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画皮》是《聊斋志异》里的一个典型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屏,成为人们心中的恐怖经典。陈嘉上执导的最新版《画皮》开创了画皮故事“爱情篇”的先河,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本文通过对比新版《画皮》和原著的主要人物形象,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文化观念之间的差异以及该影片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嘉上导演的《画皮》借用古装片这一“画皮”,杂糅了诸多现代社会观念,包括性别意识形态.婚恋的多重涵义等,利用影视的多重质素,对相关题材加以继承与扬弃,成功打造了一部伪东方魔幻主义的大片,一部缠绵凄婉的现代爱情“惊悚片”。  相似文献   

3.
关于蒲松龄的聊斋小说《画皮》,至今已经被不同时期的不同导演拍成了不同特色的电影。我们拟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主要分析著名导演陈嘉上执导的新版《画皮》,并从三部老版电影《画皮》与新版电影的比较角度,对新版《画皮》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进而概括出了完好型、男人婆型、主体自我型三类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朱熹毕生致力于诠释《论语》,他对论语的认识代表了理学与宋学论语学的观点。朱熹强调《论语》蕴含了深刻的圣人之道,他采取本体诠释的方法提升了《论语》的哲理化程度,使《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朱熹对诠释《论语》提出了“玩味”、“切己”的要求,以期达到“浃洽”的境界。朱熹并非纯粹是为了知识而诠释《论语》,他更重视的是把《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孔雀东南飞》中“何意”当前的解释提出疑问,从语境、语义、句法三个层面对于“何意”在文章中可能表达的逻辑意义进行分析,试图做出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7日,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佳片有约”专栏播出了美国教育题材的影片《危险游戏》。在电影中把教育诠释得如  相似文献   

7.
据人民网消息:2008年10月,崔永元主持的央视《电影传奇》栏目,在蒲松龄故居录制了一台特别节目《画皮》,《百家讲坛》明星教授马瑞芳应邀同观众谈起了她对新近热播的电影《画皮)的观感。马教授在访谈的一节始就幽默的说,“如果我见到制片人的话,我想跟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真敢编呀!’如果蒲松龄先生有灵,他可能要在他的坟墓里很好奇地说,这是谁编了这么好玩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王芸 《文教资料》2013,(31):43-45
韩非对《老子》的解读不仅在《老子》诠释史上,而且在整个中国诠释史上都称得上是一个经典范例。韩非以“解”、“喻”两种诠释方法对《老子》进行现实性、形象性转化,将《老子》的“微妙之言”诠释得生动具体,言之有物。本文借鉴现代诠释学理论,以期深化对这一范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以《画皮》为例,从戏剧化叙事和奇观化叙事两方面探讨主流商业电影的叙事策略,证明《画皮》最终以民俗风情奇观叙事、明星奇观和人情、人性奇观叙事代替了好莱坞魔幻大片的场面特效奇观叙事和性与暴力的奇观叙事,完成了《画皮》从鬼魅故事到"东方魔幻"电影的蜕变。  相似文献   

10.
从“超女”成名至今,张靓颖已经在歌坛活跃了三年,不仅举办了个人演唱会、除此之外,她还推出了个人专辑,并为《夜宴》、《画皮》等影片演唱了主题歌,对于一个从选秀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歌手来说,在歌坛上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11.
电影《画皮》的成功与导演陈嘉上的现代性执导理念息息相关,这是以新时代的价值观、爱情观、审美趣味和商业意识对原著进行的创新性改编,将封建志怪小说,改编成了具有现代性内涵的爱情大片。  相似文献   

12.
电影《世界是平的》又叫《服务外包》,导演约翰.杰夫考特依据在尼泊尔和印度的旅行经历,结合热门话题外包和爱情、文化等主题,演绎了一场跨文化爱情,影片中展现的文化冲击难免会产生生动有趣、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电影《致青春》是一部以青春爱情与青春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题材电影。影片通过爱情故事的艺术化再现,为观众再造了一个乌托邦的青春美梦,以感性缅怀青春;通过青春群体的成人化观照,让现世中的人类群体深省自身生存状态,以理性审视青春,从而辩证阐释出青春的残酷特质,以此实现导演"致青春"即是"告别青春、走出青春"的意识形态书写。  相似文献   

14.
武侠版的梁祝,公映期间票房一路飘红,虽然褒贬之声兼而有之,却丝毫不能阻止其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了整个中国影坛。分析其原因,笔者发现对爱情的信仰和影片中不乏幽默的搞笑场景是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并在分析电影《剑蝶》何以赢得广大观众喜爱的同时,指出其不足。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上映的《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展示了亲情爱情等主题之余,通过不同男性角色的塑造展示了西方父权社会男性权力所指秩序中能指链条的建构和继承关系以及男性权力对女性个体的统治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新写实小说中,方方的小说以她自己独有的魅力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她众多的风格和题材各异的作品中,一部反映城市青年爱情故事的作品——《桃花灿烂》唤起了读者的强烈审美意象。在这篇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现代女性对爱情执著与追求,也看到这入世间那无法脱俗的爱情以及对女性自我人格的关注。作者的冷峻笔法延续了她一贯的行文风格,正视现实中爱情幻灭的悲剧,其悲剧性的爱情结局也更令人心动。  相似文献   

17.
电影片名的翻译在电影翻译中所占比例不大, 但是作用却不可忽视。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入手, 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交际翻译特性, 由此进一步提出了电影片名翻译的三条原则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埃洛拉·达农的短篇小说《独自一人》是作者对孤独、记忆与爱情的精深之作.故事情节以叙述者为中心,构成了一副以孤独忧伤为基调,以爱情为主线,以往事回忆与现实和为一体的风俗图画,让人欣赏这篇佳作时难以释卷.  相似文献   

19.
冯至的抒情诗、十四行诗历来众说纷纭 ,而“堪称独步”的叙事诗则相对寂寞。冯至的叙事诗受德国谣曲及荷尔德林《沉钟》的影响 ,充满爱的痛苦以及爱与艺术的矛盾 ,一波三折的传奇性和沉郁浪漫的抒情性为其创作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