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朝专题     
名师指要 一、考查概况自辽宁进入新课程高考以来,2007年考查宋朝的书法,2008年考查宋朝的通判制度,2009年考查宋朝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2010年考查宋代的理学,2012年考查宋代的市民文化,2013考查宋朝的经济发展,但切入点有所变化,从单纯地考查城市经济发展变成了考查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2014年继续考查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角度仍有更新,变成了对宋朝货币的考查。考查的难度随着材料的变化而逐年加大,近三年对宋朝考查难度值均在0.45~0.5之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苏轼通判杭州的处境和心态出发,以作品本体为立足点,对其通判杭州时的词作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其创作遵循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自成一家”的文艺思想,且大多是“感事”而作。他早岁初试词笔时就已摆脱了“词为艳科”的羁绊;其后在朝为官轰笔,是“不为”而非“不能”;通判杭州后,其政治角色发生转换,词作渐多。而格调高雅,感情深沉,以此作为探寻生路的一种精神方式,故,把东坡通判杭州之际的词作定位在“发轫期”,或谓其词的开拓创新这时仅仅是在萌动中的提法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马志伦 《语文天地》2011,(11):43-44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唯一的一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是年王安石33岁,任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安庆)通判。宋代写山水一类"记"的文章不少,知名的有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苏轼通判杭州的处境和心态出发,以作品本体为立足点,对其通判杭州时的词作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其创作遵循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自成一家”的文艺思想,且大多是“感事”而作。他早岁初试词笔时就已摆脱了“词为艳科”的羁绊;其后在朝为官辍笔,是“不为”而非“不能”;通判杭州后,其政治角色发生转换,词作渐多,而格调高雅,感情深沉,以此作为探寻生路的一种精神方式。故,把东坡通判杭州之际的词作定位在“发期”,或谓其词的开拓创新这时仅仅是在萌动中的提法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宋代陆善《扪虱新话》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小故事。苏轼任职杭州通判,停留京口,有官妓郑容、高莹侍宴款待他,席间请求苏轼解决一个问题,苏轼当即答应了请求,但等到苏轼乘船离开京口时,还没有传讯办妥,歌妓赶来复言请求,苏轼即刻挥毫赋《减字木兰花》一首:  相似文献   

6.
王三毛 《现代语文》2006,(10):10-11
王质(1135—1189),其先郓州人,后徙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绍兴三十年进士,官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编修,通判荆南府,后奉祠山居。今存《诗总闻》、《雪山集》、《绍陶录》等。《诗总闻》为宋代去毛序研究《诗经》的三家作之一。李家树认为:“王质的《诗总闻》在宋代甚至整个‘诗经学’的历史上是一本忽略和被低估了的《诗经》专。”“真正打倒《毛诗序》的,在南宋是郑樵和王质。”  相似文献   

7.
宋代的土地制度与以前的土地制度相比有所变化,在土地制度方面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保护私人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宋代土地私有制下的财产流转加快,土地可卖、可典、可租,形成错综复杂、交织重叠的多方面的法律关系。宋代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关于土地交易的法律法规。宋代土地制度的突出表现就是宋代土地契约制度的完善,包括土地流转中的形式,绝卖、典卖、租佃契约的法律规定,还有田宅买卖契约制度中的亲邻优先权制度、官版契纸、印契、契税、过割、离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宋代武学是我国最早的军事院校,武学博士是最早的专职军事教师。宋代武学博士的任职特点为文士居多、任期短而变动频繁、实际地位不高,但其设置客观上推动了宋代军事研究的发展,对武学制度的发展完善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资料,分析了宋代武举制度的利弊,以及对以后武举制度的影响。宋代的武举经历了从唐代继承而来的单纯“尚武”甚至自荐的灵活方式,到文武兼备突出以德、才为重以及后期的重文轻武的不合理倒置选拔标准。打破了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等级用人制度,为赵宋王朝选拔了一批为自己服务的武将人才。但由于封建社会固有的制度缺陷,使宋代的武举制度不可避免的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其在我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了封建时期的武将选拔制度——武举制度。为以后的金、明、清时期的武将选拔制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思想和进一步完善的现实蓝本。  相似文献   

10.
宋代歌妓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官妓、家妓和市井妓三大类。她们对当时社会的宴乐风俗、士人生活、文学创作特别是音乐文艺的传播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宋代的正史、笔记、诗词与小说中大致勾勒出宋代歌妓的本来面貌,对其组织制度、活动情况作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考察,以期给人们提供一个正确评价宋代歌妓的历史平台。  相似文献   

11.
荷尽已无■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湖山有幸,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两度到杭州居住,第一次在1071年。那是因为王安石变法,苏轼等一派人受到排挤,他被迫离开首都开封,外任杭州通判。后来,神宗死了,哲宗即位,守旧派司马光上台  相似文献   

12.
邢琳 《许昌学院学报》2013,32(3):135-138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法制成就最辉煌的时代,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而完善的法律制度只有通过任官行法,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然而在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违法社会现象也大量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在司法运行中,县级官员的违法现象表现得非常突出,其原因是统治者自坏其法,官官相护,法律制度不能严格执行,结果助长了吏治的腐败发展,严重削弱了宋代法制的实现和社会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马锋 《时代教育》2010,(9):40-40
当下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及行政工作人员的权力监督,其中"双规"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我国的宋代也出现了中央政府为了进行权力监督而采取的类似"双规"的制度,这就是宋代的"制勘"制度。可以说现代权力监督中的"双规"制度,吸收了宋代"制勘"制度中的很多合理成份,完美地做到了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4.
宋武举制度体系的发展较唐时期相对完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崇文抑武的异化特征。该文通过资料法,对我国宋代武举体系进行了探究。分析表明这种异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宋代武举考试内容表现出以文为主;宋代封建皇权重文治不重视武举选拔;武将人才的补充和晋升渠道不以武举选拔为主;宋代理学思潮崇文抑武的特征对其武举科考的消极影响;以及宋代政治腐败都加剧了宋代武举崇文抑武的这一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大量史料表明,中国在宋代已经出现了对版权进行保护的事实,宋代对版权保护的理念与现代具有相似性。但宋代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版权保护制度,赵氏王朝在采取措施保护版权的同时,又使用了一系列限制文化发展的手段。中国特有的一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古代版权保护制度在宋代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书证制度在宋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宋代社会所出现的商品经济发达、完备的契约制度与好讼民风等社会变革,成为宋代发达的书证制度的产生土壤。宋代书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书证在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宋代书证制度为理据,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法难以归入韦伯所论的"卡迪司法"即"实质非理性"法之"类型"。  相似文献   

17.
宋代武学是我国最早的军事院校,武学博士是最早的专职军事教师。本文讨论其编制、任职资格、职掌与待遇等问题,认为其任职特点为文士居多、任期短变动频繁、实际地位不高,但客观上推动了宋代军事研究的发展,对武学制度的发展完善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宋代修史制度及其对史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宋代统治者重视读史、修史,宋代的修史制度、机构以及修撰当代史风气盛行的原因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书证制度在宋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宋代社会所出现的商品经济发达、完备的契约制度与好讼民风等社会变革,成为宋代发达的书证制度的产生土壤。宋代书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书证在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宋代书证制度为理据,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法难以归入韦伯所论的"卡迪司法"即"实质非理性"法之"类型"。  相似文献   

20.
周兴涛 《教育史研究》2007,(3):11-15,59
宋代武学是我国最早的军事院校,本文探析其教学管理制度。学规是宋代武学发展的制度保障,虽借鉴了太学的内容,但也有独立性;学籍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凭据,其内容、形式有固定模式;其教学管理人员以博士为主,辅以学谕、学正、学录;教学内容分为文化课程和军事技能,前者又含忠义思想和军事理论两方面,后者包括马步射和阵队。最后从实际效果分析宋代武学教学管理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