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记者这一行业,年轻的我不过是一只“菜鸟”.关于暗访报道,我既没有做过“卧底”,也没有曝光过巨大黑幕,只不过做过几次体验式的暗访报道.不过,也正是几次暗访经历,在尚不算长的记者生涯中最让我刻骨铭心. 暗访记者得像个“演员” 在很多报社,暗访报道一般属于机动部或热线部,因为它属社会热线新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身在《南阳晚报》热线部,有为百姓伸张正义的责任和义务,我觉得能为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值得。 《南阳晚报》热线部创办仅短短一年时间,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有一定影响,应该说是8位热线记者辛勤劳作的结果。然而,在一篇篇产生影响的文章后面,记者们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难处。比如采访的阻力,尺度的把握,以及面对诸多不平事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的感叹。  相似文献   

3.
姜轶 《新闻传播》2010,(4):135-135
1999年,山东省临沂市、河北省邢台市等地区率先在广播电台开办了"行风热线"栏目。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省市纠风办和当地广播电台共同开设了名称各异的行风热线节目。但是,作为广播节目本身,行风热线有其局限性,为了将行风热线这一品牌栏目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4.
"王帮办热线"是生活报在2003年打造的亲民服务专栏,当年只我一个人负责,现在已发展成由4名帮办记者组成的帮办团队。帮办记者每人配一部热线电话,通过专版对外公布,百姓有问题,第一时间直接求问帮办记者,内容特别丰富,五来年"王帮办热线"及生活报在精做民生新闻报道方面的经验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就是"互动"、"搭台"、"牵线"和"传递"。  相似文献   

5.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都市报的热线新闻如何做得与众不同?如何做到更贴近、更有效?同时,随着微博“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微博上爆料,传统媒体的热线新闻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资源?如何更好地做到报网互动?这些都是新课题。本文将从热线线索的源头拓展、热线新闻的内容、形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做强都市报的热线新闻进行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6.
24小时新闻热线是电视频道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处理好热线内容成了编辑部和热线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通常,记者接到一条热线,就会看是否有值得报道的价值。然而,每天有成百上千条的热线,不是每条都能当成新闻来做,也不可能把每条热线都落实、处理到位。笔者认为,有时拿到一条热线,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来处理。  相似文献   

7.
提高热线电话节目的品位司徒彬近年来,各级电台都普遍运用热线电话做节目,有热线点歌、热线讨论、热线咨询、热线投诉、热线报新闻或跨地域性的电话联播等,使广播节目生动活泼,大大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和可听性,并适应听众求快、求新、求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台州日报社在借鉴兄弟党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党报热线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采编队伍,着眼民生新闻,以百姓生活中的突发事、新鲜事、烦恼事、有趣事为报道内容。经过3年多的实践,《台州日报》热线不仅成为群众联系党报记者的热线,  相似文献   

9.
郑远兵 《新闻界》2000,(2):43-44
热线 ,原是一种便于随时联系而准备的通信专线 ,通常是为国家首脑之间联系设置的专线。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 ,如今一些领域 ,特别是大众传媒将热线演变为一种便捷和直接的与大众沟通和服务的形式。就党报群众工作的范畴来看 ,“热线” ,也是群众向党报反映问题、反映情况的一种形式。由于“热线”比来信更便捷和直接地反映读者的呼声、要求和建议 ,因而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热线贴近读者《自贡日报》于1998年12月开始 ,在头版设置“读者来电”专栏 ,开通热线 ,使报纸大大增强了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  相似文献   

10.
张燕 《新闻与写作》2001,(12):22-23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开放程度逐渐加大、人们交际范围越来越广的今天,生存需要早已被满足,随之而来的是对情感的热切渴望。 在这种情况下,1999年9月,南阳晚报社领导大胆作出决定:继“24小时新闻热线”之后,再开通一条“情感热线”,锁定恋爱、婚姻、家庭。同时决定由我做女主持人,专刊部几名男同志轮流做男主持。 9月25日,我们在报纸上发了一则小启,将热线值班时间定于每周一、三14:30至17:30。但一连好几个星期过去了,一个电话也没有。有人说,报社办这种热线根本不行,你们编辑记者是干新闻的,不…  相似文献   

11.
1999年3月8日,由临沂市人民政府纠风办和临沂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创办的“行风热线”节目正式开播。“行风热线”节目开播7年多来,热线火爆,长盛不衰,以至于成为一种“行风热线”现象。本文旨在对临沂市“行风热线”的成功运作做一解析。一、以机制为保证,以创新为抓手,以活动为载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竞争越发激烈、公民新闻不断冲击的情况下,新闻热线依旧是传统媒体拓展新闻资源、挖掘独家新闻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华商报》为例,着重探讨和分析了新闻热线的运行机制和主要内容,以及在新媒体冲击下该报热线部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其为转型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管咪虹 《视听纵横》2002,(6):103-103
“我是值班记小管”,打过我们健康援助热线85559107的听众对这句话应该不会陌生,24小时开通的这路援助热线也陪伴了我整整一年。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10月31日起,中国电力报要闻版一直刊登热线电话、热线传真、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及邮编。在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开通“新闻监督热线”,以进一步做好电力宣传工作,可谓“该出手时就出手”。  相似文献   

15.
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节目创办于2002年5月15日。已连续八年荣获全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是全省广播媒体的第一个"服务民生"的热线节目。2005年5月在全省行风热线业务研讨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得到了中纪委监察部领导白岩凌的充分肯  相似文献   

16.
李冬明 《新闻传播》2005,(11):37-38
目前,都市类报纸热线信息已经成为各报本地新闻版或社会新闻版最主要的内容。有人做过统计,一周内,北京各主要都市报的热线版新闻有80%来自线人报料。其中《北京晚报》热线新闻部每天24小时接听热线上百条,95%以上来自群众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由此,可以说热线信息已经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一个重要的新闻资源,要开发热线新闻资源,关键点在于如何对热线信息进行整合,这将成为各报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法宝。  相似文献   

17.
开拓新闻源的历程 作为山东省内创刊最早的晚报,齐鲁晚报于1994年在省内率先设立了读者热线,并成立了热线新闻部(后改名机动新闻中心),区别于跑口的记者从政府部门获取信息,这是齐鲁晚报从读者中获取新闻源的开端. 齐鲁晚报最早只有一部读者热线电话,慢慢扩充到三部热线电话.两位接线员白天轮班接电话并负责记录,晚上是本部门记者负责通宵接电话.  相似文献   

18.
遵守职业道德,激情饱满地工作新闻热线记者每天会接听许多的咨询、投诉电话,有的热线必须到现场才能了解事件的真实性,因此,优秀的热线记者应该勤跑、多看、多听,到现场发现事实,并且忠实地报道事实;应该弘扬真善美,揭露假丑恶;应该有敬业精神,不怕累,不怕苦,不怕险.百姓利益无小事,在百姓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算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也会得到百姓的谅解.优秀的热线记者还应该具备足够的激情,对采访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每天,热线记者都会接到不同类型的热线,每天都是对热线记者的考验.优秀的热线记者要敢于面对挑战,敢于了解事件真相,挖掘事件真相,为百姓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9.
公安部门开设110,为老百姓做了无数好事实事,使很多案件及时破案,普天下叫好。医院开设110,抢救了无数危急病人的生命。近来新闻界也悄悄开设起“新闻110”采。诸如,“热线电话”、“热线传真”、“热线寻呼”、“热线主持”、“热线编辑”、“热线记者”。一个比一个热得烫人。《沧州日报》的“新闻招手停”,奔赴街区,10天获得130多条新闻信息。《大河报》成立“热线新闻部”,一分钟一个电话,有时一天要接五六百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崛起,新闻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场不可避免的挑战赛中,人们拼的是新闻的鲜活度,日益重视让这些报纸发达起来的热线新闻,热线新闻中亮度最高的要数现场新闻。因此,如何把现场新闻做大做强成为这场超级“赛事”的王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