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教练员和运动员都知道撑竿跳高的助跑速度对于成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许多实际调查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助跑一方面必须产生最高的速度,另一方面必须为最佳的起跳创造条件。观察一下目前采用的持竿助跑技术,可以作出如下一些结论:1.持竿增加了助跑的难度。撑竿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时达不到其最快的短跑速度(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最快助跑速度为9.0—9.7米/秒)。当竿尖离开地面后,运动员——竿子的重心就会前移,这时运动员可以通过身体略向后仰来调节。由于握竿点的增高和竿子重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撑竿跳高是运动员通过快速助跑和起跳,借助竿子支撑和弹力,以悬垂、摆体和举腿、引体等竿上动作使越过一定高度,是田径运动中一项技术复杂的唯一使用器材表演技术技巧的竞技项目。  相似文献   

3.
尼龙竿是由玻璃纤维做成,长约5米左右,采用环氧树脂加固的园管形撑竿。它重量轻(约3—4公斤),挠度大,弹性好。有效地利用这些优点,形成合理的现代撑竿跳高技术,将导致运动成绩的大幅度提高。一、尼龙竿的力学性能(一)形变、“能量贮存”与弹力采用尼龙竿进行撑竿跳高,当运动员将竿头插入插穴时,竿子接受运动员经过助跑、起跳所产生的动量,便会出现明显的力学特性——发生形变。形变的程度大大超过其它竿子(如把长度一样的尼龙竿、金属竿、毛竹竿各一根,两端固定,中间  相似文献   

4.
一、携竿和助跑错误技术:1.携竿助跑时两肩和颈部肌群紧张,两臂握竿太紧。纠正方法:两臂及上躯部位和两肩动作随着助跑的节奏上下轻松自如地摆动,两臂握竿不宜太紧。靠近右侧腰部的右臂略往后,右肘关节稍弯曲,根据运动员身材高矮等具体条件,两臂间隔距离80—100厘米。辅助练习:①正确的携竿技术(图1)。②选择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的携竿姿势(图2)。  相似文献   

5.
撑竿跳高是田经运动项目中一个技术极为复杂的项目。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在整个跳跃过程中,是借助一根柔软而有弹性的竿子使身体腾至相当高度上而完成的。在持竿助跑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水平速度,在助跑的最后几步,要准确地把撑竿插入穴斗内,然后起跳并悬垂在竿子上,使竿子弯成一个很大的弧形,接着运动员有效地利用竿子迅速而有力的弹性,将身体向上抛起并越过横杆。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中唯一使用辅助器材表演技术技巧的竞技项目。从完成动作的整个过程来看,完整的撑竿跳高技术包括持竿助跑、插穴起跳、悬垂、摆体、伸展、拉转推竿和过竿落地等技术环节。持竿助跑是撑竿跳高获得动量最重要的技术环节,由于撑竿跳高在助跑的最后部分要举竿插穴,而举竿动作又和起跳联系更为紧密,所以通常把插穴与起跳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撑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要通过合理的插穴  相似文献   

7.
采用运动学摄影测量等研究方法,对2017年天津全国运动会中男子撑竿跳高项目决赛前4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和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撑竿跳高项目前12名男子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基于能量转化过程,撑竿跳高的运动过程可简单的化分为能量获得(持竿助跑、插穴起跳)、能量储存(悬垂和摆体)以及能量释放(团身、伸展和过杆)三个阶段,该划分方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人"与"撑竿"相互作用的关系,各阶段对应的技术动作要求。(2)能量获得阶段,国内外运动员均呈现出"追竿式"的持竿助跑技术特征,但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全程持竿助跑节奏偏慢,且后四步在举竿动作中速度损失较大。在插穴起跳过程中,未能表现出预先起跳的"自由起跳"技术特征,造成水平速度过早受到撑竿制约,影响了"人-竿"系统动能的获得。(3)能量储存阶段,我国运动员身体躯干拉开不够,造成摆体动作速度缓慢,躯干摆动和摆动的总幅度均小于国外运动员,这均会影响我国运动员撑竿的大幅度弯曲,不利于"人-竿"系统向弹性势能的转化。(4)能量释放阶段,相比于国外运动员,我国运动员团身动作不够充分,直接导致伸展偏离角较大,体现出我国运动员伸展动作不够向上,"人-竿"协同运用的效果不佳,影响了"人-竿"系统的弹性势能对人体向上动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许多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新增添 了撑竿跳高项目。撑竿跳高是技术最复杂的一个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弹跳以及臂、腰、腹、背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以及勇敢顽强、机敏果断等意志品质。而目前普通学校的体育课中没有这一教学内容,加之动作难以掌握,场地器材等设施要求又高,不易普及。我在数年的训练中,针对此项目的技术特点和学校场地、器材及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积累了点滴经验供同行参考。 一.观看挂图、录像 通过看撑竿跳高的挂图和教学录像,使运动员了解撑竿跳高是由持竿助跑、降竿、举竿、插穴起…  相似文献   

9.
撑竿跳高的创新与发展武汉水电大学区美珍撑竿跳高是运动员使用撑竿做一系列动作越过垂直障碍的跳跃运动。撑竿跳高技术由持竿助跑、插穴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组成,是人先给撑竿以作用力,撑竿再给人以作用力,使人体越过一定的高度,具有人竿合一、互相作用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形象地说,撑竿跳高可以看成两个项目:持竿助跑——这是田泾;利用竿子的弹性腾起过竿——这是体操。我们在本文中总结了顿聂茨撑竿跳高队多年积累的训练经验。该队有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创造者谢尔盖·布勃卡。从这个队训练的课例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进行体操训练以及在体操训练中采用的一些成套动作范例。撑竿跳高运动员的体操训练包括以下几部分: 1.技巧练习、弹网练习; 2.器械练习; 3.发展力量的专项练习。在此我们将不强调体操动作的一般技术问题,这些已在教科书和专业参改书中做了  相似文献   

11.
撑竿跳技术可划分为下列阶段:助跑、插穴、起跳、悬垂摆体、后仰举腿、引体、转体、过杆和落地; 右手持竿的运动员右手握竿的上端,左手在右手下方约50厘米处;  相似文献   

12.
世界水平的撑竿跳高运动员所使用的竿子常常重于15公斤,其竿子的硬度能保证承受整个身体重量的需要,握竿点一般在4.85米—4.90米,甚至还要多。一名优秀的撑竿跳高运动员需要5~7年的时间才能达到他潜在的水平。为了满足玻璃纤维竿(尼龙竿)的技术要求,一个简单的训练计划是不够的。在全面的训练计划中,50%以上的训练要放在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专项耐力方面。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5.60m水平以上3名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助跑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同世界级运动员差距不大,但助跑节奏存在问题,倒三步重心速度变化不合理;倒一步步长受限于起跳点,刘飞亮和杨雁盛助跑阶段最后两步步长变化不合理;刘飞亮采用“自由起跳”的起跳方式,“自由起跳”属于“跳插同时”型,主要技术特征表现为握竿高度高,翻竿时机早,起跳距离远,插穴时间充分,撑竿表现为“反弓”弧度明显,在起跳离地瞬间“正弓”才开始出现;建议杨泉和杨雁盛增加起跳距离,改进翻竿时机,刘飞亮提高最后两步节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内部神经肌肉系统协同变化,提高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方法:使用表面肌电技术对沈阳体育学院8名健将级女子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进行分析.结果:在后手直拳击打过程中上肢肌肉中三角肌前束做功百分比最高,平均为35%;后手直拳击打过程中主动肌的激活顺序为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尺侧腕屈肌,肌肉由近端到远端依次激活.结论:后手直拳击打动作中上肢拮抗肌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肌肉激活顺序来说后手直拳击打动作符合鞭打技术动作原理,在平时训练中加强上肢拮抗肌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1.持竿运动员的持竿位置,根据几种要素决定。关系到持竿的主要因素是撑竿的重量,导向起跳位置的插穴方向,助跑的速度以及撑竿的握距。我们对于握竿的距离,采用以下方法决定:让运动员在单杠上做系列摆振后回环运动,我们不带任何框框,就以在单杠运动中所用的握距,作为由运动员自己决定的撑竿握距。因为只有这样的握距才能使运动员在单杠上做摆振时感到舒适。当然,这受到运动员们的肩宽和肩关节柔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撑竿跳高不同于其他跳跃类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撑竿跳高需要持竿助跑,运动员不但要获得尽可能大的水平速度,还要使降竿与助跑协调配合。正确的持竿助跑技术,不仅是为了提高绝对速度,对于运动员来说,好的助跑技术是正确起跳的基础。持竿助跑距离主要取决于利用速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经常通过目的明确的练习,多次重复跳远的各个动作来教授和改进技术。但是,学习短程助跑跳远时,运动员只能有效地完成20-25次,中程助跑只能15-20次,长跑离助跑仅10-15次。可用专门的练习强化教学过程,运动员在一次训练课上就可循序渐进地学会跳远的各个动作,而且后续动作与前面的动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是:(a)确定在1988年奥运会体操比赛中与跳马手翻团身前空翻成功动作相关连的力学因素;和(b)把这次研究结果与86年美国体操锦标赛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得到改进该动作的有关见解。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1988年奥运会体操比赛中51名男子运动员。值得注意的相互关系表明,决定动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下:(a)在蹬离地面和跳板时,有较大的由快速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V_H);(b)在触马期间垂直速度(V_v)有较大的变化,即手臂和肩的制动作用;(c)离  相似文献   

19.
一、摆臂动作在助跑阶段的重要作用 助跑的任务是在有限的距离之内,使运动员在到达起跳板时达到或接近个人的最高速度,以正确的节奏使起跳脚准确地踏在起跳板上,并在身体姿势和心理上为起跳动作做好准备。对助跑总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出速度能力,步长恒定,节奏稳定积极,重心高而平稳,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和跑的动作结构变化小,速度下降少,跑的路线直。 助跑速度对跳远成绩起着决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科学》2017,(6):110-117
目的:探究不同助跑速度下45°变向动作中男、女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运用三维红外高速摄像机和测力台对26名篮球运动员在不同助跑速度下45°变向动作中下肢生物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信号进行采集。运用Visual-3D分析软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并计算相关生物力学参数。结果:男、女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下足与地面接触时刻的膝关节外展角显著大于低速助跑(p<0.05)。快速助跑下男子运动员的最大膝关节外展角显著增加(p<0.05)。助跑速度显著影响男、女运动员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膝关节屈力矩和外展力矩参数(p<0.05)。女子运动员在膝关节屈角和最大膝关节外展角参数方面与男子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助跑时女子运动员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和膝关节屈力矩峰值均显著高于男子运动员(p<0.05)。中速助跑时,女子运动员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参数显著大于男子运动员(p<0.05)。结论:不同助跑速度对45°变向动作中男、女运动员部分下肢生物力学参数具有显著性影响。另外,同一助跑速度下部分下肢生物力学负荷参数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