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前不久,读到了一则赞美大书法家启功先生的文章。文章说的是:面对他人模仿自己的伪作,启功先生既不气恼也不分辨,有时甚至还要表示首肯,为的是给造假的人“留口饭吃”。对此,作者便大大地感叹启功先生“宽容”,“大度”,有“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2.
启功先生讲“猪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功先生作为学术大师,其学问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但先生有一件心事未能了结,这就是将所讲授的“猪跑学”课程整理成书。所谓“猪跑学”本来是先生自谦之语,先生风趣地说:“北京民间有一句谚语,对知识不足、发言错误的人批评说:他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我称这些最浅近、最常见的知识就借用这个谚语的名称叫它‘猪跑学’。”[1]据钟少华老师说,启功先生在病重昏迷前几个小时,还跟他谈到“猪跑学”。先生念念不忘这门课程,究竟想留给学生哪些东西呢?我这里只能谈谈自己听课的体会了。其一,讲授基本常识。开设这门课的初衷,应该是鉴…  相似文献   

3.
<正>启功(1912-2005),字元白,满族。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长。2016年5月8日,首届"启功杯"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一届北师大版书法教材研讨会在安徽宣城成功举办。全国政协、中国书法家协会领导,地区教育局主管领导,地市教研室教研员,大赛获奖作者,基层学校校长及一线教师等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  相似文献   

4.
凡见过启功先生的人都知道,与其接触,无不为其幽默风趣的话语所感染,启老走到哪里,就把笑声带到哪里。启老的幽默出于天性,毫无做作。如同相声演出的“现挂”,妙趣横生,语惊四座。五年前的一天,我见启老,建议他练气功,以延年益寿。先生说:“气功?不,我练启功得了。”一句话引得满屋人大笑。一次,一位气功师给他发气,问他有何感觉,先生知道气功师等待的不外乎是“酸麻热胀”之类的词,但他却认真地说:“我感到一只大手摁在我的膝盖上……”听者无不大笑。有一位年轻人曾请启功鉴定一幅画,进而卖个好价钱。启功看到画之后说:“这画是真的。”年…  相似文献   

5.
美好无价     
<正>敬爱的启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周年了。为了弘扬启功精神,传承启功文化,2014年金秋十月,我们一行二人到北京拜见启功先生的家人章景怀先生及启功先生生前的几位好友,感谢他们对赤峰启功书院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感谢他们对《山河》的诚挚关爱。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地行驶着。望着一路层林尽染五颜六色的美景,听着欢快悠  相似文献   

6.
在启功先生家中,我无数次亲承謦欬,可真正坐在教室里听先生讲课.却只有一次:那是1981年冬季的一天,我正在母校北师大进修古典文学。听系里老师说,晚上启功先生上大课.地点在教学楼外的阶梯教室。我提前去了教室,很快就座无虚席,连两面的窗台都有人占了。八点整,启功先生准时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仙逝的国家大师启功先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他外出讲学, 会议主持人常说“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便接着说: “指示不敢当。本人  相似文献   

8.
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读启功先生———读启功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东门的影壁上,书写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字。这是北师大校训,亦是书写者启功先生对“师范”的解释,同时也是启功先生一生的追求。启功,字元白,满族人,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当代著名古典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文物鉴定家、诗人和教育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著有《汉语现象论丛》、《启功韵语》、《启功丛稿》…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喜欢戏称启功先生为“大熊猫”.据说是,因为那段时间先生为闭门养病,谢绝来访,就在大门上写了顽童般的告示:“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此事后来被传到了主流媒体上.启功闻此传言后内心颇为不安.觉得应当澄清,于是叫来助手.  相似文献   

10.
1985年承德纪念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前夕,上海图书馆给我寄来两套该馆1961年11月出版的《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其后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史》第五辑刊载了启功先生标点的《坚净居金石书画题跋·成容若手礼卷跋》附纳兰性德致张纯修简二十九通.1989年《人民日报》报导,夏衍同志将其珍藏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诗翰手卷》捐献上海博物馆,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当即致函上海博物馆,请求代本会复制.上海博物馆于1990年1月22日复信,并寄来“手卷”复制件.启功先生在《成容若手札卷跋》一文中称:“右成容若先生手札二十九通并诸名贤题跋一卷.武进赵药农教授所藏,愿为鉴定.”启功先生在文中还对手札之二十八、二十九、二  相似文献   

11.
孙道荣 《学习之友》2010,(10):12-13
著名书法家姜东舒工篆、隶、楷、行各体,尤以小楷见长,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姜东舒先生师承书法大师、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他的拜师经历,颇为传奇。  相似文献   

12.
“说”在英语中有许多近义词。其中初中阶段就有四个:say, speak, talk和tell。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常常难以区别,以致出现乱用错用的现象。现就它们的用法作如下介绍:say指说话的内容,着重于用言语表达思想,多用作及物动词,后常接引语。如:1)Hesaidthatthemoongoesroundtheearth.他说月亮绕着地球转。2)“Idon′tknow.”hesaid.“我不知道。”他说。3)Mr.Whitesaidthatitwasgettingcolderandcolder.怀特先生说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TheysaythathecamefromtheOldRome.据说他来自古罗马。spear指说话的能力、方式或发言时,多作不及物动词:表…  相似文献   

13.
附及: O‘忽传仙逝拗神州“:2印5年6月30日上午25分.著名教育家国家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堪称文化界泰斗 启功先生竟已驾鹤.顿时全国一片悲痛之情。启功老人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吴官正 问和哀悼。7月7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沉痛悼念启功先生。贾庆林李长春等和数以千百计的 仙逝彻神州① 先师 哀合调②。 博透 专 精欲泰斗③ 励耘助学展宏伙④。 师憾传道行与范⑤, 教泽育人谧曰优⑥。 题字刊名嵌仰止⑦, 道文壮节借未秋⑧。 ②“吊唁先师哀念稠“:先师旧时尊称孔子或孔子和周…  相似文献   

14.
启功,字元白,满族。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和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便在祖父的督促下练习书法。开始他与一般的小孩没有两样,悬腕运笔老哆嗦,描“红字”的成绩也不  相似文献   

15.
著名书法家、学者启功30年代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担任国文教师时,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曾反复多次给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提醒上课的注意事项。启功称这些“注意事项”为陈垣先生的“上课须知”。综合起来,有如下几条。  相似文献   

16.
蒋成云 《今日教育》2010,(10):56-57
现在课堂上不少学生热衷发言却不会听,常常没听明白就举手,结果答非所问。佐藤学先生说过:“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7.
《深圳晚报》报道:今年是启功先生百年诞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启功全集》20卷精装本在北京首发,纪念中华文化"国宝"的"启功遗墨"展也在国家博物馆开幕,130多幅启功先生的代表作品在一周展期内呈现。《启功全集》系统汇集了50多年间出版的启功先生的各种  相似文献   

18.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而他的一生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启功先生生前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关注,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爱护,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励耕”奖学助学金,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对青年学者景舜逸老师的书法研究和教学给予了莫大的鼓励,一直认为:“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书法教育很有必要。”他很欣赏和肯定景舜逸老师对石鼓文的研究成果,夸奖:“现代写石  相似文献   

19.
跟“90后”学生相比,“00后”孩子生活环境更优越,眼界也更为开阔。这些孩子活动能力很强,自信心也比较足,但遇到需要他静下心来倾听、观察、表达的时候,却非常不定心:自己发言完了就不听别人的发言;没听清楚要求就举手发言;说话不完整;  相似文献   

20.
“学艺之精超、鹰扬宇内、誉满海外”(陈启智语)的启功先生,竟也有惶惶然毕恭毕敬接受老师耳提面命的时候。更想不到,史学大师陈垣先生──这位与启功以世交垫底、谊为师长的为师之道,竟是这么睿智和质朴。启功,这位1933年21岁时由祖父的老世交傅增湘先生手持其作业本介绍给陈垣的学生,从此有幸在陈垣先生门下问学求教。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大概是天下所有以为人师者立业立志者的衷心所向,陈垣先生也许看在傅增湘的面子上、看在与启功一家谊为世交的情份上,也许更重要的是看在启功是一位可造之才的缘故上──因为他对启功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