9.
姚冬萍 《考试周刊》2011,(5):224-225
沟通和交往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对于智障学生而言,沟通和交往能力更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如何培养和提高智障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要紧密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的课程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移植生活,构建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校园环境;融入生活,实现智障学生交往的生命价值。坚持给智障学生创造正常的生活化课程环境,从小培养他们与人沟通的意识、沟通的习惯,是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的重要条件,也为他们今后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培智学生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接受知识相对较慢,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为了让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与智障儿童的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展示生活、扮演生活角色等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让智障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这么一种误解:智障生只要能安分守己,不惹是生非,其他则可以听之任之,不必费心.其实,智障在某种程度上带给人生理上的残缺,但其他方面也同正常人一样,他们对于周围世界也有其独特的感受.只不过同智商正常者相比,他们更需要关心、理解、引导;他们的各种能力需要我们更细心、耐心、有针对性地培养,而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尤其是培养的重中之重. 生活自理,简单说就是自我服务,即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智障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智障学生必须学会生活自理.然而,现在大部分智障学生,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针对每一个智障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12.
智力障碍儿童智力水平较同龄孩子低,语言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他们认知能力差,接受事物的过程缓慢,训练起来困难很大。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帮助他们建立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对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爱智障学生,激发他们说话的勇气智障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往往比较自卑。  相似文献   

13.
李芝 《教师》2011,(23):74-74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培智学生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未知的知识接受起来相对来说是较慢的。为了让智障儿童能够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培智语文教学应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与智障儿童的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有效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何卫萍 《考试周刊》2016,(11):161-162
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受损思维能力往往过于直观,抽象能力较差,概括性思维差,整体的思维能力缺乏目的性和独立性,使得他们的认知、情感、沟通能力及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于普通学校学生,为了让智障学生能更好地步入社会,回归主流,智障儿童教育的最终目标与落脚点,在于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适应社会,使他们成为能自食其力的人。因此,应以生活为中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生活劳动,在各类活动中建立有效互动机制,不断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5.
智障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一直是教学的重心。数学这门学科对智障学生来说,不仅仅是适应复杂社会的必需,也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工具。据此,业界人士提出,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要贴切生活。在此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意义何在?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在关注智障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合理地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课堂和社会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6.
课堂——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主要学习场所,教师授业解惑的场所,学生吸取养分、提升自我的场所。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所,你的课堂教学是否发挥了充分的作用,是否帮助智障学生实现了有效地学习?也许,你觉得你的课堂没有浪费智障学生的时间,他们所学的正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并且都学会了他们该学会的东西;也许你认为你的课堂教学对智障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梁敏仪  王涛 《生活教育》2015,(6):100-102
广义教育狭义化是中度智障教育的本质,其建立在对智障儿童本质特点思考的基础上。体验是智障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渠道,他们需要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社会规范、规则。充分发挥校园真实生活中的丰富教育资源,让智障儿童能够在真实活动中达成育人的目标,需要建设立足学生真实体验、以生活为主体的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8.
智障儿童智力低下,而且生活能力存在极大的障碍,特别是劳动能力也明显不足。对智障学生实施职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其回归社会.由个体自主去发展。然而现实又要求他们必须生活于以正常人为中心的现实社会中.由此决定了他们必须学会生活。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因此本对高年级智障学生所开展的“工作愿望、简单技能准备、工作常识、工作人格、工作社交”五个方面的就业准备能力训练的研究作一分析。探讨提高智障学生就业准备能力的训练内容和方法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智障学生的智力通常比普通人要低,他们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关注。在智障学校生活数学课教学中,教师需构建灵动课堂,让智障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好地适应生活与社会。  相似文献   

20.
概念的理解是学习数学的中心环节。概念的理解要以能否达到“守恒”为标志,换句话说,就是要真正掌握概念的内涵,然后根据内涵去确定概念的外延。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影响他们学习数学概念的因素很多。针对智障学生学习的实际特点,我在教学巾主要抓住智障学生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和抽象概括能力等内部特征,对智障儿童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