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聂清华 《教育艺术》2003,(12):45-45
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其课堂语言一定是自然优美的,上课似朋友般交谈、游戏,身体语言也配合得天衣无缝,举首投足犹如有磁性,吸引着学生去思考,去创造。高度的语言修养是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创造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使课堂上的音乐美与语言美达到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还得讲究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美。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化学语言美,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化学知识的严谨,让教师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作一番尝试。一、教师的"造型"美课堂上首先要通过美的气质和风度给学生以美的造型:举止要文雅庄重,教态要自然舒展,衣着要整洁大方,言谈要流畅幽默。这样,学生看到、听到、感到、想到的都是美的,自然利于在美的环境中开展教学,陶冶情操。二、教学的语言美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优美的语言是教学的必需。教师语言优美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4.
1 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笔者从小特别爱读书,多年的阅读提高了自身的文学修养.笔者在教学中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5.
语言交流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桥梁。如何做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探析实现课堂语言美的措施和做法,旨在寓语言美于课堂教学之中,努力提高课堂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一、简洁精练是教学语言之美的基础郑奠在《中国修辞学研究法》中汇集了古人有关“繁简风格”的论述后有这样一段评论“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而我觉得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如此,意尽言止,干净利落。切莫拖泥带水,繁言复语,听的学生昏昏欲睡,不知言之何意。以至于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底下不是暗渡陈仓搞小伎俩,就是伴着讲课声酣然入睡,弄得学生身心疲惫。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体态语言美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语言美,它与学科之美融合,是教师内在美的流露,是师生互动生成之美。教师教学体态语言美不仅仅是一系列表达技巧之美,还是一种微妙而独特的教学美学现象,是一个师生共同经历的美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稿源采珠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失去艺术的魅力。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积极创设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首先,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具有教育性。其次,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清新流畅,具有艺术性。再  相似文献   

8.
1.教学语言应科学规范。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师的语言科学规范,潜移默化之下,学生也能讲科学规范的语言;反之,教师语言不科学规范,就会产生消极的“示范”效应。另外,只有科学规范的语言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讲清楚、讲明白。只有科学规范的语言才能谈到语言美,才有可能使语言的魅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2.教学语言要具有审美性。教师的语言美,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美,二是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而又含蓄,常常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形式美则要求教师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的艺术,不能只满足…  相似文献   

9.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是教师的职业用语。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可见,教学语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和难以估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思想的直接表现,教学语言是构成教师教学艺术风 格的重要因素。构建教师教学语言美,发挥语言艺术的功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欢乐中探索客观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陶冶学生的性情,就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文学美、情感美、音韵美和童趣美,用美的语言来塑造美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吴军 《考试周刊》2012,(56):141-141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课堂效率。化学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现象之美、物质结构之美、化学理论之美和化学实验之美。因此,化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言简意赅、抑扬顿挫、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3.
庹连进 《教师》2011,(15):109-109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师生间信息传递的工具。音乐教师要优化音乐教学语言,树立美好的语言形象,通过丰富的教学语言,使课堂教学富于艺术性和感染力,让语言美与音乐美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可以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知识和营养。以下是本人对音乐教学语言艺术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教师之于课堂教学的组织,犹如一个交响乐队的指挥,其语言、声音、姿势、面部表情,乃至于一个细微的手势都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或情绪高涨,或心情沉郁。教学的美关键在于教者能够显示其本质的力量,学生观其形而察其情,听其声而知其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声音之高低,语速之快慢,停顿之长短,语气之强弱,情感之变化,无一不可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课堂,给学生以美感。  相似文献   

15.
罗新初 《考试周刊》2013,(57):79-80
目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传授性的,一种是教学组织性的。这两种课堂语言实际上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反映。新课程体现出许多新的理念,其核心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对教师,包括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使用情感性、启发性、激励性和商讨性的语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语言仅仅规范、科学是不够的,仅仅停留在不讽刺侮辱学生的层面也是不够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唤醒学生、激励学生,尽可能让每一句话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广大教师中来一场"语言革命":重新认识教师语言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重新学习教育教学语言,重新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6.
李健 《教师》2011,(19):71-71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读课文、让朗诵贯穿课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能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收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朗读的意境中体悟到语言美,想象美,情感美,“读”是我们语言教学的第一法宝。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64):152-153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良好地运用教学语言能保证课堂的高效性、有趣性。作者根据对教师的访谈情况,建议把握好声音语言的四性,同时辅以其他教学语言,将教学语言灵活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古诗通过非常简练、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片、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结合起来,运用于古诗词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重现情境,让学生领略画面美;利用多媒体品析字词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利用多媒体展开诵读,让学生吟咏音韵美。  相似文献   

19.
陈小园 《现代语文》2009,(7):104-106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时所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美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教学语言美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教学‘语言美的水平,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追求教学语言美,自觉、深入地研究、探讨和把握语言美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规律,使教学语言更得体,更完善,更优美。研究和探索教学语言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美进行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展现给大家的是儒雅的语文课堂,要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而这种课堂氛围的创设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语文老师应该把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看作是一件大事,应该有意识地磨砺自己的语言,研究语文教学的语言风格,逐步掌握教学语言的特征,达到语言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