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利器,由于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大、对社会不良行为杀伤力大等特点而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同时,舆论监督更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在有的时候,特别是在媒体激烈竞争、同城捉对厮杀的环境下,一家媒体舆论监督开展的好坏,甚至会被读者上升到衡量一张报纸胆识与水平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阎晚生 《新闻知识》2001,(Z1):14-15
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近几年来.新闻媒体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提高舆论监督效果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在舆论监督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一座桥梁 新闻事业的杜会功能之一是引导舆论,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就是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通过正面教育,宣扬典型,引导人,鼓舞人;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揭露那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为社会所关注的人和事,抑浊扬清,针砭时弊,警醒世人,从而显示党和政府及其新闻…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监督制度,已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朱镕基总理对舆论监督做过精辟的概括: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舆论监督被称为社会的瞭望塔、安全阀和社会民主的大平台。党和人民群众都十分关注舆论监督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报业的快速发展,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民众的高度关注,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新闻摄影手段来开展舆论监督,正确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在舆论监督中创新地发挥新闻摄影独特的视觉形象价值及传播力量,与文字相得益彰,形成强有力的新闻舆论监督合力,扩大受众面并为更多的群众所接受,从而充分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是当前新闻从业人员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董枫 《视听纵横》2003,24(6):83-84
舆论监督是关系舆论导向的大问题。现阶段,舆论监督有着广阔的社会需求和影响力。但搞好舆论监督并非易事,如何把握好社会舆情到舆论监督的转化,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值得新闻工作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与监督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力 《新闻前哨》2006,(2):93-95
对舆论监督要保护,一些具体的枝节问题,没有必要去深究。应该主要考虑媒体发表的文章,有没有信息支撑。作为牵扯公共利益的单位和公众人物,在肯定舆论监督的同时,有义务容忍个别细节的出入。我们要保护权利,当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得取舍出一个对社会更好的东西。在两种权利里,应该倾向于保护舆论监督的权利。这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更需要舆论监督。一个社会对舆论监督的容忍度有多大,表明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文明、民主、进步的社会,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监督概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新闻知识》2004,(7):28-29
在央视《焦点访谈》十周年之际,新闻舆论监督再次成为社会焦点,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广大新闻工作更是借“三项学习教育”之东风,密切关注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深入探讨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在规律。然而,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目前尚未见统一的说法。值此,笔谈点个人拙见,只为抛砖引玉而已。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媒体频繁出现、政府高度关注、人们广泛议论、学界普遍探讨的话题。舆论起源于文化,从属于政治。它既是一种文化、道德、哲学、法律的客观反映,也是对这种文化、道德、哲学、法律的弘扬传播。最初的舆论褒贬皆有,纸质媒体出现后,舆论衍生出舆沦监督这一新品种。尤其当舆论监督搭乘上文字、印刷、视听和网络这些影响巨大的媒体快车之后,更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内容。经过近现代的发展,舆论监督成为一种独立门类,是新闻媒体在法律和行政许可范围内行使职能,对行政权力、公共政策、社会事务、公众利益的失衡与偏差进行批评报道的一种方式。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舆论监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逐渐反映出来.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广大观众听众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探索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新途径的道路上.如何运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监督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功能,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合理使用舆论监督这一有力武器.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揭露消极腐败以及社会丑恶现象.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大问颗。  相似文献   

10.
曾晔 《当代传播》2002,(1):31-32
我于1999年初进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新闻评论性栏目“新闻纵横”(后改名为“每日关注”)工作,至今已经快满3年了。3年来,就像我们栏目宣传语所说的:“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百姓生活”,我和我的同事们采写了一批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老百姓关心的焦点话题,其中舆论监督类的稿件占了相当多的数量。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不仅可以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促进社会进步,还可以提高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从我本人这几年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经验来看,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报道,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能带着成见去采…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和其他社会媒体一样,只有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前提下,较好地运用新闻规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抓好舆论监督报道,才能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服务。《河南石油报》从2005年8月8日至9月29日,连续组织编发了“基层减负”系列舆论监督报道,历时41天,发稿24篇,致力破解一些企业报“舆论导向没有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党报“内容为王”的主打品种,是党报公信力的具体体现。尤其是那些政治性强、采访扎实深入、能够揭示问题实质的舆论监督报道,会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引发受众和社会的热议,从而推动政府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但是,多年来,有的党报的舆论监督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刊发的舆论监督报道缺乏政治深度,有的报道纯粹是跟风炒作,引起社会和读者的反感。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认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性质是新闻监督。但笔者认为,它不仅是新闻监督,还是政治监督,是将违反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给党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通过党报这个新闻媒体公开进行批评或曝光的一种监督形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那么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的政治功能与市场功能 舆论监督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生动的实践性,这使它面对着一个参与性极强的社会大市场。在这个社会大市场上,包括新闻批评在内的所有新闻,都是一种精神消费品。积极、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一项重要职责,又是新闻媒介增强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就是说,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不能仅仅理解为宣传、导向、监督等政治功能,同时也包含着一种适应社会大市场需要、满足读需要的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监督做为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在蓬勃开展的新闻舆论监督中出现一种倾向:即认为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就是指批评报道,衡量媒介是否具备或在多大程度上具备舆论监督的功能,主要看有没有直接批评什么或批评性报道和言论有多少。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念。什么是新闻舆论监督?应该说,随着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媒介体制的不同,新闻舆论监督的涵义是发展变化的。在我国,梁启超1902年首次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他在这年10月2日的《新民丛报》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那么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06,(12):26-26
《新闻潮》2006年第7期发表谌怡秋的文章《平视,让舆论监督走向大众》。 文章说,一提起舆论监督,就想到揭黑批丑,打击贪官污吏,批评社会不公平现象。但是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打击黑势力只是舆论监督的一部分,而且这些离群众现实生活较远。近几年来,不少媒体积极从内容、形式上拓展舆论监督报道的范围,其中相当多的方面是关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这些报道主要从百姓生活的实际入手,颇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进步,媒体行业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文明传播作用越来越大。舆论监督类节目,是被当代社会大众普遍认可与喜爱的深度报道类节目。这类节目主要通过分析最热点的新闻事件,报道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舆论导向进行规范与正确的引导。舆论监督类节目的内容选择与播出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每一位与舆论监督类节目工作的相关人员,都要根据这些规定办事,从而加强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深度性,促进节目播出效果的明显化。  相似文献   

19.
刘自贤 《新闻前哨》2007,(10):55-56
舆论监督报道是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办事或违法乱纪以及社会不正之风、不良现象所作的揭露性报道;而舆论监督评论则是新闻媒介针对舆论监督报道反映的新闻事实所发表的言论。舆论监督评论通过分析、深究舆论监督报道事实发生的根源,阐述其弊端、危害,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正本清源,以引起社会关注,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闻舆论监督,对于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促进社会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党的新闻媒体,搞好新闻舆论监督,也是其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也确有一些舆论监督存在着“无果而终”甚至“一监了之”的现象,使得舆论监督的作用和意义大打折扣。这需要引起新闻媒体及有关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