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选取了韶关学院500名大学生作为此次调查对象,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恋爱道德观、性观念、恋爱中大学生基本情况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与道德观比较理智,性观念较为开放。性观念上男女大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男大学生的性观念更加开放,性观念的开放程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递增。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选取了韶关学院500名大学生作为此次调查对象,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恋爱道德观、性观念、恋爱中大学生基本情况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与道德观比较理智,性观念较为开放.性观念上男女大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男大学生的性观念更加开放,性观念的开放程度随着年...  相似文献   

3.
恋爱和婚姻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恋爱意识是健康的,他们勇于追求理想的爱情,恋爱动机多元化,择偶标准多样化,爱情观念开放,重视恋爱过程,不强调爱情结果。社会经济转型和多元化对大学生的恋爱观造成了负面影响,高等学校有必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的恋爱受挫能力,引导大学生从恋爱的误区中走出来,形成正确的恋爱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思想的日益开放,在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情侣身影。大学生恋爱具有普遍化、公开化和低龄化的特点。伴随着大学生恋爱愈演愈烈,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恋爱、性和婚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工作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其引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希望能为大学生恋爱引导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恋爱与性问题,一直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易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焦点之一。当代大学生恋爱与性观念的特点主要有:具有强烈的恋爱愿望,恋爱动机多样化;自主性强,非理性观念浓厚;心理不成熟,感情不稳定;缺乏自控力,耐挫力较弱;非婚姻取向性突出,不愿意承担过多的责任和义务;性观念开放,对性行为的宽容度增加。加强大学生恋爱与性教育,在观念层面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在道德层面上,要着力培养大学生合适的恋爱道德观;在生理层面上,要加强性知识教育,让大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在教育层面上,要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婚恋观与高校德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婚恋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的问题的一种基本的看法和态度,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随着大学生中恋爱现象的日益普遍,当代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的认识及态度,对高校德育是一个挑战。通过对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较为理性,注重个人品质;恋爱婚姻指向性不太强,婚姻信任度不高;对“性”的态度更为开放和宽容。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提醒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和行为决不能简单的回避或漠视,而是应采取相应的得力措施,来消除其不利因素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范爽 《文教资料》2010,(33):208-209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已经成为校园里比较普遍的现象.他们恋爱的主流意识是健康的。他们敢于追求理想爱情,恋爱观念开放。追求富有浪漫气息的爱情生活。但是由于本身的局限性.他们又容易在恋爱问题上出现一些误区。本文主要从目前大学生的情况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措施来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的和谐环境.社会的和谐构造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桂林师专为研究总体,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定量描述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现状及婚恋态度,试图为高校婚恋教育研究提供实践依据。研究表明:大学生婚恋观总趋势是积极健康的,但仍存在某些偏差,如恋爱动机复杂化;注重追求精神享受;对性持开放和宽容的态度;男女生在人际交往、消费行为上不同程度受到了恋爱的影响;初恋年龄的提前和结婚年龄的推后进一步强化了恋爱和婚姻的分离,这些有可能成为当代大学生婚恋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以桂林师专为研究总体,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定量描述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现状及婚恋态度,试图为高校婚恋教育研究提供实践依据。研究表明:大学生婚恋观总趋势是积极健康的,但仍存在某些偏差,如恋爱动机复杂化;注重追求精神享受;对性持开放和宽容的态度;男女生在人际交往、消费行为上不同程度受到了恋爱的影响;初恋年龄的提前和结婚年龄的推后进一步强化了恋爱和婚姻的分离,这些有可能成为当代大学生婚恋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0.
魏雪 《考试周刊》2009,(51):204-206
本文通过自编《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对长春市4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结果53.5%的大学生正处于恋爱中或以前有过恋爱经历,60%的学生在恋爱中追求天长地久,但只有不到50%的学生打算与大学时代的恋人结婚。不论男女,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家庭和事业同等重要,而且不维系没有爱情的婚姻,对性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对在校结婚学生基本持否定态度,并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婚姻观较为积极乐观,性观念逐步开放,要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性观念,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和性观念,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的800个随机样本从恋爱现象现状、恋爱动机、恋爱方式、择偶观、贞操观和对待恋爱挫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医科类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意识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又夹杂着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意识与行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率”达83%。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真谛,摆正爱情在人生道路上的位置,因为这些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而也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恋爱观。我带的学生中,有不少萌生了恋爱的念头。  相似文献   

13.
马宇春  章芳芳 《家教世界》2013,(12):183-184
目前大学生多为90后学生,由于90后学生特点,他们在恋爱时突出表现出的一些问题主要有恋爱目的复杂、性观念开放、恋爱行为过于公开、恋爱未果从而自残报复等,这些问题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更对校园团结稳定、社会和谐安定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8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恋爱观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既传统又开放,在对恋爱的态度和看法、喜欢的爱情类型、恋爱动机、如何应对失恋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专业、是否师范生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良好恋爱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为前提。在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上,道德认同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教育是关键,道德体验是保障。正确认识大学生恋爱道德形成中知、情、意、念、行的发展过程,可以提高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切实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恋爱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夏寅  饶夏激 《科学教育》2007,13(4):88-89
本文采用自编恋爱态度问卷,对某大学2006级大一新生恋爱现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大一新生普遍对恋爱持肯定态度,能理性对待学业与爱情,正确处理失恋,但恋爱出发点较为盲目,对符合大学生身份的恋爱举止更为赞同,性态度介于开放与保守之间。学校应针对大一新生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恋爱教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恋爱是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文明。本文从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大学生恋爱的新动态、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分析及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恋爱是高校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研究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及其原因,有助于对学生恋爱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历来都是新思想的发源地 ,在婚恋观上更有其革故求新的特殊条件。观念的变革 ,环境的宽松 ,大学校园和谐的氛围 ,使大学生恋爱方式日渐开放 ,其发展态势日益迅猛。据不完全统计 ,一些男女学生比例接近的学校 ,恋爱率高达 80 %—90 %。在这里 ,让我们对校园里恋爱状况作些初步扫描。一、快节奏搞试验现象与过去的大学生不同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已从“交往—恋爱—结婚”的传统爱情三步曲中走了出来。他们认为“恋爱不必托付终身” ,于是 ,校园里便出现了“契约式恋爱”。在校时卿卿我我 ,心理上、精神上互相弥补空虚 ,甚至发生性行…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二年级医学生的婚恋观的现状,以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育。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问卷,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应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恋爱是大学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性观念宽容、开放与谨慎、保守并存;医学生择偶观较为理性;对待婚姻的态度严肃认真,有较强的责任感。建议系统的婚恋观、性爱观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妥善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上的责任感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对大学生的性观念和婚恋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婚姻家庭教育前移,加强学校、家长、教师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