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燃”是引起反应发生的一种条件,其反应现象一定是燃烧。“加热”是指将反应物置于酒精灯的外焰(400℃-800℃)受热而发生反应的条件,但反应出现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硫与铜丝反应时将装有硫粉的试管用酒精灯加热,使硫呈蒸气状,再把铜丝插入盛有硫的试管中,观察到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做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首先用H2将试管中的氧气排净,再加热氧化铜,只能观察到试管中的黑色物质变红,而看不到燃烧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教材(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中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采用将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铂丝蘸取的盐量少,灼烧时钾元素的特征焰色持续时间短;②观察钾元素的紫色火焰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而且要将观察视线调到一定角度;③该实验操作复杂,实验前后铂丝都要进行清洗。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普通酒精灯温度低,不能替代喷灯做木炭还原氧化钢的实验,也不能做玻璃导管的再加工,这是中学化学教师和实验员普遍感到头疼的事.笔者经过多次反复研试,找出了用普通酒精灯代香喷灯的实验方案.这种新型酒精灯热能高,能将直径8毫米的玻璃管在4分钟之内将其拉断;在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代香喷灯在2分钟内完成实验,可见这种灯与喷灯的温度接近.一.设计思路笔者经过反复研究认为:酒精灯(普通型)温度低受两个主要因素制约:(1)普通酒精灯的内烙及焰心由于缺氧而燃烧不充分,造成整个灯烙温度低·(2)在燃烧过程中,酒精灯火…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高一化学(必修)第34页【实验2-11】焰色反应,可小结为“三烧”:1、干烧:将装在玻璃棒上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里灼烧,直到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2、蘸烧:用铂丝蘸取待测液(Na:CO3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如图1)。3、洗烧:实验后,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时再分别蘸取待测液(KNO3、KCl等溶液)作试验。  相似文献   

5.
在演示钾的焰色反应时,通常是把装在玻璃棒上的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镍、铬、钨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与原来的火焰相同时,用铂丝蘸取碳酸钾或氯化钾等的溶液或晶体放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的火焰。而实际上在实验中,由于铂丝蘸取的溶液或晶体的量不够,所以较难明显地观察到紫色火焰。若直接把金属钾放在火焰上灼烧,由于金属钾受热易熔化并且钾燃烧的速率很快,所以还是不能明显地观察到紫色火焰。鉴于以上原因,许多老师曾把此实验做过改进。如:在一蒸发皿中倒入无水乙醇,点燃后,将含钾离…  相似文献   

6.
火柴与初中化学实验钟祥市罗集中学张天寿(431925)火柴,这个小巧而廉价的小盒。它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每次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必须使用火柴。而不能拿酒精灯到另一已燃着的酒精灯上去点火,以免失火。2.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涂在火柴梗上,...  相似文献   

7.
“玻璃棒点灯”实验原理云南宣威市民族中学(655400)康家云实验方法:手持玻璃棒,棒端蘸取少量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并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在几秒钟内酒精灯迅速点燃。现象:玻璃棒与酒精灯接触时发火,瞬间反应剧烈,点燃时伴有轻微爆鸣声,火焰上方有少量黑色烟尘...  相似文献   

8.
CO还原CuO实验的改进华中农业大学附中徐道莲(430074)一、仪器与试剂平底烧瓶、带螺旋状粗铜丝的橡皮塞、酒精灯、澄清的石灰水、CO气体。二、实验步骤1.在集满CO的平底烧瓶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塞紧备用。2.将螺旋状粗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致表面氧...  相似文献   

9.
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谁是“焰色反应”的最先发现者?在西方所著的化学史中,都记载着是德国的化学家马格拉夫,马格拉夫(1709~1782)从小随父学习化学和药学,后毕业于哈勒大学,1758年,马格拉夫在一次实验中,将两种“碱”(苏打和锅灰碱)的粉末分别撒在酒精灯火焰上,结果他发现苏打(碳酸钠)把火焰染成黄色,而锅灰碱(碳酸钾)却把火焰染成紫色·然而,“焰色反应”的最先发现者,并非德国的马格拉夫,而是中国的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相似文献   

10.
中学化学实验的简约化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叫简约化实验?先介绍一个实例教师在讲述“氢气的还原性”时,要进行氧化钢被还原的演示实验.演示时的一整套仪器装置和操作时的一整套清规戒律,可能给学生心理上造成认知障碍,尤其是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要先通入氢气。然后才能用酒精灯加热;对产生了铜的试管要先拿走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因此实验中酒精灯扮演着“迟到早退”的角色.经过如此多的铺垫,方可切入氢气具有还原性的主题.另一堂课,不是教师作演示,而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封闭着的玻璃安瓶,在瓶的底部附有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安瓶中充满着氢气,常温…  相似文献   

11.
提高酒精灯火焰力度的方法安徽滁州师专(239012)李永红酒精灯是实验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酒精灯火焰的力度较弱,使加热时间延长,影响实验效果。如制乙烯,用酒精灯加热,往往不能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而产生过多的乙醚付产物。为此,可在...  相似文献   

12.
1 氢气还原氧化铜 将铜丝一端绕成圆盘状或螺旋状,另一端插入试管塞内固定.将圆盘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使其表面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相似文献   

13.
一、钾的焰色反应实验(1)人教新版化学必修1(实验3-6)中,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方法如下: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2)该实验的缺点:在实际教学中,蘸取碳酸钾溶液很难观察到紫色的焰色,而且碳酸钾粉末颗粒很小,  相似文献   

14.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教材中元素的焰色反应试验采用将铂丝(或洁净铁丝)蘸取少量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铂丝蘸取的待测液量少,灼烧时元素的特征颜色持续的时间短;观察钾元素的紫色火焰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而且观察视线需调整到一定角度;实验操作较复杂,试验前后铂丝需要反复清洗,做课堂演示实验时用时较多.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对本实验做了以下两种改进.  相似文献   

15.
用硝酸银晶体受热分解时,生成的二氧化氮很明显,生成的氧气也可检验。而生成的银,呈粉末状态,对光全部吸收而呈黑色。有的学生误认为是“氧化银”。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镁和铜之间的金属的硝酸盐分解规律相混淆。为使学生准确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里铜以后的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规律,在做好上述实验的同时,再用玻棒醮取浓度在5%以上的硝酸银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几十秒钟即可产生光亮的单质  相似文献   

16.
最近听了五年级的一节自然课,课题是《固体的热传导》。课堂上,教师用课件演示了热沿着铁丝、金属片传递的现象。当讲到“不同金属传热的本领一样吗”这个问题时,教师又以课件演示:在长度相同的铜、铁、铝棒的一端,各粘了一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在铜、铁、铝棒的另一端加热,便有一段红色线沿着铜、铁、铝棒有快有慢地传向粘有火柴棒的一端;随着红颜色接触到火柴棒,火柴棒便随着“叽”地一声先后落了下来。这些环节教师教得投入,学生看得专心。从随堂问卷调查中也可看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用螺旋形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冷却后铜丝表面生成的氧化钢与活性炭高温下共热还原出铜的方法进行实验的过程介绍於下:一.取直径为4毫米的细铜丝在直径为2.1毫米的铅丝上一圈接一圈紧绕25圈左右,然后用两手在螺旋形铜丝两端稍用力拉一下,使两圈之间稍留一丝空隙,以增大氧化钢与活性炭之间的接触面.二.将螺旋形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色,离开火焰,冷却后就能看到铜丝表面生成的黑色氧化铜.三.将活性炭放在坩埚中灼烧,为防止活性炭加热时冲出坩埚,应盖上盖子.当看到盖缝中有活性炭粉末冒出时,停止加热.稍冷,放入干燥器中…  相似文献   

18.
1·“凸”号的使用“凸”是加热符号。该符号所表示的温度范围一般泛指酒精灯火焰温度范围。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就能很快地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可用“凸”来表示这种特定的温度条件。若反应发生所需的温度超过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则不用“凸”表示,一偎用“高温”表示。如:2·“‘“’的使用“+”表示在通常状i兄T:,。“抑,t]”tw。门)巳是反应物都为固态或取存物佞.而反应后生成了6态物质,枕应梭往巴1。。“、态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未”符号标出。如:(2)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物中的气体一般不标…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关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时,按照教材的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到火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进行演示,笔者发现该操作存在如下问题有待改进。①实验演示效果差,不能使每位学生感受到生成乙醛的气味。②通过闻气味的方式来证明有乙醛生成,  相似文献   

20.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教材中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采用将铂丝蘸取少量硝酸钾或氯化钾等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铂丝蘸取的盐量少,灼烧时钾元素的特征焰色持续时间短;②溶液量少,火焰颜色不明显;③该实验操作复杂,实验前后铂丝都要进行清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