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陈威邑 《考试周刊》2012,(86):74-74
正如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均在变化发展一样,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尽管这种变化非常缓慢。从被记录下来的语言资料中,我们会发现,英语的变化包括了语法中所有成分的变化,包括语音、形态、句法、词汇和语法的语义构成成分的变化。而这其中,语音的变化和词汇的变化使其相比于其他语法系统分支的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象似性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一原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各层面,如语言变化、修辞、句法等。无一例外,在解释词汇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这一原则更是体现出极具特色的优越性。本文将探索存在于词汇的语音、词形及词结构各层面的象似性现象,从英汉两种语言入手,进一步发掘英汉语言中存在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3.
从语体、词汇、句法方面对汉语立法语篇的语言特点进行探讨,认为汉语立法语言区别于其他领域的语言现象,其语言表述中处处显露着行业的独有特征.具体表现在:语体方面,语言正式、严谨、规范;词汇方面,法律术语繁多,用词准确严谨;句法方面,陈述句和祈使句为基本句型,大量使用程式化语句模式以及拆分句等.  相似文献   

4.
高峰 《教育探索》2006,(5):84-85
社会进步离不开翻译事业的发展。英汉翻译中,英语篇章理解是翻译过程的关键。语篇理解的方法应该从词汇、句法、修辞、语境等方面入手,结合语言、文化等相关学科知识从宏观和微观及显性和隐性特征上进行系统而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式、句法、思维和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母语迁移中的负迁移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很大。本文从词汇、句法和文化三方面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在英语翻译中的体现,并提出了减少母语负迁移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6.
何素芳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1):61-62,65
在当今社会,广告无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作为广告家族中一员的广告英语,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珠的用语。它无论从语言、风格、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与普通英语的极大不同。文章仅从词汇、句法、修辞这三方面来研究广告英语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对于掌握英语广告的设计与创作,增强英语广告的促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句法及语用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中的语言习惯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交流的频繁,方言在外来语的冲击下,在原有的语言单位及表达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所有语言都通过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逐渐的,而语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音位、构词、句法、词汇和语法的意义成分上。具体体现在音的变化、词汇变化、新词  相似文献   

9.
熊薇 《文教资料》2008,(1):27-29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试从语音与语调、词汇、句法等语言学方面的特征探讨了两性语言的差异,并从心理、生理、社会三个角度说明了导致语言中性别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的模因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语言迁移这一语言现象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考察,认为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发展的需要,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语言层次的理解 ,有助于了解语言的性质、内在特征及其句法规律 ,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而语言的理解必然涉及词汇与句子等结构层面 ,也涉及语义方面的词汇歧义、词组歧义和句法歧义。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翻译是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其语言魅力充分体现在简洁的广告语中。本文从词汇、句法及修辞方面分析了广告英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训诂不仅受语言词汇系统的制约 ,而且受不同时代和语言环境、句法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广告的目的是广泛宣传,推销商品。广告语言可以从词汇、句法和修辞等方面表现出其特点,增强其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告英语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在词汇、句法和修辞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6.
当代英语词汇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从古到今一直都在变化着,特别是在词汇方面。文章从若干方面探讨了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发展途径及词汇发展的原因,探讨了英语词汇的变化趋势,以期对从事语言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写小说时总是把主题与语言的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本文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用语言学的理论从语音──表意寄情的音韵和节奏;词汇──丰富多彩的叙述词汇;句法──灵活多变的句法形式等方面,阐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及其在小说中所产生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18.
徐波 《考试周刊》2007,(26):114-115
语言符号任意性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所指和能指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有声语言符号系统,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本文阐述了语言符号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上任意性,同时也论述了任意性和约定性的关系。语言符号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的任意性程度是逐渐下降的。了解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内涵,对外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着眼 ,说明外语教学应包括语言和文化两方面 ,并通过文化在词汇、句法等方面的体现 ,论述文化教学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萍 《考试周刊》2011,(7):86-86
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现象是普遍的,英语的歧义现象在使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同时,也给交际带来困难。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