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先看这样一个问题:带正电的金属球A和B相互吸引,则B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①带正电②带负电③不带电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学生自然是选择C了,其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  相似文献   

2.
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只存在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ml做.;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行互相2.三个带电的通草球,其中A排斥B,C吸引B,说明A和C带_种电荷,若B带正电荷,则A带_电荷,C带_电荷.3.原来不带电的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立即分开,玻璃棒上带、电荷,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捧上的部分转移到丝绸上,此时丝绸与玻璃棒分别带_的异种电荷.4.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做聚集,负极聚集_,以持续对外供电.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电源是把_的能量转化为_的装置5.在图1中,箭头表示电路中…  相似文献   

3.
张宝善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9):35-35,39
先看这样一个问题 :带正电的金属球A和B相互吸引 ,则B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①带正电②带负电③不带电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学生自然是选择C了 ,其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同种电荷也能相互吸引吗 ?是的 ,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电荷是可以  相似文献   

4.
1 静电的三种起电方法 1.1 摩擦起电 当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其中束缚电子本领较弱的物体将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这种由于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例如: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毛皮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负电.那么如何确定物体摩擦后的带电种类呢?下面是按物体束缚电子本领强弱排列的顺序表.  相似文献   

5.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核外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相等,原子处于不带电的中性状态.当中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不相等,物体就带了电.用摩擦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失去电子,从而该物体带正电,而另一物体由于得到这些电子而带上等量负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后,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这种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电荷之间相…  相似文献   

6.
许多资料上有这样一个思考题:有两只带正电的金属球A、B,用导线相连,A球置于顶部开有小孔的带正电的金属球壳C内,B球放置在球壳外,且离C较远.当A与球壳C内表面接触又放回图1所示位置,达到静电平衡时,试分析小球的带电情况;若B球接地后,再分析三球的带电情况.  相似文献   

7.
1 静电的三种起电方法11 摩擦起电当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其中束缚电子本领较弱的物体将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这种由于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例如: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毛皮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负电。那么如何确定物体摩擦后的带电种类呢?下面是按物体束缚电子本领强弱排列的顺序表。玻璃 有玻机璃 尼龙 头发 毛皮 丝绸 纸 橡胶物体束缚电子的本领不断增强表中的两种物体摩擦时,前面的物体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后面的物体易得到电子带负电。相距越远的两种物质摩擦时,带电…  相似文献   

8.
题目让装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A带上正电,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变小.由此可见验电器原来().(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出)可能带负电错解(C).分析验电器是利用电荷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制成的.当验电器带上一定量的电荷后,两金属箔困带上同种电荷相斥而张开一定角度,这时金属球A与验电器金属球B接触,若验电器B原来带负电,A、B球接触后,中和了验电器部分负电荷,金属箔张角变小.若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当A球与之接触时,电荷的迁移有三种可能:①正电荷从A球移向验电器…  相似文献   

9.
验电器是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例如,直接用玻璃棒或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杆下端的两片金属箔依然下垂,表明此时玻璃棒或橡胶棒不带电(如上图)。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相似文献   

10.
1 例题选断 例1 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A带正电,B带二倍于A的负电,C不带电.先使B、C两金属球接触,分开后使A、B两金属球接触再分开.则三个验电器所带电荷的情况分别是  相似文献   

11.
【知识要点1 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___ 锄裹羁 荷从一个物体__ 荷___· 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 轻小物体的 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__ .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 起电. 2.自然界中只有 电荷,人们把绸子 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_电荷,把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_电 荷.同种电荷互相__,异种电荷互相___. 3,实验室里常用一种叫做__的仪器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当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 时,就有一部分电荷__到它的两片金属箔 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_____而张开. 4.电荷的___叫做电荷量,简称电…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两个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A、B,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固定球 Q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球带正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量较大B.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量较小C.A球带负  相似文献   

13.
宋爱霞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37-39,60
例1 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A带正电,B带二倍于A的负电,C不带电。先使B、C两金属球接触,分开后使A、B两金属球接触再分开。则三个验电器所带电荷的情况分别是  相似文献   

14.
时下流行的许多参考资料中,都选入了如下一道习题:如图1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绝缘球壳A,顶部开孔.有两只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小球B、C用金属丝连接起来,让球B置于球壳A的空腔中与内表面接触后又提起,C球放在球壳外离球壳A较远处,待静电平衡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B、C球都不带电;B.B球不带电,C球带正电;C.让C球接地后,B球带负电;D.C球接地后,A球壳空腔内部场强为零.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探讨》2009,(7):92-99,159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的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物体具有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被称为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自然界中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一般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相似文献   

16.
实验表明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排斥 ;两根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也互相排斥 ;可是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这表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不同性质的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提出把呈现在玻璃棒上的电叫正电 ,呈现在硬橡胶棒上的电叫负电。正电、负电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对于物体相互摩擦后带电的符号 ,有人认为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 ,玻璃棒总是带正电 ;有人则认为玻璃棒不管与什么物质相摩擦 ,所带的电都是正电。对于摩擦在摩擦起电中的作用有人则认为仅仅是增加两物体的有效…  相似文献   

17.
在解答电学某些试题时,若能针对问题进行一些合理而又巧妙的假设,就会使问题易于理解、易于分析和求解,收到化难为易的功效.1 假设可能答案[例1]用一根带有正电的塑料棒靠近小通草球,通草球被吸引.则通草球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解析:假设小球带正电则会与棒互相排斥;假设小球带负电,则会被异种电吸引;假设小球不带电,也会被带电棒吸引;从而判断小球有带负电或不带电两种可能,故应选D.  相似文献   

18.
一、电性不确定形成多解 例1半径相同的金属球A、B带有等量电荷,相距一定距离时,两球间的相互作用的库仑力为F,今让第三个与A、B相同且不带电的金属球C,先后与A、B接触后再移开,此时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可能是()  相似文献   

19.
课题的提出 :课本上讲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 ,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于是有学生问 :用绸子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玻璃棒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用尼龙摩擦它们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带着这个问题 ,我组织学生课后来到实验室 ,用实验来揭示答案 .实验步骤如下 :1.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电 (接触带电法 ,验电器原本不带电 ) ,再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 ,发现张角变小 .实验次序倒过来结果也是如此 .2 .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  相似文献   

20.
Ⅰ试题精选一、填空题1.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制成了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这种仪器叫做。(93年上海市)2.用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因而带电,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因而张开。(91年吉林省)3.用一个带电小球去靠近另一个塑料泡沫小球,如果出现现象,不能断定塑料泡沫小球是否带电;如果出现现象,可以断定泡沫小球一定带电。(91年四川省)4.有A、B、C三个带电体,已知A带正电荷,将A、B、C依次与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的箔片第一次张开较小角度,第二次角度继续增大,第三次角度变小,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