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红江  邹岳 《高中生》2010,(19):50-50
1937年的一天,长城的天空瓦蓝,一只苍鹰在孤独地盘旋。少年肩上扛着一杆长枪。少女一边在少年的军装扣子上系手帕,一边问:"鬼子长啥样?"少年摇摇头,说":不知道,等见了就告诉你。"少年扛着长枪走了。走出很远很远,他一回头,看见少女还站在风尘漫漫的路旁。  相似文献   

2.
米祁 《成长》2006,(7):71-71
我在年初去了日本一趟,游览明治神宫时遇上了日本的成人节庆典,少年们三五成群抽签、打封、许愿,少女穿着美艳的和服,男孩也穿上了正装,导游说,平时举机子对着女孩子拍照,  相似文献   

3.
雨伞     
正春雨似雾,虽然不会濡湿,却会沾润人的肌肤。跑出门口的少女看见少年的伞,这才察觉:"呀,下雨啦?"少女正坐在店门前。少年撑开雨伞,与其说是为了挡雨,不如说是为了掩藏自己走过少女面前时流露出来的羞涩。但是,少年默默地将雨伞移过去给少女挡雨。少女只有一侧肩膀在雨伞下。尽管挨淋,少年却  相似文献   

4.
还手     
鬼子来了,打我们中国人,我们是不是一动不动地让鬼子打呢?不,在受到别人攻击的时候,是应该还击的!我们应该狠狠还击可恶的侵略者,保护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5.
我们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什么玩具可玩,大家一放学就凑在一起做游戏。那时候我们看"八路军"打"鬼子"的电影看得很多,什么《地雷战》呀,《地道战》呀,都看得很熟,甚至连电影里的人物说什么话都背下来了呢。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就受了电影的影响,小伙伴们天天分帮玩"八路军"打"鬼子"的游戏。有一次,我们又分好了两帮,一帮小伙伴当"八路军",另一帮小伙伴当"鬼子",然后在村子里就开始疯玩。眼见在村子那边"鬼子"们进了村,嘴里喊着"八格牙鲁",一副不  相似文献   

6.
广东茂名一少年在家强奸14岁少女,少年的母亲在隔壁听见少女挣扎的声音竟毫无反应,继续观看电视。在该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这位母亲表示,少女是自愿到其家中,反正"吃亏"的不是自己的儿子。然而正是这样的想法让自己的儿子"吃了大亏",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7.
1905年,岩国市,山口县.小村的小戏台上正在上演人形净琉璃(日本民间说唱木偶戏),在三味线(日本三弦)哀怨的声音中,雕刻精细、身着华美衣服的木偶们正在上演一出悲情而疯狂的爱情故事.江户时代16岁的少女在吉祥寺中躲避大火时,遇见了一个俊美的少年.短短几天的相处,两个人互生情愫,却因为火灾过去而不得不分开.少女柔肠百转地思念少年,突然萌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若是再发生一次火灾,也许在吉祥寺就还能见到他.于是因为爱情而疯狂的少女便去街头点火,却被抓住,以纵火罪被判以火刑化作飞灰.少年几经辗转发现少女的墓碑,悲痛欲绝剃度出家.看着少年的木偶在少女墓前悲痛地诉说情感,戏台下一个叫宇野干代的8岁小姑娘不觉间已经泪流满面.这出日本的著名爱情悲剧《八百屋阿七物语》开启了女孩懵懂的爱情,这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贯穿着宇野干代的人生.只是她没有像戏中少女阿七那样极端,而是在不断地恋爱中成长为一个能够享受爱情的女子.  相似文献   

8.
战斗在敌后     
战斗在敌后大可“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雨,不怕风,抄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叫鬼子顾西不顾东,叫鬼子兵大不集中……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赢,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胜……”这是抗日战争中广为流传的赵启海作词...  相似文献   

9.
高桥美由纪是一个有20多年资历的少女漫画家。1982年,她以《黑暗中的微笑》在少年向漫画杂志《少年MAGAZINE》出道,后来转投少女漫画阵营,如今是众多少女漫画家较为醒目的一员。与其他资历甚长,什么类型都会尝试的漫画家不同,高桥美由纪自87年开始画少女漫画起,就固定下来,再也没有尝试过其他性向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1512年,一群法国兵攻入了意大利博利斯镇。镇上的人都逃空了,法国人只在一堵墙的后面发现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于是发生了类似电影里鬼子进村的一幕:“你在这儿藏着干吗呢?”法国军官问。少年低着头,不说话。“说!”,“自己看去,”少年偏了一下头,眼睛里有嘲笑的光芒。军官看过去,发现墙根有一片  相似文献   

11.
青葱的记录     
《当代学生》2012,(Z3):93-101
【精读】●"弯弯"系列她是家喻户晓的超人气博客天后,也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的"胡家玮"。个人创作累积在大中华区总销售已突破100万本,"弯弯风潮"持续发烧!●"文学少女"系列一个吃书的少女,一个写书的少年,整个文学少女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曾经受过打击的少年找回自  相似文献   

12.
爱之道的铁栏杆上,一位穿着红色短裙的少女被和她裙摆同样颜色的蔷薇藤蔓束缚着,仿佛她也同蔷薇花那般,盛开在这样一个初夏的午后。"请你把我放下来好吗?"少女发出很轻的声音,她像是请求,又像是祈愿。走过她身边的少年,停下了脚步。"请把我放下来。"少女重复说,少年转回身,问少女:"你愿意听我拉琴吗?"  相似文献   

13.
昨夜,夜深的时候,有人翻起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不经意间一幅图片映入眼帘(见题头图):一片残墙断壁,一位七八岁的少年抱着一个一两岁的幼童,他们在大声哭泣……上面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房屋被日寇烧光,爹娘命丧于鬼子刀枪,可怜的小兄弟,可怜的小兄弟,他们的命运,谁敢去想……”  相似文献   

14.
《学习之友》2013,(7):35-37
“浙江横店超越重庆,更远超延安,成为抗日战争的总部基地”——不知道是谁冒出这么一句话,说到人心坎里去了。“横店抗日根据地”的说法能应运而生,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片多,用编剧高满堂的话说,“去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二是剧情雷人,用网友的话说,可谓“李寻欢附体,飞刀敌炮火,秒杀数百敌军;疯狂开外挂,徒手撕鬼子,逆天血飞满天”。  相似文献   

15.
围观天下     
《小学生时代》2014,(12):12-15
【加油站】 我要参军打鬼子 2014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浙江安吉县孝丰小学教育集团的小记者们采访了现今已84岁的新四军老战士吴传国爷爷。吴传国爷爷12岁的时候,日本侵略军进入了安吉县天荒坪横路村。他们在村里横行霸道、奸淫掳掠,一时间,村里血流满地,惨叫声撕心裂肺。从那时起,吴传国爷爷发誓,一定要参军打鬼子!  相似文献   

16.
我不到14岁就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冀中军区留守部队的一名战士。参军后,我发现留守部队上前线打鬼子的机会非常少,就多次找到首长,要求上前线拼杀。那时我最希望的,就是能和鬼子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可首长不仅没批准我的请求,反而把我和一批10多岁的小战士编入部队文工队。  相似文献   

17.
<正>《雄狮少年》围绕留守少年阿娟展开。他弱不禁风,没有一项擅长的技能,穿梭在破败的乡野里,是无数无名之辈的缩影。与同名少女阿娟的邂逅,让他心中的雄狮被召唤,第一次听清了心底潜藏的声音,就是让那头雄狮去怒吼!1.以普通人视角出发,讲述成长故事普通的少年是可以成为主角的,其貌不扬的阿娟平淡地生活,而少女阿娟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暑假里,我常呆在外公家。一天下午,外公家来了几个成年人和一群穿着校服的中学生。经介绍我才知道三个大人中,一位是老师、一位是记者,另一位是社区主任,那些中学生是高中生。哦,原来他们是来听外公讲打鬼子的故事的。外公是一位老八路,虽然年过八旬、双鬓花白,但短短的头发梳理得非常整齐,常穿中山装和深绿的军鞋,显得非常精神。外公的身上有许多枪弹留下的伤痕。妈妈说,这是外公以前与鬼子作战时留下的。这些来听故事的人围着外公,外公便准备开始讲打鬼子的故事,我也赶忙坐在一边听。外公说“:那时候的生活很苦,所以我15岁就参了军。在军…  相似文献   

19.
脚印     
①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一支抗日游击队被敌人发现了。②日本鬼子拼命追赶这支游击队。③敌人找到了游击队留在雪地上的脚印。④脚印通往山林中的破庙,敌人分几路向破庙靠近。⑤鬼子发现破庙里有人,马上开枪。⑥打了一阵,鬼子发现对方是从另一方向追来的日本鬼子。⑦鬼子不明白,脚印都是朝庙里走,怎么不见游击队呢?⑧原来,游击队员把鞋子反绑在脚上,鞋跟朝前,鞋尖朝后。⑨撤出破庙后,雪地上的脚印看上去仍然是向庙里走。⑩愚蠢的鬼子上当了,聪明的游击队员顺利地走出了包围圈。脚印@何薇薇 @唐宁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全国性小学阅读课堂教学大赛中,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歌唱二小放牛郎》三、四小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看看图,二小害怕吗?那个鬼子从口袋里拿出手表会怎么说?想一想。然后学着鬼子说说。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学着电影电视里鬼子说话的味儿说起来。教师又指名学生站起来说说,让其他学生评价他们说得像不像;接着老师又问:二小会上他的当吗?这两个鬼子会怎么说?又让学生学着鬼子那恶狠狠的口吻说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