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开放型题”逐渐占有重要地位。“开放型题”特征是解题要素不全,其条件或结论有待补充、探索,这类问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双基”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处理“开放型题”有下列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开放型物理问题是相对于传统封闭问题而言的 ,封闭型的问题是传统教学中条件充分、结论确定的问题 ;而开放型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可以套用的物理问题 ,其条件可能不完备 ,需要在求解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或增添假设 ,其结论是丰富多彩的 ,其解题途径、思维过程是因人而异、灵活多样的 .开放型物理题对于教师转变复课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因此 ,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不少立意深刻、背景新颖的开放型问题 .由于开放型问题自身的特点 ,决定了这类问题是对应试教育中“题海战术”的挑战 .由于不少学生缺乏对这一…  相似文献   

3.
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但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数学问题.它一般具有下列—些特征: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在寻求解答的解题过程中可促进主体认知结构的改进.常见数学开放题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策略开放型、情境开放型和综合开放型.  相似文献   

4.
开放型试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型试题而言,其特征是题目条件不充分、或者结论不确定,也正因为如此,开放型试题的解题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谈谈开放型试题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5.
开放型问题也称探索性问题,它与传统题型不同,开放型问题可能条件不够完备,结论也可不一定唯一确定,具有开放性,解题的过程具有探索性,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参与科学发现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开放型问题”解题的一些思路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所谓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传统型问题而言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型问题的条件是完备的,结论是确定的;而开放型问题则是,或者条件不完备,或者结论不确定、不惟一,需要解题者自己去探索.正因为如此,开放型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有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明确指出,“要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呈现形式要多样化”。开放型的应用题是指条件多余须选择,条件不足须补充,问题不足须补充,或具有多种解题方法或答案不固定等题型。因此,开放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趣味性、新颖性、创造性等特点。让数学开放题进入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开放型题目成为了中考试卷中的一个亮点,开放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这些题目或条件开放,或策略开放,或结论开放,本文主要用两个例子来说明解题策略开放型题目的解答方略。  相似文献   

9.
<正> 开放型问题是指解题要素不全,其条件或结论,需要探求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开放性问题。所谓开放性数学问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开放性问题重在开发思维,促进创新,提高数学素养。在中考试题中常见的开放性问题主要有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组合开放型和策略开放型等几种,本文试就其解题思路举例予以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数学开放题在测试能力中,特别是测试创造能力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开放型题的研究和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拟就高考试题中所出现的开放型问题作点归纳.且数学开放型题的概念及特征所谓“数学开放题”是指“凡是答案不唯一或者条件不完备或者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的习题,称之为开放题,,[13数学开放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不确定性:所提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和一般性的,其背景情况也是用一般词语来描述的,主体必须收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2)探究性:没有…  相似文献   

12.
开放型问题或者条件不完备,或者结论不确定、不唯一,需要解题者去探索。在此对条件开放题、结论开放题、组合开放题、试验操作开放题,四种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开放型试题是指题设条件不唯一,或解题方法具有多样性,或答案不单一的题目.这些题目或条件开放,或过程开放,从而导致结论也具有开放性,以此来考查同学们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立意新颖、情景鲜明、耐人寻味的开放型试题,它们成为试卷中的亮点.开放型试题有利于引导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复习中应重视开放型试题.开放型试题的题型设计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数学开放题的主要特征是,或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或解题方法不唯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兹以特殊平行四边形中考题为例,分类说明.1.条件开放型———逆向思维此类问题给出了结论,但条件不足,需要解题者自己分析、探索,使该结论适应所具备的条件.解决条  相似文献   

15.
结合教材编制开放型问题上海市电视高级中学孙耀庭所谓开放型问题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从而蕴含着多种可能,要求解题者自行推断.由于这类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热情,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中数学教材(本...  相似文献   

16.
1 开放型教学的意义开放型教学是一种旨在打破传统封闭型教学模式,加强各科联系,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它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是指开放性问题的设制上.具体点讲:只给出问题的条件要求解题者自行探索,可以获得各种结论;或只给出问题结论,要求解题者自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开放型问题也称探索性问题,它与传统题型不同.传统题型给出已知条件,要求解出预定结果,或证明既定的结论.开放型问题可能条件不够完备,结论也不唯一固定,具有开放性,解题过程具有探索性,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自觉参与科学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开放性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大,综合性较强,对解题方法的要求较高,再加上题意新颖,构思精巧,试题的难度一般较大.它要求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观察、归纳、探索和综合等推理过程才能得出结论.它重在考查分析、探索能力和思维的发散性.一、条件开放型问题此类问题给定了一个结果,但条件未知或不完备,或条件有误需纠正,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唯一.条件开放型问题的明确特征是缺少确定的条件,补充的条件有多种选择.解此类题的基本策略是执果索因,寻找结论成立的条件,在判断条件有误时,常举…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于开放型问题对于培养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本文将几种开放型问题作一简单归类,以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 一、条件开放题这类开放题的结论明确,需要求的是使结论成立的条件.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从结论入手,逆推其条件,其解题过程类似于分析法.  相似文献   

20.
1.条件开放型这种题目中常用“当满足什么条件时,能得到什么相应的结论”的语句,在解题时,假想有了相应的结论,然后执果索因,寻找能使该结论成立的条件。该题型的特点是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猜想来得到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