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MBA“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欧美各商学院 ,尤其是美国的商学院中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 MBA学员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我国开设了 MBA专业的高校中 ,大部分也都设置了这门课程。 1 998年 5月全国 MBA指导委员会委托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举办了“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第二次师资研讨班 ,各校教师普遍认为这门课不好教 ,MBA学员不喜欢也不重视这门课程。那么 ,是不是这门课程已没有生命力呢 ?事实并非如此。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 ,查阅当前欧美商学院的有关资料 ,对我国 MBA学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旨在提高本…  相似文献   

2.
今年秋季开学,8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和88级英语专业将开设“外国文学”。这门课程是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中不  相似文献   

3.
“事倍”与“功倍”──外国文学课程学习方法探讨符华春在电大中文专业的文学课程中,学员多反映外国文学课的学习难度大,其原因是该课程时间跨度长、地域广、流派杂、线索多,学员对作品接触较少,甚至许多学员对一些长长的译音姓名就望之生畏。在此畏难情绪下,有的学...  相似文献   

4.
外国文学是电大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课,是介于外国文学史与外国作家作品赏析之间的一门课程。它要求学员既要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线索,具有较丰富的文学史知识和阅读鉴赏水平,又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电大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学员们大多靠业余自学,而且平时对外国文学了解甚少。针对这些状况,在辅导中我采取了如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娟 《文教资料》2009,(13):212-214
目前中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文凭、轻素质的现象,即注重传统的应付考试式的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员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完善,也忽视了学员政治思想、气质修养、心理品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培养和塑造,换句话说,就是忽视了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师范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尤其需要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应从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课程体系、严格教学常规等方面积极提高成教学院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该课程理论程度较高、抽象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想教的现象,最终导致教学目标不能达成.为改变这一现象,该门课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外国文学是各级各类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之一,自学考试自然也不例外。但由于外国文学本身时间跨度很大(从古希腊一直到二十世纪,东方文学部分也是上下几千年),内容又涉猎很广,所以很多学员感到复习起来无从下手,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记住些什么以应付考试。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根据考试中的常见题型来谈一谈应该如何复习这样一门让很多人有畏难情绪的课程。  相似文献   

8.
一、根据不同的专业及层次有选择地讲授理论课“分析化学”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该课程分为“分析化学理论”和“分析化学实验”两部分,二者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本课程在轻院成教中主要面向轻化工程和生物工程,包括本、专科。由于专业及层次不同,面授课时也不一样,因此就给理论课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授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专业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大多数成教学生从事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很熟悉,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师专三年制中文专业外国文学课在内容上可由四部分组成:文学发展史概论、作品研究、中外文学特质比较、外国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这一新构想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思维,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用知识从事实践能力。“新构想”对本门课程教师的素质、能力、观念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它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就目前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能接受这门课的知识,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应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手绘表现技法这门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也是一门对动手能力与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课程。目前手绘技法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部分学生在设计时只选择使用电脑而不用手绘;学生自身不重视手绘,没有兴趣,认为手绘是一门不重要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杨洪爱 《考试周刊》2014,(76):108-109
<正>小学体育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教材、新课程、新观念的背景下上好体育课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关心的问题,现总结教学经验,谈谈我对上好小学体育课的一些见解。1.在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过去人们对体育教学这方面的认识比较狭窄,认为学校体育就是打球、做操、玩。因此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喜欢上户外不喜欢上理论课,在体育活动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800米此类的耐力项目,等等。我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速度大大加快,市场经济的大潮涌遍神州大地,国人无不为之振奋。然而,欣喜之余,人们不得不深思:在加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社会主义中国会不会出现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发展,道德沦丧”现象?这种忧虑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在思想领域内确实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据笔者调查,成人高校里,学员中在价值观上轻理想重实惠;轻奉献重索取;轻事业重金钱;轻奋斗重享乐的倾向已比较明显。如:部分学员来校仅为一纸文凭而学,最终导致有文凭而没有水平。也有一部分学员在“经商热”、“下海风”的影响和拜金主…  相似文献   

14.
在职工专业技术培训工作蓬勃开展,职工专业技术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学员不愿学”的问题在一些企业乃至一些地区内出现了。学员不愿学的常见现象有三:一是压根不愿学,不仅不愿牺牲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就连占用工作时间也靠三请四催。二是迟到、早退、请假、拖拉作业的人次越来越多。三是考试作弊现象普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有人叹息学员不珍惜学习机会,也有人埋怨学员不求上进、不争气……我以为,真正原因不在学员身上,而在学员之外,在于客观上造成学员不愿学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人教育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材,为振兴中华作出了贡献。但是,目前出现的学员厌学,不求进取等倾向实在令人忧虑。一部分学员把来校参加学习看成是转干、提拔、晋升职称的台阶,为了一纸文凭而学,导致平时学习不努力,经常不到课,考试舞弊,最终成为有文凭没水平的平庸之才。还有一部分学员在经商风的影响下,觉得读书吃亏,认为是“苦了妻子,拖累了孩子,丢了位置,损失了票子”。个别学员甚至酗酒、  相似文献   

16.
基础会计是开放教育财经类各专业学员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使学员轻松入门,如何让学员习惯于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是这门课程的两个重要任务。本文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和媒体资源建设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在教学各环节要激发学员对知识的渴求感、趣味感和成就感;要结合实际,建设学员喜欢,并且实用的资源,积极引导学员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武,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最近几年,在少数职工学校中,存在教学质量差,白送文凭的现象。这种做法危害很大: 一害学员。一些职工入学目的不端正,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镀金混文凭,平时不努力,考试时要挟老师降低要求或透露考题。考场上,偷看书、抄笔记、传条子、对答案、“互相帮助”,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文凭是拿到了,可是适应不了工作需要,反而养成作弊的毛病,害了学员自己。  相似文献   

18.
《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是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比较紧密.而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对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比较喜欢进行实践操作这一现象,在《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刚从初中学校毕业的中职生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操作的基础,而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近年来进入职校的生源质量有所降低,给《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的教学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继续搞好该课程的教学是必须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外国文学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外国文学是指中国文学以外的一切域外文学,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对于二年制或三年制的师范专科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将外国文学课一般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连续几年来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与掌握经历了一条有一定规律的历程.这其中教师的疏导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效果.从某种程度来说.一门课程是否受学生重视和喜爱除了教师本人的学识外,与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成教语文教法课作为中文专业一门基础技能课,理论性强,更侧重教学实践。学员面授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深感理论枯燥,与实践相脱节,学习没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员思想保守,只是像“庖丁解牛”一样肢解教材,人云亦云,缺乏创新,有的学员讲文学作品,并不比《牡丹亭》中的陈最良讲解高明多少。我常带领学员深入各中学进行宴习、见习。通过调查,我发现很多中学生并不热爱文学,本应在文学的氛围里享受浪漫和激情的中学生却不再有诗意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