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因岸形选钓窝 垂钓经验告诉我们,适宜做钓窝的岸形一般有库、湖、河、溪等四湾的浅滩处。因此,在这些地方选钓窝应选在浅滩低洼处,凹凸不平处、沟坎处或陡坎坡下地形复杂处。在这些地方施钓定会有所获。 2.因水选钓窝 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观水草。其要领是“有草钓无草,无草钓有草”。这有两种情况,如果是稠密水草水域,其钓窝选择方法是:首先找天然草窝,只要面积在10平方厘米以上的方形、条形、圆形等各种形状的草空就可以做钓窝;其次是无天然草空可选的话,就要运用打窝工具打造人造草窝。如果是稀疏水草水域,其钓…  相似文献   

2.
自制打窝器     
车宏斌 《垂钓》2014,(5):34-35
我喜欢传统钓——长竿短线七星标,光水草窝任我钓,这正是传统钓的优势——不受钓位的限制。不过,传统钓不能像台钓那样诱钓结合,它必须靠打窝才能诱鱼,而打窝又面临很多问题——传统钓一般沿草布窝,钓得较远,用手打窝很难打准,遇到刮风天更是难上加难;而到了冬季,用手打窝会发出较大的声响,容易惊鱼,很久才能发窝。所以,传统钓钓手一般会准备一个打窝器,有了它,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3.
漂浮饵     
张炎冰 《钓鱼》2012,(22):15-15
传统钓鱼两种打窝方式:诱饵湿水后捏团,打沉底窝;米糠、玉米皮轻,湿水后捏不成团,入水化散成漂浮窝。在喂青饲料的池塘钓草鱼、鳊鱼,上风撒一筐青草随风漂移,积聚在下风后钓草窝,也是漂浮窝。悬坠钓用商品饵讲究雾化,可是走水将悬浮的雾化窝推向下风,以致抛歪了或钩移到那个位置才有口,其实是漂浮饵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这里一到夏秋季节,每当天气晴朗,气温28℃左右,刮西北风的日子里,钓友们在有草鱼活动的敞亮水域,采用浮力打草窝,用长竿短线定点钓草鱼,是最受青睐的垂钓方法。所谓浮力打草窝就是自制一个浮力吊环用来吊起草窝,并用手竿和抄网柄将草窝推运到钓点的水面上后拔掉插销,草窝就静悄悄地落到钓点,水面几乎没有搅动,故发窝最快,颇有收获,现按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学夫 《中国钓鱼》2006,(11):57-57
钓鱼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是打窝的。有人说,要想鱼钓多,先要打好窝;还有人说,三分钓技七分打窝。钓技和打窝在垂钓中究竟各占多大比例是很难说准的(其实钓技中也包含着打窝),但起码有一点,上面的话道出了打窝在垂钓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一、草。春季,钓草是不二的选择。但是钓草也要根据气温来选择不同的位置:阴冷天气适合钓水草茂密的草边、草洞,或是水较深的水草丛;如果遇到大晴天,温度上升快就要钓水较浅的草头或草滩。钓草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喧哗,打窝补窝最好用打窝器,没有打窝器就一次抛撒少量酒米,不能抛大团的窝料,人为制造噪音,鱼受惊离...  相似文献   

7.
文子 《钓鱼》2005,(1):36-36
喜欢河钓的人,通常会在钓点的选择上下功夫。在精挑细选好钓点后,我们就可以下窝料了。河钓的打窝与静水中打窝不一样,区别在于流水容易冲走窝中的香味。所以打窝时不妨量少一点,次数多一些。打窝也可选择一次打两三个窝,相距10~20米左右,发现哪个窝子有鱼就钓哪个窝,不太上鱼的窝子就可放弃,这样可找到理想的窝点,增加钓获。  相似文献   

8.
刁余仁  黄金河 《垂钓》2001,(11):33-34
这条钓谚讲的是垂钓时打窝的学问。凡垂钓者都知道,打窝是为了多聚鱼;多聚鱼是为了多钓鱼。怎样才能打窝多聚鱼呢?其中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9.
类永藻 《钓鱼》2007,(5S):33-33
“要想钓得多,必须先打窝”,钓鱼要打窝,打窝就是选择水域某一处作为钓点,撒下诱饵来诱聚鱼群,只有把鱼都“邀请”到钓点,集中到窝里,才能钓到鱼,钓多鱼,这已成为广大垂钓者的共识。打窝在野钓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草窝游钓     
沙英峰  赵晓为 《垂钓》2003,(2):28-29
野钓时怎么才能找到鱼窝呢?很简单:多带点儿酒泡小米,多打几个窝子——来他个草窝游钓。  相似文献   

11.
孙志刚 《垂钓》2006,6(7):26-28
对钓鱼人来说,打窝是休闲垂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悬坠钓法在我国的推广,其先进的垂钓理念已被广大休闲钓爱好者所认可。但同时,手竿垂钓打窝的话题却成为众多钓友竞相争论的焦点话题之一。很多钓友特别是一些年轻钓友较认同边引边钓的打窝方法,并认为此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打窝方式,而崇尚传统钓法的钓友认为:  相似文献   

12.
手竿垂钓诱鱼打窝.一般是在钓点投些酒米、稽食之类诱饵。饵料落于水底后散开成平面铺于水底形成“平面窝”。平面窝打窝方法比较简单,是传统钓法最普遍、最常用的打窝诱鱼的方法,钓底层鱼效果较好。但钓中层鱼、上层鱼效果就比较差。有经验的钓鱼人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把中上层鱼引入水底聚而钓之,常常在“立体窝”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野水钓鱼,20世纪80年代我一般采用打2~3个窝定点钓,钓完~窝就补窝,然后再钓第二窝的钓法。由于鱼的密度相对较大,补窝后鱼不一会就又进窝了,当时按此钓法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后来,鱼逐步变稀变小,我就改用多点轮钓法,即每次打5~6个窝子,每个窝子钓3—5条鱼就换窝钓,对鱼获好的窝子就补窝继续钓。鱼获不佳的窝子则弃之。这样又钓了儿年,效果还不错。到了90年代中期,这种钓法又失灵了,一个窝子钓起几尾鱼后若再补窝,这窝中的鱼儿一般就没有新窝中的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鱼了。  相似文献   

14.
钓鱼与打窝     
贺建成 《钓鱼》2007,(3S):26-28
虽然钓鱼与打窝唇齿相依,密不可分,但仍有轻重、主次之分。 窝子打中了,鱼好钓,甚至想怎么钓就可以怎么钓。窝子没打中,鱼难钓,甚至根本钓不到鱼。钓鱼高手和钓鱼冠军之所以能力压群雄,取胜之道与用饵打窝有很大关系。因为诱鱼是钓鱼的基础,只有诱来鱼,才能钓好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因此,如何打窝,如何打好窝(也叫布窝),成为钓鱼过程中的一道“主菜”。  相似文献   

15.
杨武昌 《钓鱼》2007,(2S):38-38
一般钓友都对甩大鞭钓法不以为然。一是线长不易操作;二是甩大鞭钓法因钓点远不易打窝,几乎是盲目地乱甩,全靠碰运气;三是动作太大耗体力。  相似文献   

16.
钓鱼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是打窝的。有人说,要想鱼钓多,先要打好窝;还有人说,三分钓技七分打窝。钓技和打窝在垂钓中究竟各占多大比例是很难说准的(其实钓技中也包含着打窝),但起码有一点,上面的话道出了打窝在垂钓中的重要位置。有些钓友只注重在钓具和钓饵上下功夫,却往往忽视了打窝;就是打了窝,窝的质量也不好,功夫没少下,结果钓获总不佳。我认为在垂钓  相似文献   

17.
钓鱼人都知道“善钓者必先诱”的道理。特别是在水广稀的野钓中,是否“善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鱼获的多与少。“善诱”,我认为应该包括三个环节,即选窝、打窝和养窝,关于选窝和打窝,前人之述备焉,在此本人不再赘述。至于养窝,是指对已定的窝点进行精心的呵护,使之长时间保持并增强对鱼儿的诱惑力。据笔者观察,对选窝和打窝钓鱼人都很重视,也很讲究,而对养窝却不重视或不够重视。经常看到一些钓者费了很大的劲选定了一个很不错的窝子,却没有钓上几条鱼便无鱼问津;  相似文献   

18.
渔典     
之晔 《钓鱼》2006,(11):24-25
走穴钓法 钓鱼打窝,用手抛,用工具,用钩吊,窝做得越大,鱼招得越多,但选错了钓位就没戏。走穴又称换窝,多选几个钓位,凸岸、凹岸、走水快的、走水慢的、顺风的、侧风的多打几个窝,这个窝没鱼换一个窝,就像歌星走穴一样。走穴钓法古已有之。在环境生疏、水流复杂、鱼情多变的水域还结合着钓饵的变化和守时的长短,是极富战术性的。  相似文献   

19.
王大友 《钓鱼》2004,(8):19-19
这里所探讨的是手竿传统钓法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打窝。所谓手竿钓,水域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养殖水域,一种是非养殖性的自然水域。首先谈一谈如何在养殖水域打窝,因养殖水域多属于中小型池塘,鱼类数量多且相对集中,以传统的酒泡小米为例,头一次应使窝饵越集中越好,补窝时以几十个粒打散窝为好,切记“少而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养殖水域打重窝,尤其是在经常有人钓的池塘盲目打窝,很容易造成咬钩频率下降或者停止咬钩。  相似文献   

20.
贺建成 《钓鱼》2009,(24):30-31
传统钓打窝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同水域钓不同鱼,打窝方法是需要认真分析的。确认用哪一种方法打窝,与钓鱼用饵有关,不同的打窝方法匹配不同的诱饵,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如钓上层鱼用丢投饵打水面窝,必须使用活蛆、油糠、麦麸青草之类浮饵;如钓底层鱼用打窝器打沉底窝,则应使用块饵、种子饵、颗粒饵之类沉饵。至于在流水中钓鱼的打窝用饵方法和静水中钓鱼打窝用饵方法相比,也明显有不同之处,需要分别对待。了解和掌握钓鱼打窝对应用饵方法,是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现介绍于后,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