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亨小传     
每逢你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要记住,这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那优越的条件。故事一天晚上,我去拜访我的远房表妹黛西与她有钱有势的丈夫,从黛西的朋友贝克小姐的口中得知,黛西的婚姻并不美满,汤姆有外遇。我意外地接到邻  相似文献   

2.
无意中听到朋友提起《返老还童》,我本以为这是部噱头重于内涵的科幻片,不料看过后被其深深感动。伴着低沉的配乐,我看着本杰明离去前的不舍眼神,看着本杰明成为婴儿后躺在白发苍苍的黛西的怀里,看着剧中人的离别……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不是一个爱哭的人。为电影哭,这是第一次。影片以本杰明的诞生为开始,以他和黛西的爱情为主线,其中还加入了种种令人心酸的曲折故事,将主角的坎坷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一直被评论界批判为导致盖茨比失败的罪魁祸首。本文将以波德利亚的消费文化理论对黛西做进一步的探讨,并挖掘她被男性视角所忽视的痛苦经历,指出黛西是消费社会被“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悲剧式人物。黛西更大程度上是一位受害者,是男性失望根源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4.
女孩黛西8岁,男孩迪恩也是8岁。他们是邻居,也同在一个班。 黛西文静,不喜欢说话,像小草一样沉默。自然在班上没有什么朋友。  相似文献   

5.
张维 《文教资料》2010,(35):15-17
国际主题是亨利·詹姆斯早期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通过对黛西.米勒在欧洲生活的分析,简要阐述作者对黛西形象的塑造,分析这一形象对亨利·詹姆斯作品中国际主义特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雷佳 《文教资料》2012,(22):27-28
在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作品的分析与评论中,很少有人对黛西这一女主角作专门的评论,从梦想幻灭这一角度去评论她的更少,本研究从梦想破灭这一角度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黛西进行评论,揭示黛西的梦想是什么,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是怎样幻灭的,最后探究她的梦想破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黛西的玩具     
<正>半小时后贾斯汀来了。他紧紧地拥抱了我一下,说:"抱歉,奥吉。"我们都坐在客厅里,相对无言。不知为什么,维娅和我找遍了屋子的每个角落,把黛西的所有玩具都找出来堆在咖啡桌上。现在我们只能呆呆地盯着这堆玩具。"它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狗。"维娅说。"我知道。"贾斯汀揉揉她的后背说。"它是突然之间开始呜咽的吗?"我问。维娅点点头。"好像是你离开餐桌两秒钟后,"她说,"妈妈正要去找你,但这时黛西开始了,像是呜咽。""像什么?"  相似文献   

8.
年读者夏季的一天,女盗黛西乔装改扮混进珠宝拍卖会场,盗出两颗大钻石。她一到家马上将钻石放在水里做成冰块放在冰箱里。第二天,彼特侦探来到黛西家。“你还是把钻石交出来吧。珠宝拍卖现场的闭路电视已将你偷盗时的情景拍了下来,他们虽然没看出是你,但你瞒不了我的眼睛。”彼  相似文献   

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与多种解读。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来解读人物黛西,以此让读者了解身处在男权社会中黛西生活的不幸和使其堕落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0.
那是在感恩节后的那个周末,路易丝带着她的黑棕色混种可卡犬散步穿过屋子后面多山的小树林。那是个微寒的早上,薄雾扫过青草,穿过林木。在她们动身离家之前,路易丝为她那个毛茸茸的伙伴穿上了一件黄色外套。这只狗狗的名字叫黛西,她有点怕冷。路易丝喜欢给黛西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因为这样的话,在黛西  相似文献   

11.
毕鹏晖 《考试周刊》2008,(25):193-195
娇媚且冷漠的主人公黛西是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塑造的一个从梦幻少女到与金钱社会融合进而蜕变成为物质至上的邪恶时风的女性代表.本文试析黛西形象的蜕变及价值观的沦丧,从而折射出"爵士时代"下"美国梦"的虚幻.  相似文献   

12.
清教主义作为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源头对美国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黛西·米勒》是亨利.詹姆斯的成名作。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别是黛西的性格,证明了清教主义对美国国民性格的塑造及价值观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妈咪资讯     
《母婴世界》2014,(11):96-96
英国母女俩同天分娩 同龄宝宝实为姨甥女 据外媒报道,2010年4月3日,43岁的母亲艾莉森·威尔逊生下了黛西;3天之后,艾莉森的女儿也就是黛西的姐姐——25岁的阿什利·史蒂芬森也诞下一名女婴,取名鲁比。  相似文献   

1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一直都是主人公盖茨比幻灭的美国梦的象征,是"爵士乐时代"典型的拜金物质女郎,同时黛西也是一个充满了爱与生命冲动的女人,她和盖茨比的悲剧更多是她那个时代给她造成的困境的没有办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许可 《海外英语》2013,(7X):202-203
在菲茨杰拉德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男权意识下,黛西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被认为是盖茨比悲剧的罪魁祸首。该文从女性主义物化和他者理论出发,采用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小说背景、叙述手法、情节、意象和人物五方面进行分析揭露了黛西在盖茨比美国梦中的受害者地位。  相似文献   

16.
整个电影界都低估了影片《为黛西小姐开车》,认为它仅仅讲述了一段犹太人与黑人之间的友情。事实上,影片通过描写黛西与她的黑人司机在美国南部的日常生活,揭露了该地错综复杂的种族关系,展示了少数族裔在主流社会中生活的艰辛,他们遭遇了歧视、暴力以及话语权的丧失。  相似文献   

17.
童心 《少年月刊》2011,(17):36-38
1女孩黛西8岁,男孩迪恩也是8岁。他们是邻居,也同在一个班。黛西文静,不喜欢说话,像小草一样沉默,自然在班上没有什么朋友。迪恩的腿有一点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他讨厌别人叫他"瘸子",为此,他和给他取绰号的同学还打过架。迪恩的学习成绩也糟  相似文献   

18.
运用舍勒的情感现象学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与黛西的爱情进行情感分析,从价值的持久性、不可分性、令人满足的程度、与感觉主体机能的相对独立性几个标准去论证,从而得出结论爱情对盖茨比具有宗教价值,对黛西只具有感性价值,正是这种爱情对个体价值的差异造成了痴情男子负心女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似乎集中了两种复杂的品性于一体:一方面她是美国爵士时代典型的追求个性和自主“新潮女子”,另一方面,她又是被动、逃避,“无力”的女性。文章以波德利亚的消费文化观点分析“新潮女性”,认为消费社会对女性的“物化”是黛西“无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似乎集中了两种复杂的品性于一体:一方面她是美国爵士时代典型的追求个性和自主“新潮女子”,另一方面,她又是被动、逃避,“无力”的女性。文章以波德利亚的消费文化观点分析“新潮女性”,认为消费社会对女性的“物化”是黛西“无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