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念英文童谣、唱英文歌曲是儿童学习英语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本文拟从小学英语教学中童谣、歌曲的选择,英文童谣、歌曲的教法等方面,采用理论和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论证英语童谣、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童谣是一种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内容通俗浅显、讲究韵律节奏、适合儿童娱乐传诵的儿童文学。它反映儿童的生活、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童谣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吟唱好的童谣,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增添愉悦因  相似文献   

3.
童谣是一种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内容通俗浅显、讲究韵律节奏、适合儿童娱乐传诵的儿童文学。它反映儿童的生活、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童谣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吟唱好的童谣,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增添愉悦因  相似文献   

4.
刘玎月 《教育》2022,(3):34-35
幼儿园可以充分调动社区、家长资源,首先对大家比较熟悉的童谣和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些童谣进行收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筛选.筛选过后可以得到很多类型的童谣.一种是本身就带有体育游戏性质的童谣,称为继承式童谣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有一种是韵律性很强,适合与相应的体育游戏结合的童谣,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童谣与体育游戏...  相似文献   

5.
童谣能够外化为美的形象,又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实质,激发自由想象,是美术教学渗透德育的一种媒介。基于童谣的美术课德育渗透模式,是以童谣为载体,在悟童谣、画童画、品童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教育的操作模式。具体操作程序包括:诵读童谣、理解童谣、构思绘画、指导技法、欣赏评价、交流感悟。在实施基于童谣的美术课德育渗透模式时应遵循德育目标的隐匿化、童谣选材的生活化、绘画创作的自由化、审美过程的情感化原则。  相似文献   

6.
童谣简洁明快、朗朗上口,是少年儿童成长中的好伙伴,对少年儿童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特殊教育形式。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童谣在少先队文化中的作用。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粗俗童谣""灰色童谣""不良短信童谣"像一股暗流,在校园悄然流行,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严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童谣是一种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内容通俗浅显、讲究韵律节奏、适合儿童娱乐传诵的儿童文学。它反映儿童的生活、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童谣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吟唱好的童谣,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增添愉悦因素,进行心灵沟通。从生理机制上讲,童谣也能刺激和促进孩子的神经发育。童谣还可以丰富儿童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童谣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性。当童谣的音乐之流与儿童的情感之流产生共鸣、融为一体时,真善美的体验和情感会如涓涓细流潺潺流入他们的心田。在听唱童谣中,孩子的性情得到陶冶。对儿童而言,道德教育更多的应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童谣大多蕴含着道德劝戒的内容,它能陶铸品行、美化儿童的性灵,其德育效果要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因此,童谣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卢静 《教师》2009,(1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童谣是常见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童谣以其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充满韵律和趣味性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崩童谣来复习单词、巩同句型、诠释语法、培养语感.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童谣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各种教材编排及各位教师授课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童谣是儿歌的一种,根植于本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童谣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情操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童谣,引导学生进行趣味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变着花样诵读,让学生沉浸在童谣的世界里,体会童谣特有的趣味。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不同的童谣进行不同形式的创编,或与教师、同学合编童谣,或在原童谣基础上进行合理续编,或展开想象大胆创编。这能让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得以提升,同时使其获得乐趣与自信。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为人之道,是个人立身之本,是小学生处理自身人际关系和适应校园生活的基本准则。良好诚信品质的养成需要寻找一种适当的途径和方法。童谣是小学生情感世界的表达,它简洁明快、幽默风趣、朗朗上口、不加雕饰,是小学生喜闻乐道的一种文学形式。童谣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易于被小学生理解与接受,因而通过童谣体验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方言是一种乡土文化,方言童谣是切适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开展方言童谣教学以传承传统文化十分必要。以中班童谣教学《茶口粉干》为例,从精选创编童谣内容、整合融合核心价值、崇尚创新学习策略三方面入手,具体阐述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让童谣学习富有趣味,真正成为幼儿童年的温馨记忆。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一种由巧改唐诗、歌词而创作的语言诙谐的新式童谣,在校园风靡一时。童言无忌,新式童谣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听觉冲击。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小学生现在传唱的一些童谣,不仅没有丝毫的美感,而且“另类”得让人不可思议。这些童谣语言粗俗、格调不高,却以惊人的速度在校园里流传。一位教育专家发出感慨:“校园童谣让人尴尬让人忧。”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我们应该播撒健康向上的种子。学校有责任为孩子们提供熔娱乐、审美、教育、认知于一炉的童谣,遗憾的是,这样的童谣现在实在太少了。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课,旨在通过赏析校园流行童谣、…  相似文献   

13.
<正>童谣是歌谣的一种。童谣的形式都很简短,音节和谐,易读上口。童谣的内容富于诙谐幽默,而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童谣的内容直接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发自于自然,因此其内容浅显、意义明了。由于童谣通俗易懂,充满了趣味性,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和喜欢。童谣的语音本身很活泼,有韵律,容易激发人的想象。学习童谣能够培养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增强他们的人格操守。因此,老师应该组织起学生搜集童谣、诵读童谣,师生共创健康的童谣,让童谣走进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孩子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要求学科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而童谣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学形式。学习童谣,对学生的文学教育、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一、学诵中激趣首先,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上的童谣,组织学生吟诵。一年级下册第一单  相似文献   

15.
童谣的魅力     
欢快的节奏、重复的节拍,让童谣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着迷与喜爱。 童谣,是每一个生命诞生之初最先接触的语言,这种生命中的初次体验,会潜移默化一个人的潜意识,并将伴随一生。 钟爱童谣的爸爸妈妈们,可以从目前各类的童谣图书中各取所需。童谣类的图画书大体以两种形式表现:一种是专门就某一个童谣而创作的单行本图画书;另一类是诸多童谣的集锦,配上或多或少的插图或整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6.
潮汕方言童谣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无论对于过去、当下还是将来,其研究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潮汕方言童谣的研究已然开展,但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首先要给予童谣以清晰的界定,不能混同于歌谣和儿歌;其次要搞清楚是在哪个领域里做研究。在儿童文学的视野中,童谣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养料,必须考虑它的儿童观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童谣的生命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学生生命是教育的应然追求。童谣的固有属性决定了童谣是教育回归生命的一种新路径。童谣的主体性,体现了生命的基本品质;童谣的交往性,生命的真实展现;童谣的体验性,生命的存在方式。为此,学校应开设生命化的童谣课程,认识真实生命;营造童谣氛围,关照灵动生命;构建童谣生活,伸展自由生命。  相似文献   

18.
童谣作为一种民间通俗文学的传统体例,不只是历史文化的组成,而且也是离孩子最近的文化载体之一。通过童谣,儿童能够在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到文化内涵和审美风格,建立起友谊和信任。童谣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儿童的个人成长和认知发展,也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不断深入。在学习中,通过演唱、背诵和理解,能够增强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韵律感知能力和文化认同感。古代童谣中蕴藏着巨量的美育价值,对当下的幼儿园美育活动开展、价值挖掘、童谣再传承与年轻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极具童趣和乡土气息的语言形式,客家童谣是非常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教育素材,对儿童语言、艺术、社会性、科学认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有着激发和促进的重要价值.幼儿园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对客家童谣进行全面整合,在其中融入时代的因素,拓展客家童谣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借鉴客家童谣的形式,编写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地方特色浓厚的正规启蒙教材,从而既保存童谣这一客家口头文化的珍品,又充分发挥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0.
童谣是在儿童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传唱艺术形式。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间常常悄然流行着一些灰色童谣。如何抵制这些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让新鲜活泼、健康向上的新童谣在少年儿童口中传唱,把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元素溶入其中,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是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