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2011年,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引领首都建设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力量。把北京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把北京建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善之区,是首都教育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也是首都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为此,今年这个教师节,编辑记者走到一线教师中间,去发现、寻找10位体现北京精神的教师代表。在与这些普普通通的教师接触中,我们感受到:北京精神不抽象、不高远,它就在千千万万教师身上,  相似文献   

2.
《教师》2012,(6):2
本书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了霍懋征光辉的一生。其正文分崇高师德、育人智慧、教学艺术三篇,以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思想为主线,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霍懋征终身从教、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以爱执教、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孜孜不倦、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引领广大教师体味霍懋征的"教育箴言",品读她的"育人故事",见识她的"教学经典";感受霍懋征崇高师德的真谛,践行她师德修养的心路历程;吮吸霍懋征育人智慧的甘霖,沐浴她育人智慧的光辉;步入霍懋征教学艺术的殿堂,吸取她教学艺术的滋养。  相似文献   

3.
北京艺术院校较多,其文化内涵丰富、专业特色鲜明、学生特点突出,这些都与首都的发展息息相关。"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已经深深蕴涵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大力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是新时期不断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而且可以起到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磨练创新精神等作用。为促进劳动教育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要强化劳动教育目标的创新育人导向,优化劳动教育载体的创新育人功能,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创新育人本领,营造劳动教育环境的创新育人生态,合力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紧密融合的有利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提到首都人们就会想到北京,就会想到或想象北京人的精神风貌。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于2011年11月2日正式向社会发布。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北京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北京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爱国、创  相似文献   

6.
资讯     
《中国教师》2012,(3):4-5
<正>北京开发"北京精神"地方课作为学生必修内容本刊讯(孙晓菲)"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据介绍,"北京精神"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相似文献   

7.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具有文明性、精神性、历史性、现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在当今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北京冬奥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但可以丰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资源,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够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因此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课程育人、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为重点加以推进,以此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好地培养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爱国教育是向年轻一代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爱国教育形式已经不能完全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目标.对此,文章依据目前大学针对新入学本科生的大类培养模式,在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提出"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参与者与教师协同育人,融合学习目标和实际需求"的爱国教育新模式,并将其与本科...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以下全新的时代特征:爱国教育中的制度规定更加完善、爱国教育中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厚、爱国教育中的中国价值更加明显。与此同时,新时代的职业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和爱国主义教育流于表面的挑战。鉴于此,要在职业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深挖课程育人有效资源,强化课堂主渠道作用;营造爱国主义氛围,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爱国主义网络阵地,强化新媒体育人优势,依托多种有效路径,彻底落实新时代职业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一年,中国人民大学将从服务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大力弘扬"北京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隆重召开的愿景出发,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以精致服务吸引人,科学施教引领人,人性化管理改变人,通过教育与服务创新化解管理难题,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12.
上饶师范学院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托赣东北浓厚的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传承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精神,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以方志敏的人格魅力滋养新时代大学生品性养成,从而实现方志敏精神内核的创造性转换,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体现"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2日,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在北京正式向社会发布。据此回答1~2题。1."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而提炼培育北京精神,有利于提升首都的人文向心力、文化竞争力和文明感召力,为建设北京特色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支撑。材料表明()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4.
大学的核心功能是育人,育人的重点是德育,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和精髓。自中国第一批现代高校建立以来,就一直非常注重大学精神的构建,大学精神一般都包含着以爱国奉献、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创新进取为核心的进步思想与理念。高校校史和大学精神紧密相联,校史的演进过程就是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对大学生进行校史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大学精神的教育,校史是一种教育路径和载体。本文将围绕大学校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同济大学为例来谈如何把校史教育融合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去,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历时1年零8个月,数百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经过七轮大研讨,292.97万张公众投票参加评选,凝聚着首都人民精神、文化和历史共识的"北京精神"终于诞生了。一段时期来,当大家为首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鼓掌欢呼时,也日益为人们共同文化追求的缺失而忧心,为阶层、族群之间的离散而焦虑,"精神饥渴"在物质满足的反衬下变得愈加强烈。  相似文献   

16.
高中华 《贵州教育》2007,(20):17-18
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对激发学生开拓上进,追求真理具有重大意义.师爱,乃育人之本,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火热而真挚的爱心,就不能当好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唯有爱,才会像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研究》2015,(1):61-62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创建了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落实体验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一、在活动体验中实现德育教育1."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活动每学年开学前,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德育体验活动。活动一方面以"爱"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师"和"爱同学"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文明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统一的综合育人价值.在新时代"劳动观"指引下,劳动教育的作用 日益显著,它对于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树立劳动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体系机制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劳动氛围营造等方面着手,以"魂、根、要、能、基"五位一体为抓手,以"五育并举"为目标,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创新路径,从而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实效,为劳动育人工作创新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自强、自律、负重、拼搏”的铁人精神为统领,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强化大庆精神的育人功能,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特色育人模式,对于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脱离”倾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色基因作为红色文化的遗传密码,是推动时代青年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的力量源泉,具有很强的无产阶级性、民族性和科学性。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能够丰富青年大学生爱国观教育内容、创新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延伸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对于培植青年大学生爱国情怀产生重要意义。红色基因融入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加强红色文化育人,拓宽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发挥活动育人功效,丰富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强化媒体宣传作用,创新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落实实践育人功能,提升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