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语文新课程呼唤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倡导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发展,它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学生在人格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学生的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成长于这种环境中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尊重生命价值和尊严为终极目标;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和人的现代化要求的新型的人格。当前上海正全面进行二期课改的实验。二期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健全其人格…  相似文献   

3.
加强生命教育和落实生命教育意识已经渐渐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慢慢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提高生存基本技能,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真正落实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发现、开发、提升、实现、创造人的价值:语文教育的功能在于对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奠基功能,对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引导功能。对人的精神塑造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都体现出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因此语文教育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内容是学生赖以生存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同时,获得生命的精神支柱,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着力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本文旨在探索中职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巨大的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承担着塑造学生人格的责任。语文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渗透人的生命教育,适时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的生命:如果生命失去了爱,如果生命不再完美,如果生命遭受屈辱,都不能抛弃生命。通过教育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不断发展,老师的教学能力也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的人格,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具体途径,以确保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它不能失去对人的关注与关怀,语文教育尤其如此.但是,语文教育曾经出现过人被物化、奴化、非人化的倾向.为此,我们倡导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人化"的教育,它对人的生命诉求予以高度重视,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认知和品德两方面切实关怀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兼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同时跟生命关怀也有很大关联,适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开展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生命教育理念,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有着积极意义,更利于情感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探讨生命教育理念的融入方式,引导学生成长为积极、乐观、向上的生命个体,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朱敏 《成才之路》2011,(23):30-31
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教育的价值,在于真诚地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意识,忽视学生作为生命的存在,所以,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关注鲜活完整的生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语文在人文和教材方面的两大优势,我们找到了在语文教育中实行生命教育一些途径,希望通过这些探索,能够对语文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起到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梁晓波 《教育》2011,(26):51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它负载着对大学生进行价值、信念、道德、审美、情感等多方面教育的责任,教学的前提是把学生当作有生命意识的人,教学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完善生命发展的历程,教学的归宿是达到对学生生命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唤醒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决定了语文课程与生命关怀具有天然的联系。"言为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唤醒教育",是点燃学生生命之火、拨动学生心灵琴弦的最温情、  相似文献   

14.
钱军 《文教资料》2010,(17):48-49
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极富弹性和张力,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分析教育现状入手,对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语文教育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解放了人的思想,追求人的个性,把珍爱生命的理念植入学生心中,使之成为一个独立、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为此,语文新课程要求教师重塑自己的生命个性色彩;通过主体的各种感官、文本及生活中的各种生命形态交流碰撞,唤醒主体沉睡的生命意识;通过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的生命意识;倡导发展性评价,不断促进整个生命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这个主张是根据生命发展需要、教育本质的追寻、教育研究的启迪、语文价值的寻觅而建构的。我们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重要方法。这基于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为此,建构自己的操作模式: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这个主张是根据生命发展需要、教育本质的追寻、教育研究的启迪、语文价值的寻觅而建构的。我们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重要方法。这基于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为此,建构自己的操作模式: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研究对"生命"和"生命教育"严重缺失,语文教育由于应试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失去了鲜活感和生命感.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策略:唤醒生命意识,构建回归生活的语文课程生态观;唤醒课堂情绪,构建自主建构的语文课程学习观;倡导"生命关怀"告别"宏大叙事",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观.在语文的阅读、写作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万惠 《教学随笔》2013,(2):122-123
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中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塑造学生人格的重大责任。语文教师要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渗透人的生命教育,适时地引导学生善待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组合而成的,生命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人生的质量。生命是教育的根本,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的培养极其重要,一些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态度值得教师深思。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期,语文学科作为重要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至关重要。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全方位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