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文是一个美的世界,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用教材中的美、生活中的美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美的事物的熏陶、感染下,使情感理性化,建筑起美的心理结构,对其精神世界发生作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现结合我的教学体验对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审美情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 ,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那是不可思议的。”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 :语文教学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通过创设情境 ,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 ,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 ,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 ,受到美的熏陶 ,提高审美能力。一、创设情境 ,感知美的形象要使儿童感受到美 ,就必须让儿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审美对象 ,凭借这些审美对象 ,激发他们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比如 ,我在教看图学文《秋天》一课时 ,采用了图画再现美、音乐渲…  相似文献   

3.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以情感人,情在理中,它通过美的形象的具体感染。让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和影响。我们的语文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着作者进步的审美理想。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宝藏。通过语文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去采撷、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在美的探讨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并激起他们对丑的憎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利用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美育,把语文教材中的千姿百态的关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美的境地。从中得到美感,使他们得到心灵上的陶冶,受到教育和影响,以提高其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和目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内容一是体现在引之以趣的自然关方面,二是晓之以形的艺术美方面,三是语言美方面,四是体现在教学中的寓教于乐方面。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审美对象。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审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以达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职语文教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进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处处有美育的内容,美育与语文教学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生活美、人类心灵美、艺术美等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语文教师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把美的内容溶于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向美的世界奋进!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美育教育应当始终不渝地鼓励学生对美的追求与美的创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美的价值,也才能反过来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感受美和理解美。  相似文献   

9.
语文本身就富有很强的伸展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感受语文教学的形象美,体味语文本身所蕴含的情趣美、语言美、思想美。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将美育教育做到尽可能的完善,带给学生美的体验。一、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语文教材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语文本身就具有审美情操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每篇课文都闪烁着美的璀璨光辉,触角伸向了美的方方面面,走进语文就  相似文献   

10.
杨玲 《课外阅读》2011,(11):330-330
利用语文课加强学生的美育,使他们得到心灵上的陶冶,从而提高其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促进学生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逐步完善其人格,以达到语文教学中关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其中,利用文学作品蕴含的美育因素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一、在品析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符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然而,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堂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这既是贯彻新时期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又是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美、感受美、鉴赏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师的崇高使命,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对学生实施美育教学呢?从总体上说,对学生进行美育,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实践中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开采语文教材这座美的矿藏,去挖掘现实生活中美的源泉,这是开启语文教学美育从必然王国走上自由王国的一把总钥匙。  相似文献   

13.
以美促学 以美育人——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这表现在:注重课堂讲解的语言关,提高学生对美的形象的感知能力;注重挖掘教材的内容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注重语文课堂的创造美,积极营造审美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鉴赏美,领悟文章的要旨。让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都受到美的陶冶、美的启迪,获得美的享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4.
王安第 《职教论坛》2002,(18):46-46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感知、发掘、提炼、描绘教材中的美,并把美春风化雨般注入学生心田,塑造完美的人格。那么,语文教材中,有哪些美的因子,值得我们去探求呢?一、自然美大自然千姿百态、旖旎动人,美不胜收。这些在课文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展现了瞿塘峡的雄,“像一道闸门”;巫峡的秀,“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西陵峡的险,“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雄奇秀美的三峡,怎么不令学生心驰神往。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给我们…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任务.语文审美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把传授知识与美育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文娟 《湖南教育》2002,(10):25-25
美育能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将美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去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展示语文教材的内容美。语文材料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感情真挚的诗歌,情调优美的散文,曲折生动的小说,引人入胜的戏剧,乃至科技读物,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优秀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不仅让我们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让学生通过感受欣赏美的事物、美的形象达到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那么,如何引导他们,我认为要从以下两点做到: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的思想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选自出于名家之手的文学作品,所以字里行间美  相似文献   

18.
美育,即培养学生感知美与创造美的情感教育,也称为审美教育。美育以一定审美观念为标准,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可熏陶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形成美的品格,树立美的理想,提高美的素养。一、研读教材,挖掘情感美、思想美语文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具美感与艺术性,如篇章的和谐美、诗词的飘逸美、辩答的机智美等。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本大多为几经筛选的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语言规范优美。每篇文章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窗口。在教学中,我们要透过这一美的窗口,让学生从文本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在课堂上凸现诗意的美丽!一.赏文会意,感知绚丽多姿的自然之美语文教材中不乏赞美自然风光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可与学生在共同欣赏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遨游广袤的太空,欣赏雄伟壮丽的名山大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懂得善于启发想象、引领思考、引导观察,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在美的感知和体悟中得到升华。因此,要创设美的氛围,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从而完成美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