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反墨效应周启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回书较《水浒传》其他章回在人物刻划方面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金人瑞语),我们不难看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借助“反墨”的描写手法,刻划出了鲜明独特的反映本质的个性;而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津津乐道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精彩的人物描写和简练的环境描写。而笔者以为这一节里,行文的交代照应也极富特色,尤其值得借鉴。标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其中的“风雪”、“山神庙”,文中就有多处照应。风雪———⑦段林冲去接管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  相似文献   

3.
李玲 《现代语文》2007,(3):33-3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原回目叫做“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该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自发反抗、最终落草的英雄形象——林冲,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在主题和描写人物方面均达到了很高成就,但笔者认为,林冲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及主题的表现,离不开李小二这一形象的艺术处理,得益于李小二的侧面烘托,一句话,“红花还须绿叶扶”,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萍 《陕西教育》2006,(7):78-78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章中,林冲的性格转变完成了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步。在这一章对林冲的集中描写中,作者前后几次写到了雪,涉及雪景的环境描写虽然极其简略,但却对故事情节的勾连发展,人物性格的转变,斗争高潮中环境气氛的烘托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环境描写极为简洁而又成功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5.
司赟璋 《甘肃教育》2009,(11):49-4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下简称《林》),描写了林冲的性格从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转变过程。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探究林冲如何完成这一转变,以及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有哪些扑朔迷离、动人心弦的情节。  相似文献   

6.
本课围绕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三个设问展开:1.林冲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2.请找出课文中对“风雪”“山神庙”的描写并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3.有人说林冲最后的彻底反抗也是偶然,倘若他不是在山神庙里听了那几个人的对话,或许就不会走上梁山,落草为寇.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授课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圈点勾画、分组讨论为形式展开.教师适当补充《水浒传》有关林冲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抗争的转变过程,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农民起义小说《水浒传》的第十回,常年被编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这一章节除了主题的典型性、故事情节的矛盾性、人物形象的立体性等突出艺术特色之外,环境的营造也堪称小说写作教科书式的典范。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环境营造最成功和出彩的部分主要是对“风雪”与“火焰”的二重世界描写。一、看“风雪”的环境营造(一)直接描写次数多,层次丰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风雪的次数共有五次之多,这几次对于风雪的描写层层递进,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名篇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备受研究者的青睐,而其中的“山神庙”情节尤其备受关注。以往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山神庙”叙事学功能上的意义探讨和林冲个人性格变化的重要节点两个方面,而忽视了“山神庙”这一民间信仰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山神庙”这座神庙,对于理解林冲这个人物至关重要,也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描写方法不外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崔文峰 《课外阅读》2010,(11):177-17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精彩篇章之一,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中的环境描写在其中起了重要在作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简洁、传神、情景交融,不仅塑造典型人物,而且推进矛盾冲突,显示了主题思想。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巧中有巧,环环相扣──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构思艺术王仙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成功,除了得益于生动细致的人物刻画和精练恰当的景物描写以外,还与其精巧的艺术构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摘取小说中的有关情节。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构思艺术作一番简...  相似文献   

12.
环境描写是小说创作中的重要部分,这一种类的描写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节选于《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精彩篇章,就是通过简单的"风雪"环境描写勾画出前后不同的"林冲"形象,并且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对该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且在解答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相关试题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百回本《水浒传》第十回。该回选入了高中语文(第四册)教材。教材要求让学生把握林冲性格特点,正确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但拙文这里探讨的是“酒”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所起的作用,以管窥豹,对《水浒传》中的“酒文化”作些诠释。  相似文献   

1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故事系列中的一个大段,截取他刺配沧州这个横断面,描写他由逆来顺受到手刃仇敌的性格成长历史,突出地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节选部分有头有尾,可以看作一个精彩的短篇。首先,情节发展一波三折。故事围绕迫害与反迫害展开。迫害者...  相似文献   

15.
吴威 《文学教育(上)》2013,(23):109-109
《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实现飞跃,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章节,林冲手刃仇敌,怒不可遏,既是对统治阶级的绝望和反抗,也有对结义兄弟陆谦的痛恨。  相似文献   

16.
司保峰 《当代学生》2014,(12):12-14
即使你没读过《水浒传》,但林冲可能也还是一个你耳熟能详的人物。很多省、市的语文教材都收录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有关林冲的章节。"林冲根本不是什么英雄。恰恰相反,他是懦夫、狗熊。""林冲这个人极其凶狠、残忍、血腥,有暴力倾向,甚至缺乏人性。"有的同学如此评价林冲,你能认同吗?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有几千年的酿酒历史,与酒有关的人与事数不胜数,楚王投醪劳军、新丰鸿门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水浒传》中有许多关于酒、关于酒宴的描写。本文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酒的描写及其作用。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第十回,回目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这一回主要描写了林冲由奉公守法、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  相似文献   

1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是林冲传记中的重要章节。在这一章里,作者善于把行文的紧张与松弛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谋篇布局上的曲折变化,波澜起伏,既生动地写出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武装反抗的典型成长历史,又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要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在描述了野猪林遇难、棒打洪教头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后,作者在谋篇  相似文献   

19.
<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写的是林冲被陆谦等人一路迫害至山神庙,无意间探得其阴谋,于风雪夜手刃仇敌的故事。本文的主题在教参中历来被解读为"官逼民反",老师在课堂上也往往沿  相似文献   

2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脍炙人口的一节,历来为人津津乐道。这一回主要写高俅对林冲的迫害步步紧逼,派陆谦火烧草料场,阴谋害死林冲,使得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失掉了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终于从原来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变为了一个坚决反抗的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