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1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  相似文献   

2.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写的《醉翁亭记》,是他为好友范仲淹辩护失败后,滴守滁州时写就的一篇文辞优美的抒情散文。文中第二自然段是山中景色的描写,短短的七十一字,就写出了山中早晚、四季的不同景色。而其中的一些句子还流传甚广。苏轼《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那么,这段描写为什么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效果呢?首先,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日出而林霏开,去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晨光、雾气、岩穴、去烟是山中早晚特有的景物,作者抓住它们描写,最能表现晨暮山中…  相似文献   

3.
杜诗景语是指杜甫诗中出现的写景诗句,存在于景物诗、纪行诗和其他诗篇中。杜甫精于景物描写,表现为三大优长:一是所写景物种类万千,异彩纷呈,其景语可分为八种类型:壮阔之景、细微之景、动荡之景、静谧之景、平和之景、险怪之景、明丽之景、幽暗之景。二是精于体物,通过细心观察、精心思考,揭示出具体景物的特征,做到搜刮精髓,传其神韵,有巧夺天工之妙。三是固守"天人合一"的理念,在自然界中寻找与情怀相吻合的景物,用景物蕴含情感,做到情景相融;同时,还采用情景相悖的方式,用丽景衬愁情,借以强化情感。杜诗景语成为认识杜甫某时心情的绝好媒介。  相似文献   

4.
杜甫擅长写景,他对于自然景物,既十分热爱,又常常具有独特的感悟。因而.在他的笔下.往往把自然景物描写得生意盎然,富有情趣。这一特点在其陇右诗中亦表现得非常明显。其陇右诗在写景方面颇具个性化特征,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描写景物细腻逼真,绘形绘色,尤其是注重细部刻画.以此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能给人以无穷的审美享受。二是善于以情点景,即在景物描写中注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使情与景融合为一,这样就“点活”了景物,使作品闪耀着身处逆境的诗人虽忧愁郁结却又不屈不挠的生命火花.三是写景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明丽自然的吟咏.亦有突兀峭硬的放歌,二者备具特色,同臻其妙。  相似文献   

5.
郝玉梅 《阅读》2015,(11):28-2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同学除了校园生活,还经常走进自然,亲近祖国大好河山。所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写景文章的素材不再缺乏。但是有的同学说:"我是觉得景色好美,也觉得玩得很快乐,但是怎么样写呢?"其实写景作文并不难,最重要的是写出你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以上几位同学的作文应该对大家有所启发。一、有顺序地描写景物一篇好文章,我们要有"读者"意识。一般读者读一篇写景的文章,通常想知道这个地方什么样,有哪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手段。本文对汉英语言中味觉词语的隐喻进行跨文化对比和分析,发现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相同之处在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经验。  相似文献   

7.
《伤逝》是一篇具有强烈而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的小说,其抒情色彩主要表现在:作品采用男主人公涓生"手记"的形式,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并确定了全篇抒情的基调;作品运用"手记体"形式的第一人"我"的叙事方式,使小说更富有感情色彩;涓生所抒发的情感,无论是激动、喜悦,还是苦闷和悔恨都不仅仅属于他自己,同时也融铸着作者的爱憎,这就更增加了小说的抒情色彩。  相似文献   

8.
教育功能有三:启智、育德、审美。然而过去只强调其育德、启智二项功能,往往忽略其审美功能。这是教育中的严重失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语文学科是学校进行启智、育德、审美教育的基础学科,中学语文教学更是基础之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应从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和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着手。一、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这包括挖掘教材中的自然美、人物美、艺术美、情感美诸方面。透视写景或借景抒情的诗文对自然景物美的描写,展开联想,把握形象美点,体察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的情思。作者情思因自然景物而得以…  相似文献   

9.
<秋浦泉声>通过作家亲身经历过的、非常个性化的凡人小事的描写,织成一幅幅情事动人、色彩绚丽、富有张力的锦绣图画,让我们感受了美的情感,美的人生,美的信念,美的生活.当下散文审美品格诸因素的变化,使散文的题材空间更大、更自由.散文语境的大小,不在乎其叙事话语的大小,而在于有无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整合的力量.审美思想的大气度使"小"叙事话语的散文具有了美丽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宋词承接唐诗,将景物描写发展到极致。它专注于写景,着力于营造优美的意境,景物描写数量空前增加。宋代词人们写词就如同画画,词就如一幅幅的画。词人们营造画面,十分注重景物的完整性,描绘的画面往往整体感很强?宋词在案物描写上手法也非常特别,它常常把景物放在最后——一首词的最后,或一层完整的意思的最后。本文对该描绘手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孙晓山 《阅读》2013,(9):20-21
打开课本,同学们会发现,在叙事的课文里,写景的句子比比皆是。如《但愿人长久》里“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番茄太阳”》里“接连下了几场雨,终于晴了。阳光很好,碧空如洗,树叶绿得发亮。”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里的景物描写更是多达五六处。这些句子因为不是情节描写,阅读的时候,常常不受重视。  相似文献   

12.
试析《祖母绿》的光彩与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的《祖母绿》的光彩与生命力源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的魅力。人物形象塑造的突出之点在于作者极力褒扬的是曾令儿心中“爱”的情感的升华和超越;艺术表现,主要体现为作品具有细腻的人物心态描写,浪漫典雅的抒情气息和作者擅长刻划她所挚爱的人物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13.
抒情小说与写实叙事小说相比较而言,为读者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情感与精神内容。抒情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与场面的营造以及叙事结构方面都与写实叙事小说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不同将抒情小说独有的那种“个人性”、“内倾性”、“主观性”、“幻想性”综合组建出一种“真,”并且将这种“真”以审美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不仅表现出20世纪中国抒情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也为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对重铸国民的精神世界这一命题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苏轼代表作《赤壁赋》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笔者以文本中水、月为出发点,赏析了文章的景物描写。指出在文本中,作者以水、月绘景,以水、月传情,以水、月明理。月光水色溶哲思,因此,笔者强调在这篇经典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亦可以跳出窠臼,以此为突破口,来串联教学,以赏情、品情,悟怀。  相似文献   

15.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郭枫的抒情散文<空山鸟语>记叙了自己在远离尘嚣的空山里聆听鸟鸣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作者浓郁的思乡念国之情.作者把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表达出的意境之美、语言之美、结构之美,令人久久回味.<空山鸟语>在艺术上充分表现了郭枫散文的结构严谨、抒情真挚、语言生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游记的议论     
游记是描写旅游见闻的一种散文,它总是叙山水之胜,状见闻之奇,或记探幽寻胜中的情趣.游记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者,记事之文也.”(吴讷《文章辩体序题》,下同)记事之文,以善叙事为主.我国最早的“记”体散文,都以记事为主,山水游记也是这样.但是,“后人作记,未兔杂以议论”,或者“专尚议论”,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游记中有大篇议论,是否就成了议论文?正像小说中有议论不失其为小说、书信中有对山水风景的描写还是书信一样,这都不能改变它们体裁的性质.有的人把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当作议论文来分析,不仅忽略了文学的艺术形象,而且混淆了体裁的分类,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游记散文本来“兼备各体”,或记述,或考据,或议论,或抒情,意之所至,笔之所从,神从笔游,舒卷自如.所以张相在他编的《古今文综》里把山水游记分为记实、考据、议论和抒情四类.当然,这种分类是就它们的主要特色而言的,好的游记,往往是记述、议论和抒情三味浑然一体,达到了一种相互结合的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样式。不论是写入叙事,还是绘景状物,作者都要在真切感受的基础上抒写胸臆,倾吐真情实感。而散文教学就是要把握住散文的核心“情”,恰当地运用情感教学,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教学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因素。散文教学过程中,单凭教师内心体验和情感酝酿是不够的,最终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感情体验转化给学生,由学生表现出来。一、情境的设置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惰感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决定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对作品在情感的感受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18.
<简·爱>和<飘>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反映爱情故事的作品.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如女主人公简·爱和郝斯佳的独立意识、爱情观、金钱观及写作背景等,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简·爱和郝斯佳都不安于现状、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爱情、追求独立的生活,但她们对待爱情、婚姻和生存方式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这些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同样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1937年何其芳在《我是怎样写起散文来的呢?》这篇文章中说:“在中国新文学的部门中,散文的主长不能说很荒芜,很孱弱,但除去那些说理的,讽刺的,或者说偏重智慧的之外,抒情的多半流入身边杂事的叙述和感伤的个人遭遇的告白,我愿以微薄的努力来证明每篇散文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创作,不是一段未完篇的小说,也不是一首短诗的放大。”他从1931年开始创作生涯,奉献给文坛的是一首首精巧的抒情诗,但此后却在抒情散文这块园地中辛勤地开垦。他的诗人的敏感和抒情在早期的散文创作中写出了许多富有诗情画意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散文被人称为“美文”。她的美在于真实地抒发作者的情感 ,在于意境的营造 ,在于文化意味的蕴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