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物流集聚区对于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较为全面地审视苏州物流集聚区的发展现状,为其找到相应的发展路径,以期对苏州物流集聚区的实践活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及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高校如何充分利用和集聚组织的内、外部社会资本以达到提高绩效的目标,已经成为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高校社会资本集聚的实践表明,高校社会资本经历了内部集聚、外部集聚、网络集聚模式。通过建立生成机制、优化集聚结构、培育根植机制的途径,建立现代高校社会资本,以此焕发新型高校社会资本的新价值,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若干地区农业产业集聚现象的分析,指出了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分析出特色农业内涵,指出通过品牌化营销战略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知识溢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因。该文从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知识溢出与高新技术企业地理距离的关系及高技术企业人才的流动、非正式交流、合作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创新、外部性、社会资本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效应,集聚区内的企业将获得诸多竞争优势,产业集聚是一个产业发展与升级的必由之路。艺术产业集聚区形成、发展与所处的城市环境密切,只有那些具备有利于艺术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因素的城市,才能诱发艺术产业集聚区,才能促进艺术产业集聚区的演进,这就需要构建创意城市。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自贸试验区政策试点对试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内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试点可以将试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水平提升11.7%,并且自贸试验区所带来的金融创新、引资作用和科技创新能够增强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提升作用。此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区域自贸试验区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不同影响效果,同一区域自贸试验区对不同生产性服务业有不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港口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1985—2012年间我国港口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局部莫兰指数所作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显示,由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港口群形成我国港口空间格局,其中渤海湾港口群表现为由单个高低集聚向多个高高集聚的演变、长三角港口群是在单个高低集聚向高高集聚转变的同时出现新的高低集聚、珠三角港口群则维持相对稳定的高低集聚状态.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获得的结果,不仅能从数值角度为港口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提供参考,而且可将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通过地图直观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立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池州市五大主要产业园区进行调研,分析比较探讨其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目前池州产业集群的类型主要是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产业聚集区),且正处于园区化向集群化的转变过程中,产业集群仅处于雏形阶段。因此,必须借鉴国内成熟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依据现代产业集聚理论,发挥比较优势,有针对性的强化制度供给,加强产业园区的专业性和特色化建设,推动产业园区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过渡。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只有依靠文化,才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是区域文化的代表。城市建设必须具有承载文化延续的功能,文化延续的前提条件是理清城市文化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文化向功能区集聚、向主题文化集聚、向主要景区集聚。  相似文献   

10.
利用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及N指数等指标,对2003~2009年我国6大类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就各类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与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某一(几)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度均较高,主要分布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上海等省份,但整体上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集聚度仍非常低。近7年间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增幅明显,波动性较大,而体育用品制造业与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增幅较小,演变轨迹较为平缓,仅球类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铝基复合材料烧结工艺,利用高温光学显微镜对Al-Mg和Al-Cu等二元合金系进行了原位烧结观察。从颗粒曲率半径、升温方式、加热方式等方面研究了几种烧结工艺对烧结过程的影响。这些研究对在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改进烧结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商务中心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日趋衰落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生存空间因素,致使大量的中高收入阶层迁至郊区.中国商务中心区的规划建设不应只考虑商业和办公楼的绝对数量,还应当充分重视人的生活质量和舒适程度,做到以人为本,把人们的休闲运动纳入到商务中心区的规划建设中去.在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港口发展对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结合产业集聚的特点,对临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量化,反映临港产业集聚与港口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基于我国跨省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然后运用EViews 6.0软件建立我国临港产业集聚程度与港口吞吐量之间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烟草制品...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其发展迅速并且集聚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意人才匮乏、服务平台不健全、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应从人才培养与集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链、投融资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探索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以体育健康促进理论为依据,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科学的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体育健康促体系,内容包括目标体系、行动体系、制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筹资体系、结构体系等,旨在让体育能够在健康促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长株潭城市群创建健康城市赢得先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微博数据的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联系强度是城市群发展阶段、态势、功能定位的重要表征.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网络联系平台的广泛使用,人流在不同地区的空间移动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统计和表达.在总结以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微博数据判别城市之间空间联系强度的方法,弥补了由于缺乏城际通勤数据而导致的传统空间联系强度判别方法的不足.新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判别城市群地区各个城市的空间联系强度与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17.
着眼于讨论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扎堆"行为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定量描述中国制造业部门的空间集聚程度,分析导致产业空间集聚部门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度最高的部门主要集中在纺织、水产品、机械设备、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其形成主要受到技术梯度、农业资源分布及出口贸易造成的技术、资源和需求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而前后向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的规模外部经济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中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城市生态位宽度模型和分异指数模型,测度分析该城市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天山北坡城市群中首位城市生态位宽度较大,多数城市综合生态位宽度偏小,两极分化明显. 综合生态位分异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区域发展要素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且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因子生态位宽度测度中,经济和公共服务因子生态位宽度差异最大,城市基础设施因子生态位宽度差异较小. 经济和公共服务因子、公平发展与人口增长因子生态位分异指数呈上升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因子反之.提出了天山北坡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的公共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形成统一市场实现资源自由流动以提高效率,培育核心企业带动集群适时跳出低质竞争的怪圈实现产业升级,完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使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等,上述公共政策都能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