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因沉迷电脑网络造成弃学、辍学,甚至轻生自杀、伤害他人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现象充分证实了当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得不令国家、教育部门、社会、家长,以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反思其原因和对策.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的健全人格,已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对此,笔者作为一位政治课教师想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邵岩 《黑河教育》2009,(4):53-53
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抑郁、焦虑、厌学等表现较为常见。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教训,就是忽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青少年学生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等问题归结为思想品质问题,实质上这些都是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而引起的心理失衡。随着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而迫切。  相似文献   

4.
厌学是目前高中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从学生自身问题、学校教育问题、家庭教育问题以及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形成高中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5.
厌学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高职学生因各种原因,厌学的现象更普遍.笔者认为,要想克服厌学情绪,必须对学生厌学做出正确的心理诊断和深入剖析,从而对学生采取正确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常见,有的还有抑郁、焦虑、厌学、自杀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教师面临的一项新课程。  相似文献   

7.
科教兴同,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常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抑郁、焦虑、厌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品德与社会教学不仅应重视德育渗透工作,还更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股厌学之风正在高校蔓延,这与大学生自身因素、不合理的教育因素和社会教育环境变化等有关。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厌学问题,学校就需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学校园里断续发生学生自杀、离家出走、校园暴力甚至违法犯罪等事件,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容乐观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教育要求过高而引起的厌学、弃学、逃学行为;视学习为最大的痛苦,抄袭他人的作业,对考试产生焦虑甚至达到恐惧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考试焦虑普遍。其次,表现在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加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包括:教师更新观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论述,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分析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论述,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分析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费璐 《考试周刊》2012,(31):170-170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且厌学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学生的厌学心理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为:上课不听不记不做练习,教师你讲你的,台下我玩我的。逃课、逃学,厌学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得了厌学症。厌学症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模式,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见,情绪表现为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甚至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的过激的行为。学生的厌学心理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弄清楚学生厌学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唤醒迷途的学生,这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比较关心,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太重视。事实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很突出的,据对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达18%,随年龄增长还有递增趋势。在我们和学生的接触中也发现一些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经常处于忧愁苦闷、焦虑不安之中;有的学生胆小、孤僻\不合群;有的学生任性、冲动、好冒险,而且学生中厌学、恐学、弃学的现象也相当严重。这些都是心理健康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如有的学生困适应…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国内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占20%左右。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和目的上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正如上海教育科学院王洁博士所谈:“未入学的儿童渴望学习,一、二年级以后就不再喜欢学习了。”目前对待厌学问题的教育方法有二:一是批评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将正常的客观表现甚至教育本身的弱点归因为学生的错误,认为批评可促进学生改正错误,甚至严厉批评学生或引发学校及家庭暴力,其最终结果是学生变厌学为弃学。  相似文献   

17.
郑元敏 《考试周刊》2009,(50):224-225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其次,还表现在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加强当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包括:更新教师观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教育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消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学心理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缺乏兴趣或缺乏动机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倾向.厌学心理给中学生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产生严重后果.在情绪方面,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常感到压抑、自卑;在认知方面,对学习觉得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在行为方面,对学习敷衍了事,上课不注意听讲,有的甚至逃学、出走.有人把“厌学”列为中学生五大行为之首(厌学、吸烟、出走、早恋、作弊).据199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课题组,通过136所不同类型中学共6969份问卷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竟高达在校学生的半数之多.据上海对2000名出走学生的调查,属于厌学而弃学的占18.4%.据1993年新疆有关方面统计,新疆中学生流失率为19.06%,使在校生减少13218人,在这庞大的流失生队伍中,属于厌学而弃学的恐怕也不会少.厌学心理已成为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一大心理障碍,它不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教育质量降低,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青少年教育教学中,为能够实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除对学生进行学科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其它他面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为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满意的效果,教师需要结合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青少年能够形成积极的健康心态,从而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工作者对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在学习类、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及青春期问题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把心理辅导纳人正常的学校教育之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就在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从"矫治"走向"预防".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以后,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这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心理负荷,对人才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