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磊 《出版科学》2007,15(2):73-75
学术图书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学术图书"卖书难,买书难"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发行,"农家书屋"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书屋"是中央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要,于2007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工程的总体思路之一是鼓励把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实现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4.
正农家书屋是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保障广大人民文化权益,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民心工程"。该项工程自2007年全面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46.9亿元,地方投入资金达到30多亿元,并且正在相应地加大配套力度。目  相似文献   

5.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性重大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措施。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八部委关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总体  相似文献   

6.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大项目,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以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农家书屋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怎样突破发展瓶颈,扬长避短地实现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工作的重点。提出建立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和服务等农家书屋发展措施,以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农家书屋"三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全国农村建设20万家"农家书屋",以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并逐步建立起为农民"出书、供书、读书、用书"的长效机制,让出版物发行网络延伸进村.这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来说无疑是个特大的喜讯,更表明了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9.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已成为新闻出版工作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书屋发展的瓶颈制约与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书屋基本情况介绍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农家书屋的目的是为了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此项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自2004年开始试点建设,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农家书屋5万余家.总体上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预计到2015年将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  相似文献   

11.
最新资讯     
《全国新书目》2008,(5):33-34
我国已投入资金实物价值4亿元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资金及各类实物价值4亿多元。这是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委于2007年初共同发起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之一,它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长期目标是,通过5年到10年的建设,在全国  相似文献   

12.
从读者定位审视三农图书的选题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三农"图书选题策划中读者定位的不足 1.大农业文化体系下的泛农民定位 多年来,我国"三农"图书的选题策划多定位为农业应用技术方面,尤其是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读者对象主要定位于广大农村居民--泛农民,缺少对农村读者需求的细分和对农村读者层的细分.  相似文献   

13.
文章调查了三亚农民图书信息需求的现状,利用IBM SPSS19.0软件对947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因子分析,得出三亚农民的图书信息需求结构包括"三农"科技信息需求、精神文化信息需求、家庭致富信息需求、法律法规信息需求和经营管理信息需求五个维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区县图书馆实施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书屋工程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大项目,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建好农家书屋是区县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农家书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区县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为农家书屋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高校师生中闲置图书收藏难和图书馆购书难的问题,提出了创建"图书银行"的新思路,阐述了"图书银行"的内涵、收藏对象、运作方式及创建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搞好农村图书发行工作,缓解农村读者"买书难"的问题,新华书店要对已建的下伸发行网点加大资金的再投入,使其上档次、上规模,成为农村文化事业的中心,更好地为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书屋的文化创新与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书屋这一国家公共文化工程的实施给新闻出版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对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文化传播的物质承担者和服务者的新闻出版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由甘肃新闻出版局率先创设和试点、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推广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农家书屋按照当初的预期和构想,不仅在逐步解决着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不断满足并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在保障和实现农民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农村文化荒漠化”之论不绝于耳,这固然有些耸人听闻,但从图书在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确实不容乐观。目前农村看书难与看病难相比,可能一点都不逊色。形成农村看书难的原因,一是无处买,二是看不懂,三是买不起。看病是身体和生存的需要,看书是精神和发展的需要,这两种需要都是天然存在的,并且,越是贫穷落后越需要。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满足的正是广大农民的这些基本需要。今年两会期间,龙新民署长提出要推出一个服务“三农”的“农村书屋”图书出版工程。如果这一工程得到实施,不仅可以满足农民群众精神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会对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起到重要作用,是出版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书屋工程作为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为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现实问题带来了希望,同时也为新闻出版行业拓展广大农村市场创造了良好机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刚剐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一些利好消息吸引人们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在国家文化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未来几年,农家书屋如何充分利用难得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在农家书屋发展过程中还需注意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波 《科技与出版》2021,(6):132-136
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三农"出版带来难得的转型机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崛起和成长,逐步优化"三农"读物的用户群结构,他们对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心理励志等方面知识信息的阅读需要,为"三农"出版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面向未来,"三农"出版应从分众化出版、融媒体出版和参与式出版等方面入手,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阅读需求,进而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持的过程中实现出版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