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动点的运动,导致动直线的位移,使图形在折叠中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也发生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解决这类折叠中的重叠部分面积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折痕及全等图形,抓住运动中的不变量,然后利用全等图形和相似图形的性质及相关的知识进行分类求解,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中考试题中,以压轴题形式出现的重叠部分图形面积的计算,综合性强、图形变化多样、答案多元,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该类试题常以翻折、旋转、平移等多种变换为背景,主要涉及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学建模思想.解决这类问题要切实把握图形的运动过程,并注意运动过程中的特殊位置,在运动中分析,在变化中求解,"动"中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使它与另一部分图形在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折"是过程,"叠"是结果.折叠问题的实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问题的应用.所以在解决有关的折叠问题时可以充分运用轴对称的思想和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到:折叠重合部分一定全等,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两个全等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4.
“质点运动”中图形重叠面积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难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几何图形的点和线出现不同位置的情况,分类讨论解决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此类问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了考查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中考中经常出现图形折叠问题.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图形折叠的性质(即折叠部分中互相重合的图形全等),结合相关知识,就能使问题顺利解决.下面举例谈谈图形折叠问题中的几种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6.
动态问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1.“化动为静”,了解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画出变化中的不同图形,并逐一研究;从动点、动线到动形,从移动、折叠到旋转,从运动变化(动)中寻求图形间(静)的位置关系.2.用动态思想,“动中求静”,抓住运动变化中的“不变量”、“不变图形”等为“向导”,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7.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显然把菱形沿着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折叠,能够与它本身完全重合,说明菱形是关于对角线对称的轴对称图形,由轴对称的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因而△ADC,一般地,若点P是直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有△ABP≈△ADP(请读者思考).从而利用全等的性质可以解决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动态几何命题的趋势是:运动对象从动点型→动线型→动图型;运动形式从平移→旋转→对称→位似→折叠;蕴涵的函数关系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来看不仅有几何代数的数形结合,还有几何坐标的解析整合,较好地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有较强的综合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解决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其基本策略:把握图形的运动规律,寻求图形运动的一般与特殊位置关系,在“动”中探求“静”的本质,在“静”中去探“动”的规律.解决问题时在“动”中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静”中利用函数关系解决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9.
平面图形折叠的空间问题,关键是寻求折叠前后的不变量,利用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用空间概念解决问题.如何寻求折叠问题中的不变量呢?把握折叠前后的部分图形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若在同一个平面上,则折叠前后的长度、角等就是不变量.把握折叠问题中的不变量就找到了求解空间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0.
当图形中的某些元素按某种规律运动时,部分图形的面积就随之改变,称这类问题为动态几何的面积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求对几何元素的运动过程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不管点动、线动还是形动,要善于借助动态思维的观点来分析所求面积的图形,不被"动"所迷惑.动态几何的面积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用动态的观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近年中考中,重叠部分面积关系式问题屡见不鲜.这类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认真分析两个图形相对运动或变化的全过程,牢牢抓住两个图形相对运动或变化中的不变量和变化规律,分类考虑运动对象在不同范围内图形所具有的特征,最后从整体上解决相关问题.一、双动点运动重叠问题例1 (2012年大连中考题)如图1,△ABC中,∠C=90°,AC=8cm,BC=6cm.点P,Q同时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分别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图形折叠为载体的试题,形式新颖,结构独特,融入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思想.研究图形折叠及图形运动变化中的不变量和变量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探索,通过分析、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拓展思维,升华知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考数学运动类题目中,求解图形的重叠部分的面积问题成为考查知识、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现采撷几例2006年中考试题作一浅析,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图形的旋转与折叠是初中数学新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图形的旋转与折叠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及大小,因而在图形的旋转、折叠变换中,保持了许多图形定量的不变性,如图形中线段的长短不变,图形中角的大小不变等.这些图形定量的不变性,在初中几何全等型问题的解决中,具有很重要的运用价值,一些要通过作辅助线进行全等证明的数量关系,由图形的旋转(折叠)变换就可以直接得到.  相似文献   

15.
先来看课本中的一道折叠图形的计算问题:如图1,折叠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初中《几何》第二册第116页B组第3题)分析我们知道,“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过来,如果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由此可见,折叠图形问题实质上就是轴对称图形的问题,不难发现图形折叠后,折痕两边相折叠部分是关于折痕所在直线成轴对称的.因此,由轴对称性质知:(1)折痕两边折叠部分是全等的(对应的边、角是相等…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让图形丰富多彩,动态图形的重叠部分随着运动时间的改变,使它的形状和大小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其面积的函数式常需分段探究.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数学因为运动才充满了“活力”,而有关“动”的问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但由于这类问题涉及到的知识面广(例如,常与方程、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图形的面积、全等与相似等知识相联系)、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归纳、探究与猜想等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标准增加的图形变换知识,更能体现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与考察,因此是近几年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也往往是数学中考卷中的“压轴题”.在解答时要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审视问题,从而把握图形运动、变化的全过程,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在解答时常用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方程等数学思想.下面从2006年各地的中考题中选择几例,与读共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试题经常出现在中考中,这类试题中的图形大多是由一些基本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扇形、圆形等)组合、重叠而成解答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是进行面积转化,将不规则图形面积转化为求基本几何图形的面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纸片的折叠问题常被用来考查轴对称性质,而且着重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性质.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折痕是轴对称,所有对应点的连线被折痕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和对应角相等.纸片折叠问题的本质是全等变换,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全等的,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抓住因折叠而形成的等线段和等角,  相似文献   

20.
1考查要求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展开与动点问题着眼于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立体几何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折叠问题.一个平面图形经折叠后成为一个空间图形,此时图形的结构发生了突变,从二维的平面图形一跃成为三维的空间图形.而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轨迹问题能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巧妙地结合起来,常常涉及函数、数形结合、建模、化归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立意新颖,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教师在教学中可集中讲解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