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研究对数据获取与利用的需求不断增强,提供数据素养教育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明晰数据素养及数据素养教育概念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国内10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展开调研,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结合用户在数据素养方面的需求,在数据意识与伦理、数据发现与获取、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数据保存与管理、数据评价与引用等方面探索了数据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支撑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2023年10月28—29日,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纪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5周年·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近百所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及馆员代表,北京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以及图书馆新老馆员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会议紧扣“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建设”“图书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等多项议题展开研讨交流。文章综述了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及前沿思考,探究高校图书馆新时代下信息文化建设、智慧化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内涵、探索路径与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3.
科学交流的不断演进,拓展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边界。从科学交流视角探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实践,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备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生态链。文章梳理了相关研究,从版权教育、开放存取、数据管理、机构知识库和学术出版等5个方面调研国内“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科学交流方面的信息服务工作,分析其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助力教育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发生深刻变革,学习方式也在悄然改变,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方式仍有改善和优化的空间。本文以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样本,从资源支持服务、在线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培养、技术和平台支持服务、互动与交流支持等方面,调研"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探讨当下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困境,提出高校图书馆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改进路径:构建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的资源保障,拓展和深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加强信息技术在线上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应用,协同推进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向纵深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近年来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业务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北京大学图书馆将古籍修复科学发展、馆藏古籍破损调查和现场应急修复等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业务规划,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文章对主要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业务模式进行总结,详细阐述北京大学图书馆具有创新性的规划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都提出了创办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但对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图书馆作为支撑的观念还远未被广泛认同。文章从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出发,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与学校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得出结论:创办一流的大学,不能没有一流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的研究现状,对武汉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科学数据实践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其特点与不足,提出了科学数据的管理服务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的管理服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西部高校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务件。本讨论西部高校图书馆与教学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及实现交流与合作的基本途径,并通过实例说明交流与合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调研了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的历史和研究现状,以近5年获得韩国图书馆奖的韩国高校图书馆为研究样本,归纳出空间服务设计的基本要素。通过教育创新和空间服务的角度审视高校图书馆并分析这些空间构成的要素,发现韩国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成会根据不同的共享策略而变化,总结出创造性的真实沟通环境、充分的网络合作空间、与社会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是韩国高校图书馆常见的服务策略。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服务设计提出三点建议:塑造学习共享空间的沟通环境、实现网络资源协同、建立社会交流空间,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密切。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尔巴纳-香槟分校消防学院图书馆阮炼博士、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研究馆员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鹰教授联合主编的《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与管理》(Academic Library Development and Administration in China),由美国IGI Global出版社于2016年9月出版。图书自出版以来,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参见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