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作文,让学生自己来评改,让学生之间交叉评改、相互评改,使作文评改回到学生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作文中的差距,找出作文中的不足,有利于学生不断总结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认识,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自己从别人的作文中感受到作文的写作意图、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相互比较,不断完善,取长补短,相互提高。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也是一项有益的互动活动,使学生在作文的评改互动活动中,拓宽写作视野和鉴赏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周玉明 《辅导员》2010,(12):45-45
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指导中,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为学生创设作文之情,丰富作文之源,积累作文之材,才能解决学生作文的老大难问题,学生的作文才会充满生机。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写作的状态,才思被挫伤,兴趣被压抑,作文教学的质量和前景令人堪忧。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掌握作文命题的自主权,以学生生活为基点向外辐射。淡化专门作文的意识,强化生活意识;改变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为学生互改,真正落实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作文形式应丰富多样,书面作文和口头作文相结合。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作文批改是对学生的作文结果的评析和检验,也是对学生作文的修订,是以个体的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本次作文的总结其实又是下次作文的起始。因此作文批改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开阔学生视野的很好时机,更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校园里常流传着这样一些话:“作文作文作得脑壳疼”,“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在这种如此害怕作文的情况下,何谈作文创新呢?因此,我认为,要使学生喜爱作文,善于作文,并在作文中大胆创新,就必须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克服害怕和被动心理,多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到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如何改变作文批改“老师改半天,学生翻一翻”的被动局面,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最终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作文批改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吸收学生共同参与作文批改,并逐渐放手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角,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批改、发动学生相互批改和最终让学生学会自己批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行为。然而,提起作文,学生就会联想到报刊杂志上篇幅长长的词藻华丽的文章,由此产生一种敬畏感、神秘感,不敢轻易作文,不能轻松作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在教学中不妨“淡”化作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文,在轻松说笑中完成作文。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一、“淡”化作文概念,消除畏惧感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作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如果一开始就把作文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紧张感。所以作文课要尽量让学生感觉不…  相似文献   

8.
丁家洲 《小学生》2010,(1):47-48
学生不会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怎样教会学生写作文,怎样教会学生写好作文,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就成了小学语文研究的永久课题。多年来,我一直潜心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努力地让学生爱写作文,让学生写出好作文。下面我就怎样让学生爱写作文,怎样让学生写好作文,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对中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调查时,笔者发现51%的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喜欢作文,不怕作文的学生竟然不足10%;拿到批改过的作文后.76%的学生只是简单地浏览一下分数和评语,根本不修改作文。这充分说明了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学生作文素材严重匮乏;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远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作文评价没能引发学生自行修改作文。  相似文献   

10.
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状况,依据《大纲》中“作文教学要重视批改和讲评的指导作用。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要尊重学生的原意,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这一要求,我研究、改进作文批改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这一过程,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改、互改等形式,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对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改变作文的教学费时、低效的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作文时常感到没有东西写,或不知道怎么写,以致讨厌作文、害怕作文。作文指导应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吐真言,写真情,乐于作文,能够作文,从而充分享受习作成果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王兴绪  赵颖 《山东教育》2004,(25):34-35
一般说来,教学生作文,首先应该让他们了解什么是作文,懂得为什么要写作文。但是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学生。生硬地向他们灌输深奥的作文常识和写作技巧,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害怕作文。所以在教学生作文之初,我先淡化作文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运用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方式方法。把他们领入作文大门。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难一直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头大患。而每遇到作文,学生都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有人谓之小学生作文积累不够,有人谓之小学生作文表达能力不强,有人谓之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不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应遵循作文教学规律,在发展学生个性上下工夫,把学生自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愿意上作文课,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感到头痛。其实,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起到效果的,需要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若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写作文的技巧,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引导学生不断积累,那么学生不再感到作文难写,教师也不再感到作文教学让人头疼。  相似文献   

15.
王建军 《中学文科》2005,(11):49-4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教师对学生作文技能的传授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养成之间始终存在差距。为什么在作文教学中知识技能的讲授并没有促成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呢?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素材、作文知识储备不足之外,关键还在于我们的作文训练留给学生思维主动发展的空间远远不足。在作文实际中,如何才能有效开拓学生思维,促进作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呢?  相似文献   

16.
当前作文教学,特别是山区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没兴趣,怕写作文.平时作文都是勾完成任务而作,是为作文而作文。因此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成就感上。在这一点上.我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欲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创造观察说话的机会,以激励性的作文批语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而作文能力又是一种将学过的语言理论知识运用于作文实际的具有综合性的能力。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作文的全过程,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最终转化为作文能力,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吴小中 《现代语文》2005,(2):118-119
作文指导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作文。怎样指导学生作文,才能达到让学生学会作文的目的?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受到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作文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作文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作文评价语,重视的是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与低,作文结果的优与劣,而不能体现对学生作文过程的评价。因而,评价就有可能是单一的,片面的,其作用也往往是消极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改革作文评价语,使之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的自信力,端正作文态度,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已成为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